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浅谈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

  •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坚固基础。我们的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头重脚轻,而要像人走路一样,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稳步前进。在稳步前行的同时一定要动脑、联想和创新。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是万民创业的时代,创新和创业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教育的创新要在教学中形成,培养创新精神是现在教育的首要。
    1. 形成创新意识是前提初中段不光是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刻意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学会了自学,有些表面的知识内容要下放给学生,由其自己解决,深层的东西由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分析、研究、切磋,达到解决,教师贵在四两拨千斤,稍加点拨,即可见效。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因素,驾驭主体,使主体发挥出学习的活跃气氛。教师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者及创新精神的引路人。这一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这对于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扎根,是个重要前提。对于学生的学习,这些非智力因素也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唤醒,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发生质变,产生前所未有的飞跃。
      二、多动手、勤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直接尝试去解决问题,学得知识、防止教材的示范和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抑制和定势,教师要牢固树立教育创新的意识,自觉主动去实施“五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和空间。
      1.多让学生质疑。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展、理解最深刻,也最容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大胆质疑,发现学生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是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北宋的张载说过“学则须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有进矣”。专家认为,在创新人才基本素质中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提出问题,其次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会“设疑”、“激疑”,多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允许出错越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获取更直接的信息。如,追踪科学家的足迹,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科学家事迹,利用多种形式的故事会、演讲比赛,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科学的种子;还可举办科技手抄报活动,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科学幻想办成科技手抄报,并进行展示交流;或开展技能竞赛,让学生在评比的过程中做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为学生树志、启思、练能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
      事实证明,创新教育并不神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和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信一定能获得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
      三、形成创新思维是关键
      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活动,把学习的动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激发、激活自己思维的每一个神经,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把学习当做压倒一切的任务来完成。因而创新意识的主导因素、创新精神的决定意志,会激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加大学习力度有声有色、循序渐进地求索科学新知,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从而为将来攻克科学堡垒积攒了创新的无限潜能。
      四、自主学习方式是对创新意识大有裨益的
      初中学习的自主探究占据个体学习的主要方面,以团队或班级为小组或集体的学习形式也是学习方式的一个补充。因为个人的精力与思维是有限的,而学习方式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也是十分有限的,这样小组或集体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难题,对于攻关课题,集思广益不失为一种良策。互相切磋,互相探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体现为自觉地、主动地、自主地学习热情,真正地在创新意识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完成学习上的革命。此外,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实践学习
      上网远程学习,都是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精神的形成,都是一种相应的、丰富的补充,大有裨益。
           无论在初中阶段或是高中阶段,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没有创新精神形成可言。所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没有根基,从水中自生自长出来的。它的前提条件是与创新意识的引发,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形成可贵的创新思维相联系的。因此,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学生的自身努力,与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远大理想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办学指导思想以及理想教育有直接联系,与班主任的指导、科任教师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这些学校的教育因素加上社会科技进步因素、工农业发展因素以及家庭经济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足以表明创新意识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相当良好的精神氛围,有了适宜创新种子生长的土壤。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精神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 发布日期:2021-01-04 09:15:4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