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问题与对策探析

  • 摘要: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汉语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们应在课堂中努力提升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良好的课堂导入对课堂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导入教学的重要价值,之后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在导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研究并提出了有效导入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的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教学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还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踊跃投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就被教师的良好导入所吸引,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反之,如果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觉得语文课程是一门无聊而又难学的科目,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也很难扭转学生的这种消极心态。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课堂的导入工作,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下,热爱语文学习。
    一、初中语文课堂在导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不重视课堂导入,直奔主题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课堂导入环节,而是选择直接地进行课本内容的教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在很多语文教师的心目中,认为课堂导入是没有必要的,与其在教学中占用教学时间来进行导入教学,不如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重要知识内容的传授上。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元素进行合理的导入,而且在初中阶段,很多教师都将备战中考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此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紧张,教学进度相应加快,教师更关心学生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得分技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使语文课堂丧失了人性化,教学内容也变得生硬。在没有合理的导入环节之下,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耗时过长,拉低课堂效率

    和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前导入的情况相比,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导入时间过长的问题,无形之中耽误了教学的正常进度。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很多教师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导入方法,但花耗了太多时间,教师采用的导入语言过于烦琐与啰唆,使导入环节变得冗长而低效。例如,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教师花在导入的时间就在10分钟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在剩余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很多教师觉得教学时间不充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学生在漫长的导入教学中,很容易失去耐心,也抓不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3.导入内容与主题不符,素材凌乱
    课堂导入的本质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专注于课程教学,并保证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专心聆听课程,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必须密切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课堂导入,并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制定具有特色的课堂介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只是将导入教学当作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认为只要有导入就能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因此,随意在网上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直接照搬到语文课堂中,并没有考虑到导入内容是否与课堂内容相符合,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种盲目又混乱的教学方式,不仅削弱了课堂导入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价值,也使得学生在众多的学习素材中很难理解教学的中心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偏离了课堂主题,无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4.课堂氛围沉闷,缺少互动性
    中学生往往喜欢生动活泼的课程,并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体现出较为严肃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从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在思维上还处在较为散漫的状态,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生动的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只是一味在讲解,忽略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在此条件下,课堂导入成为教师的个人活动,学生慢慢会厌倦这种学习模式,进行丧失学习兴趣。
    5.导入环节生硬,趣味性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仍坚持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以灌输为主。从导入环节来说,很多教师采取的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往往会先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就转入正式教学。这样的导入方式虽然节省了很多教学时间,但是形式过于生硬,没有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思绪很难融入特定的氛围中。此外,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用单一的语言进行教学导入,没有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忽略了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切身需求,使得课堂导入取得的教学成果不理想。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课堂导入的具体策略
    1.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想实现课堂导入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导入内容及过程做出细致策划,尤其应重视课前导入的具体途径与手段。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语文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照片和录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强烈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其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切身需要,将课文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取出来,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出发点,并适当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体验。《西游记》作为经典名著,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的熏陶具有深远影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西游记》列为名著导读的重点内容,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在具实践教学中努力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学的魅力。课堂导入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导入方法可以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融洽的学习氛围。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西游记》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大荧幕上。以“偷吃人参果”这一章节为例,教师首先在大荧幕上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偷吃人参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后来砍倒了人参果树”“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反映出师徒四人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处事态度?”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学生可以迅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不仅调动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故事情节,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采用提问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知识,积累实用的学习经验,语文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制定明确的导入目标,以确保语文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学生很快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力,锻炼思维。
    以《包身工》这篇课文为例,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听说过包身工吗?从字面意思上讲,这个词语包含了哪些含义呢?哪位同学可以尝试说明一下?”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启发学生进行思索,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包身工的生活处境的?你觉得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能够引起强烈的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进行文章的阅读,大大增强了阅读效率。同时,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使学生在将来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时,也能够迅速找出文中的重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此外,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还学习过哪些描写人物的文章呢?在表达手法上有哪些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想到之前学习过的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师的科学导入,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有效巩固与复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1]
    3.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很多初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往往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学习内容及过程过于枯燥单调,教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老师们应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老师可运用互联网技术中丰富的音视频功能,来给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阅读情景,使学生对主要故事内容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例如,在进行《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文章的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投影技术为学生介绍有关伏尔泰的生平故事,让学生对伏尔泰的相关事迹有初步了解,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伏尔泰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在对文章主人公有了更好的了解之后,学生能够在之后的阅读学习中怀着对主人公的尊重与敬爱之情进行文章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还可以培养学生浓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除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阅读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语音功能来为文章进行配乐,让学生从美妙的音乐中更好地感知阅读内容。例如,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插入一些符合阅读内容的音乐或者诗朗诵,将演说的场景予以再现,借助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2]。此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古诗词或古文的阅读内容,这些作品中大多涵盖了我国祖国大好河山的绮丽壮观景色,但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学生很难对课文中描绘的景象有更加深刻认知与领会,也很难站在作者的角度上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中的秀丽景色生动想象的呈现给学生观看,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进行《登飞来峰》这篇古诗词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有关风景的相关材料,并将这些素材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巍峨的山峰,从而对作者描绘的景观有了更加深刻理解,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之后,引导学生对古诗中的修辞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并启发学生思考文章是通过哪些事物的描写来描绘出飞来峰的壮阔景象的。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提供重要支持[3]
    4.结合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起小学阶段,初中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但是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仍有一些欠缺,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加入一些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环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及表达能力。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结合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索之前学习过的《济南的冬天》,并引导学生复述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美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可以锻炼对课文的分析及概括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技巧,为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学生不仅有效复习了之前的学习内容,还能在头脑中自然地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理论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4]
    结论: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重视良好的课堂导入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元素,通过科学的课堂导入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踊跃投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更多的精力与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实现语文水平的提升。
     
  • 发布日期:2022-12-26 13:59:0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