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进展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在当前的形势及政策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为国家人才的培养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中创新教育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当前高职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进展

     

    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许多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及教育学者都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在积极坚持党、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一、当前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现状

    1.经费投入较低

    高等职业教育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投入占比较小,与高等教育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影响,不同省份的高等职业院校财政拨款金额差异也非常大。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分担问题方面,基本上都是按照当地省、市、县分担责任制,这种举办、投入、管理集一身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市、县良机压力巨大,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下导致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经费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其他的资金投入方面,相关的激励及管理措施、政策不够全面,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充分的资金保障[1]

    2.缺乏办学活力

    在当前相关的机制体质束缚下,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发挥不足,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健全,但是还存在管理资源比较分散、管理效率及质量不足,导致经济效益降低,无法有效地促进办学吸引力和活力。另外,由于高等职业院校自主办校的权力不足,导致高职教育办学缺乏创新性,降低了办学积极性与效率。还有,在高职院校的内部制度建立方面,部分院校缺乏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导致校内相关管理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自主办学能力和创新力。

    3.缺乏办学创新性

    首先,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层次定位认识不足,大部分将主要的发展目标放在升级本科工作上,对自身定位缺乏合理性。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专业的设置方面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对“王牌”设置不足,也没有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专业设计缺乏吸引力,招生困难的现象经常存在。其次,缺乏有效的实践积累,受到升级本科细想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仍旧沿用传统的模式,或者就是对其他高校的模式进行死板的套用,降低了专业型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2]

    4.没有深化校企合作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人才培养与实际人才需要脱节的现象,在通常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形成科学全、深入合理、高质量的合作模式。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无法对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进行充足的保障,导致学校经费紧张缺乏办学资金,增加了校企合作的困难性;四是由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足,教师的数量配置不足,教师缺乏较高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质水平,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无法培养出较高水平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降低了合作质量。

    5.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数量不能及时的补充,导致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当前教学中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教师结构的不合理也对实际的教学水平及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队伍在学历、能力、职称及年龄等方面出现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有部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缺乏、教学能力低下等都是对实际的教学质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另外,收到相关制度、规范的管理与控制,企业中一些较为优秀的人员无法进入高职院校教师体系中,加上外聘用工薪资福利待遇较低,导致无法从相关企业引入专业的、先进的师资力量[3]

    6.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略了对信息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没有在这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其次,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东部及沿海地区信息化教育建设速度较快、水平较高,而经济发展相比较慢的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水平较低。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相关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掌握,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对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设备操作不熟练,无法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不断对筹资机制渠道进行丰富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相关的政府机构要不断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进行加强,不断对相关的筹资机制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保障充足的资金基础还要不断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将实践中积累的优秀建设经验运用其中,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不断对各级政府的高职教育投入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划分,对不合理的资金投入比例进行科学的调节,还要不断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扶持,对具有发展潜能及优势的高职院校进行大量的投资,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革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要不断对高职教育的相关管理机制体制进行统筹调整,保证政府的合理管控力度,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职权进行明确,不断加强政府机关的协调干预;还要合理的放宽高院校自身的权力范围,加强其招生、经费使用、人员配置、专业设置及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断促进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活力与积极性。不断引导高职院校对合理的办学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和完善,积极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断对校企合作进行高度的明确和规范,有效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4]

    3.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创新力度

    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发展及办学过程中,要不断对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进行明确,对有效的办学手段及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独特性,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对学科进行丰富和优化,结合社会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还要对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进行保障,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知识信息融入各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专业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有效地促进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4.不断加强深化校企合作

    相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规章制度,不断为促进校企合作水平提供保障,在明确合理的政策规范下,提升校企合作效率和质量。还要不断对高职院校投入充足的资金,不断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积极合作意识的树立,要不断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科研力度、人才培养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院校在合作中积极作用的发挥,保障企业实际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模式及结构,要不断对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等进行优化,不断对学生的理论知、实践经验等能力进行提升和促进,不断为企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5]

    5.不断加强师资水平建设及提升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对教师数量、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有效的建设及提升,不断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打好基础。要不断对教师编制及薪资结构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对高水平的教师进行引进;还要不断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院校自主招聘能力,将社会中、企业中一些专业能力水平较高的人才引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聘请,在相关管理部门的允许下,不断完善外聘教师的薪资及福利待遇,不断将具有较高能力、经验丰富的教师吸引进来;不断对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等进行建立和完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专业的培训、实习、集中轮训、交流实践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6.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实际的发展中,政府要加强对各个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通过合理资金的投入及配置,提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促进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首先,要加强对中西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提升,通过合理的资金投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缩小中西部高职院校与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发展,不断促进全国各地的发展的平衡性。还要不断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制度进行培训和提升,不断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行强化,通过相关奖惩制度的设置,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还要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及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进行积极的宣传,积极对各个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落实提供参考和促进,不断提升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面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就需要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发展力度,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机制,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力度,不断为人才的培养创造实践机会,通过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发展,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 发布日期:2020-06-20 08:26: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