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时代》

主管单位: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 CN 12-9206/G4

国际刊号: ISSN 2095-4743

内容正文

突显英语课堂文化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摘  要 英语课堂文化是指英语课堂中基于师生人际关系的教与学的互动、基于对课程教材理解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的沟通和对话、基于人——物关系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运用课堂教学用具、设施与环境的熟练程度等的综合状况,是英语课堂观察评价的四个维度之一;英语课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观课评价活动可以从礼貌与尊重、鼓励与表扬、合作与探究、自主与帮助、民主与自由等方面来进行,突显课堂文化;既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突显课堂文化,又要在英语课堂文化活动中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因为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关键词 英语课堂文化  课堂观察  英语语言能力  核心素养基础要素
引言
2019年4月,作为农村完中的我校迎来了市区某名校两位英语女老师的送课

下乡活动,她们各开了一节同课异构公开课。该课课题是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第四册第二单元Working the land中的课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文。在课后的评议会中,笔者最后一个发言:A老师以agriculture为中心词,利用brainstorm的方法让学生展开新旧知识的回顾与联系,从而导入新课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小组竞争机制;B老师则利用图片导入法,展示自己的旅游照片和我校所在地蕉城区霍童镇的国家级非遗霍童线狮的图片,以及本镇历史名人、隋末谏议大夫黄鞠领导开辟的“枇杷洞”水利工程(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系列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从而产生“黄鞠是一个Agricultural Pioneer”的共鸣,进入新课学习;都是采用课文分段理解、段落理解检测题型各异的方法,异曲同工;由于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差,配合得不大好,体现不出良好的英语课堂文化。当听到“课堂文化”时,两位开课老师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轻笑,似乎觉得不关“课堂文化”的事,更可能是没学习过有关“课堂文化”的理论。但这一声轻笑足以让在场人员都听到,使我很尴尬。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不解:这个名校的老师只顾教学,不学习如“课堂文化”等教学理论?

    、英语课堂文化的含义

    所谓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这一空间场所内,由教学文化、人际文化及人——物文化组成的主体不断自我解放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在这一复合体中,教学文化主要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人际文化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人——物文化主要指师生对课程教材等文化载体的理解[1]。那么,结合笔者的理解,英语课堂文化就是指英语课堂中基于师生人际关系的教与学的互动、基于对课程教材理解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的沟通和对话、基于人——物关系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运用课堂教学用具、设施与环境的熟练程度等的综合状况。显然,英语课堂文化涵盖了英语课堂的教学互动与教学气氛。

    、基于观课评价的课堂文化研究

早在十多年前,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就开始研究课堂观察。平常所谓的听课,从本质上讲就是观课,即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就是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纪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观课后的评议就是根据课堂上所观察到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作出评价。观课评价有四个维度,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2]。崔允漷教授所提出的下面的量表对课堂文化的观察有很详细的列举,可以说是近乎面面俱到。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怎样的?
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创新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
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爱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关爱行为?
 
特质
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倒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
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
 
、英语课堂文化举要
从课堂文化角度看,对一节英语课的课堂观察后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观课评价,这当然是不容易的。对于一节英语课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观课评价等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去突显课堂文化,体现人文关怀。
1.尊重与礼貌
千教万教,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首先要做表率,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人格平等的人际关系,课堂上师生之间需要言语得体,言行互谦,关系融洽。哪怕学生知识水平不够、表达能力欠缺影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都要予以尊重,师生、生生之间都要讲文明礼貌。英语课堂上都要能用得体的英语进行交流,以体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尊重与礼貌。
2.鼓励与表扬
人人都需要鼓励与表扬,尤其是学生。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有了不断进取的动力。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说些简单的话语,如You can ( do it ) / I believe you等的鼓励性言语,或者如Good / Good job / Well done / Not bad等的表扬性言语都会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3.合作与探究
当今世界关系复杂、知识繁多、信息爆炸、变化多端,许多事情依靠个人力量是办不好的。因此,需要教导、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并经常与他人合作,胸怀宽广,共同探究,办好事情,分享成果。英语课上有问题可以一起讨论,比如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课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What kind of person should a pioneer be / Who can be called a pioneer? 来作为导入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Comprehending这一部分里Exercise 3 中的几个问题就可让学生合作探讨的。英语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对语言材料认真思考,仔细琢磨,合作探讨,共同研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精神,使学生真正形成、拥有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自主与互助
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和思辨能力对关键事情作出正确判断,让学生拥有自主能力。课堂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改变角色,积极介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自主的语言交际。英语课上小组讨论、倾听意见,但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拿主意、自主发表意见,去伪存真。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互助精神,学生离不开帮助别人与寻求别人的帮助,但最后需要自己来作主。课后作业也还得自主、独立完成。
5.民主与自由
一方面,学科教学中必须进行德育渗透与文化渗透。民主与自由是外来词,舶来品。要教育学生:世界上的民主与自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不是胡作非为、任意妄为的,而是在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公德伦理、社交环境等因素制约下的有限民主与自由;进行民主表决的同时采取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另一方面,英语课堂的民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语言教学活动,学习活的语言,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学习风格和人格个性特征。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基于对英语课程教材的理解,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利用话语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对话,学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见解,自由、流利地交流、互动,综合、归结出较一致的结论(当然可以保留个人意见),由此突显课堂文化气氛。民主教学是新型课堂教学的需要,用以促进、形成平等、和谐、民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结语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英语课堂文化是由诸多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肯定会影响到课堂文化的表现。但反过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正面坚持与逐步改善,也肯定促进学生多方面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包括“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而且“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3],非提高和发展不可。总之,既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突显文化氛围,又要在突显英语课堂文化活动中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