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探究

  • 摘要: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仅有着专业性的标签,也内涵了思政教育开展的隐性因子。本文就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前期探索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策略。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在前期的探索当中,受限于教师认知、个人素养、平台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在未来的探索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紧扣课程思政的要求、植入思政教育内核、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优化技术运用等方式的实施来加以优化,以更好地驱动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向精、向细、向优、向深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合;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分类号:G711;F230-4 文献标识码:A
    为积极响应“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院校开始了课程层面的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中需正视和梳理的关键问题,二者具有极大的相通之处[1]。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之上,谋求专业课程发展中对于思政理念的植入和发掘,以构建起“大思政”的框架,更好地完成对学子的专业教学和价值引领。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工作推进中,以课程思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教育为突破点,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困于教师认知、学生基础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亟待通过科学而全面的反思,来实现课程思政理念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
      一、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金融工作在专业性和职业性层面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金融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金融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201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曾发文《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为根基,完善金融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从属与金融课程,这就需要从二元层面出发,既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展开规范的专业技能教育,又需要对其展开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就前期的实践来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无论是对于思政育人,还是对于专业建设都具有者很高的推动意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当中的融入点较多且能够覆盖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践的全过程,经历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高职学习,在工作当中表现出了更高的专业性,同时较好地展现了新一代金融人诚实守信、严谨踏实的风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二、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
    1.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中,教师是体系建设、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3]。因此,对于专业教师而言,要能够担负起育人和育德的双重重任,充分地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实现对专业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的激发,并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但就前期的实践当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当中,专业教师仍未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脱离出来,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入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方式,而不是融合式的方式,导致实践当中出现了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两层皮。在这样的教学架构之下,思政教育的内容太过突显,导致学生对于思政版块的学习未免心生抵触。
    2.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相对孱弱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以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培养有能力、有思想、有技术、有道德的新一代金融人才[4]。优秀的职业素养是人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关键。就课程发展而言,资源是课程教育的重要支撑。这一资源在课程思政的显性要求之下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也需要基于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实现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就现实情况来讲,后者具有着明显的短板。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思政资源的探索未能够实现顶层设计上统筹,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由个人的能动性行为来达成。另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教师而言,他们自身在思政层面存在着显性的专业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开发的深度。
    3.课程思政融合方式较为单一
    研究当中对某高职院校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课程教师进行了走访。部分教师坦言,相对于高职院校体系化的思政课程建设而言,当前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要逊色很多。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当中,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需要从基于二者的相同之处,实现以思政为内核的大融合,要通过思政课程来涵养课程思政,同时又要通过课程思政实现对思政课程的丰富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在二元体系下对于思政教育的深度推动。而就当前的实践来看,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课程思政的教师对思政课程内涵的引入不够,导致思政课程内涵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具体,不乏有牵强之举,导致未能够收到思政教育的实效。二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思政的内容对于思政课程的涵养不够,其价值应用未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
    4.课程思政体系融合不够完善
    从更为宏观的维度来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不能因思政教学而减少专业教学的内容,既要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又需要能够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学的元素进行全面的发掘,并进行迁移模糊的实施。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兼而有之。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对于理论的潜移默化渗透,更应该为高职专业学子搭建课程思政的实践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成上述目标。当下来看,这一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其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课程思政实践平台虽已搭建,但教师对其后期引导多是一种松散式的态度,由学生独立在岗位实践当中品悟思政价值,课程思政未能够实现对这一过程的覆盖。二是,随着互联网+向课程层面的不断渗透,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的结合开始兴起。互联网+能够给课程思政实践带来平台、资源等多方面支撑。现阶段,这一融合性的实践在开展层面相对苍白。
    三、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策略
    1.专业发展紧扣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宝库,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载体。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每一节课都有着其独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而这些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的要求也就成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在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的推动课程中,要立足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载体,紧扣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要点,将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隐性教育为主要策略来推动[5]。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科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实施的内涵,并基于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学科特点来创造性地进行融入,抓好、抓实如何挖掘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思政内涵,如何实现专业课程、对象与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契合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融发展。
    2.立足课程教学植入思政教育内核
    在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推进中,专业教育本身需要担负起“隐性思政”的教育内涵。应立足于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际,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地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学的内核融入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当中,进而有效地实现特色发展与特色教育的深度结合,专业发展与文化诉求的深度融合。个人认为,在这一实践过程当中,可以从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思政教育两个层面开始建设,既要找到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育当中思政的契合点,又要实现思政理念于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育的柔性体现,促成课程思政与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育融合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入发展[6]
    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专业教师以知识获得为基础,在严谨、细致的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积累。思政课教师要以文化引入为导向,在自然、宽松的情景当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教学上的互补,逐步使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走向了一个理想化的情景[7]。可以预见的是,在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能够更好地建立起知识与人、社会、生活的关联,对于提高育人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必然会诱发新一轮的创新,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意义,以更为宏大的视角来实现基础教育、文化教育中与思政教学层面的元素融入、内容发掘、价值迁延,这将对提高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4.深化课程思政中互联网技术运用
    “互联网+”这一关键因子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当中,不仅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还能够增加高等院校思政课程以及各个专业的活力,使得高等教育紧随时代潮流,打造一种智能化与高效性兼顾的高等教育新模式。“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的新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恰当融入到高职专业教育当中,使得思想教育贯穿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全程。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优化过程当中,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掌握专业学子的思想发展概况,还能够拓宽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学习内容,丰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将学生们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启学习的新旅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专业能力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人才[8]
    结语
    课程思政的探索当中,高职院校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顶层设计出发,紧密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原则,结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蕴含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当中的思政元素,在遵循思政教育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的规律的基础上,找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和结合途径,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中,重塑知识体系,完善了价值目标。面对前期探索中所出现的认知不足、融合不够等问题,应在未来的实践进程当中,通过专业发展紧扣课程思政的要求、立足课程教学植入思政教育内核、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以及深化课程思政中互联网技术运用等策略的实施来加以优化,以更好地实现高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日期:2023-02-14 09:08:0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