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英语词汇是整个语言学习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学生掌握词汇的数量与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着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词汇教学始终是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但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存在许多问题,这导致词汇教学效率不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将词汇教学融入阅读课堂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强化词汇教学效果。本文简述阅读课堂上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出优化阅读预习与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联想词义、营造词汇教学语境、应用例子深化理解等教学策略,为强化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阅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中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正在产生新变化。教师尝试将词汇教学融入阅读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借助阅读素材学习词汇,形成对词汇完整的认知,而非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词汇。阅读是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模块,在阅读课堂中渗透英语词汇教学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最终推动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 阅读课堂上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采用抓取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文章的翻译和具体知识点的描述,而对词汇的教学不够重视。部分教师秉持错误的教学理念,认为单词应当通过学生自学取得,教师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词汇。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词汇,课上只讲解阅读文本的句子与文义,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技巧,没有养成将词汇放在文本中进行理解的习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忆单词,应用单词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很少提问或与学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时,也由于缺乏讨论的氛围、环境,讨论效果不佳。然而,阅读是一个理解文本的过程,阅读的环境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而在与文本主题相符的阅读环境中,学生能迅速联想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单词、词组等元素,扫除阅读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当将新的教学方式融入阅读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工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词汇教学氛围,使他们能够借助课堂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学习词汇,在增强记忆的同时强化对词汇的理解,达到应用词汇的学习效果。最后,中职英语课堂还存在各环节教学策略使用效果不显著的问题[1]。如教师尝试在教学中使用联想词义等方式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单词知识网络,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加重视,学习的发散性思维得不到激发。单个学生的思维相对封闭,多人讨论有助于增强思维活力,碰撞出思维火花。这启示着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应用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积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阅读课堂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也为阅读课堂增添趣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内驱力。 阅读课堂上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优化阅读预习与导入环节
预习是学生排查阅读障碍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这一环节并不重视。许多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对文本内容不熟悉,出现生词时只能依靠教师的解答被动学习,因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强化阅读预习环节是强化词汇教学效果,推动阅读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图像资料、视频资料等。多样化的资料能够为学生预习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做到多角度理解文本与其中的生词。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正确的预习方法,如要求他们先通读文本,标记出文本中出现的生词,但并不直接查询生词的意思,而是结合上下文进行猜测,并结合联想与想象学习新词[1]。在泛读后,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理解生词,强化记忆效果。学生在预习环节排查生词,阅读过程才能更加流畅。
随后,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在文本中遇到的生词,并阐述自己理解生词词义、记忆生词的过程。许多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理解生词词义,但部分生词所处位置与上下文关联并不密切,因而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理解词义。此时,教师从学生总结的生词出发,阐述本节课的重难点词汇,自然而然引入单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基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展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进行阐述,或是拓展词汇教学内容。学生可沿着原本的学习思路进行进一步学习,新词汇的接受程度因此变得更高。
2.引导学生联想词义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通常能够通过单词本身的意思联想到其它词汇,大脑的感官记忆将新、旧词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这启示着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词义的方式学习词汇,不断拓展词汇网络,将新、旧单词标记成不同记忆节点,强化记忆、理解单词的效果。
如学生在阅读中看到“open”这一词汇时,感觉记忆会被唤醒,许多学生对open一词的第一印象是“打开”的意思,进而联想到常用搭配,如open the door等,从词汇搭配的角度看,学生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相关事物。如从door联想到window,进而联想到open the window。教师则可基于词性的变化进行拓展,从学生联想到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单词的不同词性。如学生联想到door,window等与open相关的单词,教师则根据door,open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门和窗都是通向外界的事物,把门和窗打开,空间和视野都会变得空旷,因此open一词作为形容词的意思是空旷的、敞开的[3]。学生在学习单词时,会由于对部分基础单词存在刻板印象,难以正确记忆单词的其它词性、含义,联想词义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基于对单词的刻板印象进行发散,而非机械地记忆单词,这对提升词汇教学的效果有所帮助。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还可能由于对部分单词的中文含义印象深刻,忽视单词的其它意义与单词的逻辑倾向,学生由此形成的单词记忆只能保留较短时间,而无法转化为长期记忆。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不同单词之间的联系。如在学生阅读与食物有关的文章时,教师要求他们将自己联想到的与“food”一词有关的其它单词记录在food一词旁边,从而形成food一词的单词网络。food一词是较为具象的词汇,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记忆这一单词并不难,但ambitious等词汇具有抽象性,学生会在记忆时陷入理解困境。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讲解ambitious一词时,可借助文章中的辅助线索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义进行阐述,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其它单词解释新单词,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词义关联的效果[4]。
3.营造词汇教学语境
