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习园地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过刊浏览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
刘锦泉
副总编辑:
李 伟
特约策划:
吴法源
特任编辑:
王若梅
编 委:
刘 妍
投稿电话:
022-23678800
投稿邮箱:
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巧用“叉线”维度添加画心理技术探究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 . .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 . .
数学写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探索 .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德育素养 . .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 .
更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探讨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知识,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探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法律素养;培养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方面发挥着消极作用。现阶段,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部分教师对初中生法律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出现了极端化问题,主要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依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课件教学为主、以观看视频为辅,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法治知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相关的法治知识,但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导致学生法律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分析和讲解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但在法律知识与学生关系方面的讲解不够重视,尽管有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但由于法律知识面广、内容深,使得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没有全面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法律意识的建立[1]。
1.2道德与法治教材缺少具体教学案例
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校采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是相同的,经过对该教材的梳理和研究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多数篇幅在介绍法律法规知识,在具体教学案例方面存在欠缺。在此种情况下,使得教学中法律法规条文变得晦涩难懂,如何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成为了教师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该教材中涉及学生建立法律素养的内容较少,再加上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科学地引导,使得学生只是累积了法律知识,但没有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不利于后续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运用。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2.1增加和挖掘教材案例,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
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宪法、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等多项法律内容,且有针对法律知识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法律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内容,从而更加透彻地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同时还要扩展案例内容,开展法律知识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增加法律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法治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学生教育权受到侵犯这一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就是事例中的主人公,会采用什么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受教育权?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的一系列讨论之后,得出以下结论:当自身受教育权被他人侵犯或者剥夺时,可通过非诉讼方式或者诉讼方式来维持。就教材案例而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让法律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能够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培养和强化自身的法治观念,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构建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就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其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通过构建情境、模拟场景的方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例如在进行《珍惜生命 健康成长》教学过程中,关于学会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以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案例内容为:某天放学后,小明和小红同学因做值日回家相对较晚,回家途中遇到一群青年,青年拦住了他们两个,并抓住小明进行敲诈,小红同学还未缓过神来,就被青年推了推:“小家伙,还不快走,要和他一起挨揍吗?”此时,小红同学应该如何处理?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小红,你会选择以下哪个选项:A撇下同学离开;B和他们拼命;C回学校找帮手。对此场景和问题,学生可进行展开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提出应该智取,不应该拼命;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先离开那个地方,并拨打电话报警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可操作性的方法进行总结,即智取法、求助救援法、寻机抽身法等。通过模拟现实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从而实现学生法律意识和素养的提升。
2.3增加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就法律制度而言,其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法律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能够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教育活动,比如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教育图片展览等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依法行事和保护自身权利;同时,通过法律知识教育,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法律思想和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应加强日常工作、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的收集,并将这些材料与案例整理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分享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总之,法律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学生法律意识和素养的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4加强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法律教育的渗透
除了进行教材案例、场景模拟等法律知识教学外,还要加强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使得法律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法律教育的渗透。教师应鼓励学生观看一些法治栏目,比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1+1等,让学生关注热点新闻,比如爆炸、车祸、坍塌等事件,通过主持人和相关专家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法律相关内容的认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法律相关活动,比如:法制教育作文竞赛、法律知识辩论赛、法制教育手抄报竞赛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思想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挖掘教材案例、模拟情境、丰富课外活动、关注社会热点新闻等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让学生增加法律知识,在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基础上,学会保护自身权利,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20-10-21 09:07:4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