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习园地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过刊浏览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
刘锦泉
副总编辑:
李 伟
特约策划:
吴法源
特任编辑:
王若梅
编 委:
刘 妍
投稿电话:
022-23678800
投稿邮箱:
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巧用“叉线”维度添加画心理技术探究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 . .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 . .
数学写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探索 .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德育素养 . .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 .
更多>>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节日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民族气节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新课程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蕴含着许多我国传统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研究语文古诗词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古诗词学习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节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外的重要节日随着发展逐渐流入到中国,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许多中学生对于这些节日“情有独钟”。他们却似乎忘了我国的“七夕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在我国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事物,更具有着丰富的内涵,表达着我国人民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传统文化底蕴是国外节日所无法比较的。如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无数的中国人铭记在心,但是仍然有部分中学生无法准确说出端午节的来历,仅仅只是知道它与屈原有关,但是不少学生却可以说出圣诞节的日期及来历。如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象征着我国人民对爱情的不断追求,同时也是中国情人节。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仅是部分中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同时也是当代教育的“悲哀”。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古诗词教学中所蕴含的传统节日教育因素,来进行渗透教学,让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到我国优秀传统节日的魅力及内涵。古诗词非常重视意蕴,表达往往会与诗人的感情相关。例如:苏轼在中秋节是所作诗“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又如王维在重阳节曾吟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古诗词都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再与当时的节日相结合,同时也表明了这些节日的意义。如李清照关于七夕节的描写:“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这些浪漫的七夕故事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知,体会诗人在这些节日时的思念、痛苦或者哀愁等情感。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民族节日中就可以选择合适学生实际需求的古诗词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应当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层面,应当积极将古诗词知识外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及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对中华传统节日产生兴趣[1]。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民俗文化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我国由许多民族组成,文化形式多样,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些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同时也是每一个时代的产物,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生活。而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民俗文化,例如: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古代的重阳节中,古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这个时候学生们通过讨论与交流就可以知道:重阳节古人们都有着登高与佩戴茱萸的习俗。通过这些习俗我们可以知道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古诗词既是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还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推力。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探究,养成收集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习惯,让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重阳节的民俗,还可以知道中秋节的民俗文化。中秋节在古代除了赏月与吃月饼,古人们还喜欢在月下吟诗的喜好等等,这样学生会逐渐对我国民俗文化产生兴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2]。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民族气节
初中阶段每一首古诗词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怀,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感,又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所以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中华民族气节教育因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意境。例如:在古诗词中常用“梅、兰、竹”来表达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也都是与我国传统民族气节相关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是在李白政治上遇到挫折时愤然加进去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它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传统民族气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到古人的民族气节。类似的诗词有许多还有许多,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因素,加以强调,通过古诗词渗透中华传统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有许多古诗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这些教育因素,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进行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领会到古诗词中的精髓所在。所以,教师应认真研究古诗词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引导学生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
发布日期:2020-09-30 15:14:2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