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习园地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过刊浏览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
刘锦泉
副总编辑:
李 伟
特约策划:
吴法源
特任编辑:
王若梅
编 委:
刘 妍
投稿电话:
022-23678800
投稿邮箱:
xjysdbjb@163.com
下载排行
巧用“叉线”维度添加画心理技术探究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 . .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 . .
数学写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探索 .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德育素养 . .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 .
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切入历史观教育
摘 要: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有涉及历史题材,历史观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形成明确的历史观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切入,有利于培育学生鉴往知来的文化素养和能力,使其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关键词: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看待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借鉴历史有助于人类健康发展,人们以史为鉴则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我们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可寻机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正确地看待世界尤其是与本国历史相关联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1]
历史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有涉及历史题材,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历史资源,把历史观教育适时地缺切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是当前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启蒙期,也是他们知识的渴求期与人生观的初步定位期。现今小学还没有开设历史课程,学生的历史知识是缺乏的,历史观是薄弱的。而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语文教育都是影响深远的。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适时切入历史观教育,则有利于他们学好语文的同时,也能认识身边的世界和过去的历史,正确地看待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以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该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多,如果仅介绍相关背景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就足够讲一节课了。然而,语文课并不能完全当成历史课来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将历史观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那么,如何选择切入点?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把握单元主题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历史知识。其次,要了解学情,对于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进行预设。然后,教师再精心备课,查阅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与时间,将历史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做到少而精,富有实效。
从单元导读可以看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
2
]
针对单元导读,笔者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名称由来及园中西洋景观的相关信息,初步掌握搜集资料、梳理信息的能力。2.理清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以下是笔者关于本课教学过程的剪辑:
首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回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同时我也整理了与圆明园有关的历史故事及影像资料,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课堂伊始,我以最近很火的时事作为开场。“美国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攻击”这个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由此引到课文。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虽然只是知道点皮毛,但纷纷举起手来,想参与讨论。于是我借势把话题引到了课文。
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品味语言,从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文物众多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然而这伟大的建筑却被毁灭了。教师提问:“是谁毁灭了圆明园?他们是怎么毁灭的?”学生在第四自然段寻找答案。此时,我又顺势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汇报,对当时的背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时我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通过画面呈现,进一步启发学生。回过头再请学生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朗读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引导:“曾经辉煌的圆明园,那个美得如画的圆明园,就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变成了一团废墟。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在抢答过程中,相互间交流思维,已渐渐对历史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朗读时,他们的表情中多了一份痛恨,他们的语气变得更为低沉。我知道这节课不仅仅教会了学生圆明园的前后变化,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要永远记住这样一段历史,不要让悲剧重现。
整堂课下来,我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时事、历史事实相配合的讲授,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变得立体生动;再加上课外相关资料的涉及,学生对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教学的整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涉及的都是战争题材类的作品,在其余几篇课文的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时适量的切入历史观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一课一得”便足矣。除了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的课文之外,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课文与历史相关,它们多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
这些篇目或是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坚贞民族气节的,如《长城》《颐和园》等;或是体现中国历史上建筑、艺术、文化等方面成就的,如:《北京的春节》《藏戏》等;或是与史实有直接关系的,如:《草船借箭》《杨氏之子》等;抑或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历史的,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半截蜡烛》等。实践启发我们,可以抓住单元主题,结合文史进行教学,将其思想贯穿整个单元。若单元与单元之间有个别篇目相关联,教师亦可以将其挑出来教学,使学生对该历史形成完整的概念。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用的历史资源,在预习、教学过程、课后练习中,根据实际情况,从“大语文”教育的角度分析文史知识,找准切入点,进行历史观教育,以便达到启蒙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目的。不求立竿见影,而是让学生慢慢体会感悟,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不仅能掌握好文化知识,而且也学会感悟历史,铭记历史,逐渐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萌生社会责任意识,以期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布日期:2020-06-07 12:10:0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