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学习情境的策略

  • 摘 要:构建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是小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构建情境的具体方法,认为教师可在课程导入环节中以情境引出知识主题,可用情境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情境巧妙释疑,并以情境助解题,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课堂;直观认识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使用一定的情境,可以更为形象和生动地呈现知识,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小学生处于学习数学课程的初期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起来,情境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数学教学的本质规律,运用于教学中既具有理论的前沿性,也具有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拟基于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具体案例说说应如何构建学习情境。
    一、以情境促导入,引出知识主题
    数学课堂中的导入部分,是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能够将知识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教师在课前应加强教学设计,针对小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背景构建情境。
    导入部分的情境,可以是对多种直观现象的呈现,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第一课时,列举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物体和现象,如自行车架、相机三脚架、三角形的房架、起重机的三角形吊臂等,引导学生发现现象背后的数学共性,注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三角形。导入部分的情境,也可以是对数学原理的图解,可以在情境中融入部分的抽象性。如当讲到关于“三角形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的原理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中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张图片,图中显示小芸的家、公园和学校,并用红线标出了三条路径。其次,教师提问:“如果小芸同学想要到公园,请问她走哪条路所用的时间最短?”总之,在导入中使用情境,能够将学习的对象物置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建立充分知识准备与经验准备的情况下学习[1]
    二、以情境明概念,加深观念认识
    概念是数学知识大厦中的地基部分,情境教学可以将概念与其所指涉的对象融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观念认识。在概念讲解部分,数学教师要在演示情境的同时加强讲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清晰的思维。
    以“分数”概念为例,在学习这个数学概念时,许多学生都会忽略“平均分”这个条件。因此教师开展了一次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取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按教师的要求完成操作,如:“请找出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再将这部分涂上红色。”这个情境由学生自主生成,学生在操作多次后思维会慢慢跟上,在对折纸张的活动中,逐渐认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中会涉及概率概念,包括“可能”“不可能”“不一定”等。很多学生在初次学习时都觉得不陌生,在练习中却屡屡出错,追根究底,源于概念认识不清。教师可以在教学现场用不同颜色的小球作为教具并在盒中取球,构建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情境后,使用对应的概念来回答问题,如:“现在老师有可能摸到蓝色的球吗?”在概念教学中构建情境,顺应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可以为数学知识体系建立牢固的基础[2]
    三、以情境释疑难,培养数学思维
    当学生产生知识疑难时,教师可以构建有针对性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另辟思考的途径,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计算简便运算题3.5÷4+×6.5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理解×6.5=6.5÷4这个步骤。即使教师从乘法、除法、分数的数学意义角度进行讲解,学生仍然一知半解。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提出两个问题:现在有一段长为6.5米的水管,要将它截成4段,怎样列式计算?现在有一段长为6.5米的水管,我们要取总长的,可以怎样列式表达?教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式,提示学生可用示意图来辅助思维。学生列出算式后,发现这两个数学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使用的符号和数字存在差别,但是所表示的意义其实完全相同。当思维达到这一步时,原先的知识疑难就得到了解决。在这个案例中,情境让学生的大脑巧妙地转弯,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数学运算的原理,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发展了几何直观思维[3]
    四、以情境助解题,培养学习兴趣
    构建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智趣。教育实践表明,不少学生认为数学课程的数理性太强,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可以运用部分情境性强的趣味数学题,引导学生改变认识,加强兴趣。
    例如,教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趣味数学题:“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一起,在起跑线上站成一条直线,从小兔子的左边开始数,有6个运动员,从右边开始数,有5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有多小动物参加跑步比赛?”很多学生看到这题时一筹莫展,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只注意到题中的显性条件,于是都觉得凭所学的知识解不出这道题。教师构建情境,将小动物抽象为一个个圆圈,将问题中的场景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在观察情境之后,发现其实并不难解,即使在没有图像的情况下,也只要调动空间思维就可以解出这道题。更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了情境的妙用,学生学会了使用情境辅助自己的数学理解,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总之,情境教学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多个环节中起到作用,是最为基本的教学策略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在课程导入、明确概念、解释疑难、辅助解题等方面的价值,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使之成为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支点。
     
  • 发布日期:2020-12-17 16:05:5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