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
期刊基本信息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 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 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

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

  • 摘  要: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教学是指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培养。本文笔者针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具体地提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成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为未来初中化学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的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策略
    引言
    受应试教育及中考成绩压力的影响,目前的化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大多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很难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1]。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2]。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培养。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成了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化[3]。虽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还没有确切的将核心素养写入课程标准,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已经是初中化学教师需完成的任务与责任[4]。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实验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有机的融合,必能完成教学的高效进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基石与标尺,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学生在本课之前,曾在初识化学时做过的镁、铝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学习了相关化学方程式,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刚刚初步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但对于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部分学生有所遗忘,同时缺少对这些内容的理性分析;对置换反应概念的得出仍有障碍,需要合理的点拨,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出正确无误的化学价值取向。
    二、不同教学内容中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选择
    1.实际生活情境创设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对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化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积极参与[5]。可见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学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成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本课当中以真假金戒指的鉴别作为情境创设引入,首先让学生以物理方法鉴别,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金属的物理性质,接着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可以以化学方法区分真假戒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同时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制假、造假的情况也给同学们敲响了警钟,教授给同学们鉴别能力即是让同学们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
    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今所倡导的实验教学不再仅限于教师的演示实验,而是学生要进行动手实验,同时对于实验的过程进行设计。事实证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对于实验进行重点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认知内驱力,是化学知识不再是老师枯燥的传授,而是学生通过自主努力探究得出的结果。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学习到设计实验的科学原则和方法,同时学生之间通力协作,提高合作能力。例如本课所涉及的实验如何用物理方法区分真假黄金?学生提出了用牙咬,靠硬度来区分;用锤子砸,靠韧性来区分等方法。这些都是简单的定性实验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金属的物理性质相关知识,复习效果比老师单纯地进行知识的提问效果大大提升。
    3.实验现象分析进行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是化学学科的特色以及本质思想,它能够是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水平上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及产物,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思想,能够透过外在看本质,以“宏微结合”的视角看待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本课当中事先打磨好的铁钉与酸反应的现象之一为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学生从宏观即能辨识出铁能够与酸发生反应,铁的金属活动性比较活泼,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溶液会变为浅绿色?学生回想“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当中所接触到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即能得出结论:正二价亚铁离子的水溶液是浅绿色的,并通过进一步学习总结出铁原子参与的置换反应产生的微粒都是亚铁离子。从对宏观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到从微观层面探究所产生的微粒及产物,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对于实验现象有了更全面的剖析,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4.对实验结果进行证据推理
    实验结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探究问题的答案,要想得到科学的理论还需进行证据推理,这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够实现所做实验的真正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课当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镁、锌、铁能够与酸发生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不能,由此推断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同时对于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即可推断出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发布日期:2020-05-21 08:47:4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