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高校对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也给与越来越高的重视。CET(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CET潜在的应试性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学生把英语四六级考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误以为通过这样的国家级等级考试就代表了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很多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当需要阅读和理解内容比较专业的材料的时候,比如科技英语类文章,就会非常困难甚至读不懂。 一、关于ESP和科技英语 1960年2月伦敦召开了一次讨论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分析了亚非拉国家的英语教学情况。与会者一致认为,在这些国家里人们不是为了英语本身而学习英语,而是为了某种交际的目的而学习英语。那么在学校里特别是高校里,英语教学可以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因此,英美等国的应用语言学学者提出了有关“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的教学理论。并提出ESP在教学之下和以更具体地分为科技英语EST(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高校学习专用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Vo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urposes)。 科技英语一般指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著作、论文、教科书、科技报告和学术演讲中所使用的英语。国际上,科技英语作为学科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为了满足科技领域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需求, 科技英语课程率先出现在我国一些高校,科技英语学习一般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情况下开设,学习者通过科技英语这个桥梁由基础英语学习逐渐过渡到用英语学习某一专门领域知识或从事某一专业性工作。 二、开设科技英语课程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