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文化托举孩子的成长

  •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把班级建设好,意义重大。班级文化是建设班级的核心部分,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因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行为、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更好地促进了班级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班级文化;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并不是我们单纯理解的文化,而是,一种富有灵魂的团体文化、综合文化、创新文化。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品德修养、待人接物、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的发展。
    一、健全班级制度,强化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班级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有了健全的制度,班级的日常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班级的班风才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制定班级公约
    作为班主任的我,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制度,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和学生民主商议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公约规范了班级的管理,整个公约包含:读书纪律、午餐纪律、课前习惯、听课习惯、课间安全五个部分。我将班级公约张贴在黑板的一旁,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到,这样能督促学生遵守班级公约,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强化规则意识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不断强化。要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不能仅仅是老师进行说教,更需要在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例如:我要求学生遵守早读纪律,开展了“我是小老师”活动;又如:我要求学生注意课间安全,开展了“我当一天安全员”活动;再如:我要求学生爱护环境,我让学生参与“校园保洁”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去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树立起爱护环境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也可以借用为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规则的学习和强化,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规则意识。这样,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增强,不但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效率,而且真正实现了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班级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只依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和班干部的作用,做到事事有人管,管之见成效。为此,我们积极采用宝塔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班级的发展需要和目前班级的状况,我们制定了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①鉴于班级有学生乱花钱现象,制定不准带零花钱、必须在家长监督下买东西,由班级组长和班委共同监督的纪律;②鉴于农村孩子在家阅读无人监管,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委和组长共同监督;③鉴于学生平时锻炼胆量机会和舞台少,组织大阅读、魔方时光、快乐速算、脑洞大开等活动;④鉴于学生生活能力弱,由班委、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午餐、打扫卫生、待人接物、助人为乐等能力活动;⑤鉴于学生抗压能力弱,班级组织各种活动增强抗压能力。
    班级管理制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生的成长变化每年都会进行增减改变。
    班级文化的纵深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很强的学生作为班级的形象标杆。经过近五年的锤炼,杨颖珊同学脱颖而出。她多次获得省市级科幻画二、三等奖,写的文章在市区级征文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获得了区级新时代好少年等奖项,同时还特别积极地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跳绳比赛、演讲比赛等。她为人谦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我选了该名同学作为班长。在她的带动下,班级逐步形成利用午休自觉阅读,课间有问题自觉交流探索的积极求知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榜样的带动下,学生由早读不知道做什么,到逐渐自觉地拿出书来读;由不认真听课、不想听课到能自觉地听课。
    良好的班风和班级文化的构建,光靠班长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还要有一批和她共同管理班级的班委团队。文明班级的评选,就是检验班风和班级管理及其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努力我们班级被多次评为学校文明班级。
    二、精心布置班级,优化育人环境
    整洁优雅、人文气息浓郁的环境,能让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1.设立班级植物角
    我购置了一个竹制多层花架,放在讲台右边靠窗的地方,将它设立成了班级的植物角,在上面放置了很多绿植:绿萝、玉树、吊兰和长寿花及同学们自己养的“小肉肉”等。课间,孩子们来到绿植前愉快地欣赏着,我还特意安排孩子们轮流照料绿植,交给他们绿植养护知识,增强他们爱护花草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布置教室墙面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提出“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目的是让每一块墙壁发挥育人的功能,我班教室两边的墙面共悬挂着四幅格言警句,后面黑板两侧的墙面上分别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前面黑板的旁边张贴了《班级公约》,设置了“优秀作业栏”,植物角旁边设置了荣誉墙等,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在班级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
    3.设计主题黑板报
    黑板报具有很多优势,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易于更新,是展示班级文化的一块阵地。大方美观的图案能美化教室环境,简单易懂、富有内涵的文字能吸引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班的黑板报不固定由哪几个学生出,是分小组进行的,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让小组来完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每期黑板报出好后,我还要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说说黑板报美在什么地方,以此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在布置班级环境方面,我关注每个细节,不断完善每个细节,努力优化育人环境,让班级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三、加强文化熏陶,营造阅读氛围 
    如果说班级制度是硬性文化,带有他人监督的因素,那么文化熏陶,就是软文化,是对学生的润物无声启迪。加强文化熏陶,让学生通过诵读名言警句、阅读经典,汲取名人、伟人的精神和智慧,将文化厚植于心,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套行为制度,用于加强自我管理。
    1.开辟阅读园地
    虽然班级两侧的墙上悬挂了名言警句,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大量阅读,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我在班级中开辟了阅读园地(在班级的东北墙角放置了书架,每学期让每位学生带来一本书,供大家互相分享)。我除了鼓励学生自带书籍,还根据书的种类,补充一些经典的中外名著,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四大名著等。有了阅读园地,学生的阅读就得到了保障。
    2.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提升学生的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学生长期地坚持,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它是保证学生持续阅读的前提。
    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把阅读当成作业布置给学生,有时规定阅读篇目,有时规定阅读时间。无论是哪一种,我都要求学生及时的录制音频上传到学生的平板电脑里或者班级QQ群文件夹里。当然,我除了检查监督外,还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行动起来。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详细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带来的诸多好处,获得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让家长陪伴和督促孩子阅读,促进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营造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比如,我校有早读课,我就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诵读,诵读内容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又如,在每节课打铃后到老师进教室前的这几分钟时间,我安排值日生上台带读。再如,我还从每周的班会课中抽出时间指导学生诵读。
    通过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学生久而久之就会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提升人文素养。
    四、利用传统节日,促使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的传统文化,它是班级文化的延伸,因此,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位班主任应尽的责任。每逢传统节日,我都会发动孩子们通过网络学习节日的习俗和相关故事。今年的元宵节正是开学初,我提前一周通知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灯笼,全班有一半人做了自己喜爱的、自己设计的灯笼:有大的、小的;有圆的、方的、椭圆的、平行四边形的;有传统的、有自己创新的、有废物利用制作的、有买的......元宵节那天,作为班主任的我,把孩子们亲手做的每一盏灯笼挂在了班级门头、日光灯、黑板、讲台等地方,使各个角落无不渗透着元宵节的气息。元宵节午餐时,学生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甜甜的元宵,自己劳动的果实,开心溢于言表。学生们边吃边聊元宵是怎么做的,元宵还有哪些馅料,谈论着元宵的来历。借着元宵节的契机,我组织班委们准备了猜灯谜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你出我猜,你猜我乐,热闹非凡。同时元宵节文化内涵也深入学生心中,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
    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每个学生;又像春雨一样,传统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它对班级文化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渗透传统文化的节日有很多,它们都是班级文化的延伸,教师应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序号 名称 传统文化内涵 针对性活动
    1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有它们自己的民族特色 贴春联、除夕餐、守岁、包饺子、拜年
    2 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张灯结彩
    3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包元宵、吃元宵
    4 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上坟、踏青
    5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纪念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吃粽子或赛龙舟等
    6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吃月饼、吃糖饼
    7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敬老活动
    班主任通过结合这些特殊的节日庆祝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传统节日文化也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总之,作为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钻研理论知识,大胆探索和创新,把班级文化建设好,让班级文化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 发布日期:2023-02-28 10:26:2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