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式有许多,包括谚语、歌曲、绕口令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在阅读课堂创设词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体验英语单词,并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创造条件。教师营造词汇教学的语境能增强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与阅读文本主题相符的环境中掌握单词。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单词融入到实际生活场景当中,如在讲解与吃饭相关的词汇,如napkin,spoon,bowl等单词时,要求学生制作这些餐具的道具,并结合文本阐述相应道具的用法。部分英语文本不仅介绍餐具本身,还会延伸讲解餐具产生的历史背景,渗透跨文化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中西方在餐具文化方面的差异,并要求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还原课本中的场景,并尽可能在场景中使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如,讲解与食物相关的词汇时,结合文本内容创设在餐厅吃饭的场景,并根据文本剧情的发展对食物进行介绍。英语单词的固定搭配对学生理解单词词义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场景中,学生能了解不同单词的固定搭配,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学生所学的单词不再是完全独立,而是存在于短语、句子中的单词,学生记忆、学习单词的难度将显著下降。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及场景中人物、事物的细节记忆阅读文本中的单词。如文本中出现asleep一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睡觉的场景,并要求他们做出相应动作。许多学生将头枕在双手上,做出睡觉的动作。还有学生向后仰,做出倒头就睡的动作。教师可从学生表演的动作出发进行探究,学生向后仰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我们常说倒头就睡,倒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身体的状态看作向后落的状态,而在英语中,代表落的单词是fall,所以人们会将睡着的状态用fall asleep这一词组表示。”如此一来,学生能通过教师营造的语境记忆单词及词组,通过生活状态强化记忆,形成牢固的记忆节点,防止遗忘[5]。再如,文本中出现best一词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说你一定能做到最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显然,生活中说这句话并不表示一个人真的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而是对他人的一种鼓励。因此,do one’s best这一词组的意思是“尽某人最大的努力”。在阅读文本中,这一词组也通常出现在鼓励他人的场景中,学生可通过文本故事感受这一词组表达的情感倾向,从而增进对该词组的理解。
4.应用例子深化理解
举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举例归纳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掌握单词词义,并建立起完善的单词网络。中职课本中有许多具有实用性的单词,这些单词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为学生的日常沟通提供新思路。教师可从阅读文本出发, 应用例子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的效果。如在讲解color一词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各种颜色,许多学生能列举出orange,green,red等表示颜色的单词,这些单词具有共同属性,因而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忆模块,增强教学效果。阅读文本会通过介绍与这些颜色有关的事物阐述单词的内涵,因此,教师可先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中与这些颜色相关的事物总结出来,然后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说一说含有这些颜色的事物有哪些,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展[6]。再如,讲到和动物有关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列举出这些动物的英文单词,并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形容这些动物的叫声、性格、外貌,通过这种方式深化对动物类单词的记忆。英语文章会对动物的习性、性格、外形特征进行详细描写,为使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能够做到应用单词,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求他们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如从animal一词出发,逐渐扩展到第二分支:pig,dog,parrot等,然后从第二层级的分支出发,延伸至第三层级,要求学生将文本中与这些动物相关的词汇记录在第三层级的分支。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形成描绘一类动物的单词网络,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记忆单词不再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通过联想记忆强化对不同节点的印象,即便偶尔忘记某一个单词,学生依然能够借助其它记忆节点回想起单词的相关内容,进而回忆起单词的发音、拼写方式、词义。这种通过举例强化记忆,借助文本延伸单词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记忆框架的学习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还能反哺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单词的使用方法,而非单词词义本身[7]。教师列举的例子越多,学生越能掌握更加广泛的词汇用法,从而应对不同的英语对话场景,推动个人阅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词汇教学应当具有系统性,与阅读教学模块相结合,体现在阅读中开展词汇教学,利用词汇教学反哺阅读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新的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形势下,教师需进一步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挖掘阅读文本中的词汇元素,并利用多媒体等教育元素营造词汇教学氛围,为学生开辟学习英语单词的新路径,切实提升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阅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中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正在产生新变化。教师尝试将词汇教学融入阅读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借助阅读素材学习词汇,形成对词汇完整的认知,而非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词汇。阅读是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模块,在阅读课堂中渗透英语词汇教学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最终推动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 阅读课堂上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采用抓取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文章的翻译和具体知识点的描述,而对词汇的教学不够重视。部分教师秉持错误的教学理念,认为单词应当通过学生自学取得,教师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词汇。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词汇,课上只讲解阅读文本的句子与文义,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技巧,没有养成将词汇放在文本中进行理解的习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忆单词,应用单词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很少提问或与学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时,也由于缺乏讨论的氛围、环境,讨论效果不佳。然而,阅读是一个理解文本的过程,阅读的环境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而在与文本主题相符的阅读环境中,学生能迅速联想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单词、词组等元素,扫除阅读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当将新的教学方式融入阅读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工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词汇教学氛围,使他们能够借助课堂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学习词汇,在增强记忆的同时强化对词汇的理解,达到应用词汇的学习效果。最后,中职英语课堂还存在各环节教学策略使用效果不显著的问题[1]。如教师尝试在教学中使用联想词义等方式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单词知识网络,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加重视,学习的发散性思维得不到激发。单个学生的思维相对封闭,多人讨论有助于增强思维活力,碰撞出思维火花。这启示着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应用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积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阅读课堂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也为阅读课堂增添趣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内驱力。 阅读课堂上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优化阅读预习与导入环节
预习是学生排查阅读障碍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这一环节并不重视。许多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对文本内容不熟悉,出现生词时只能依靠教师的解答被动学习,因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强化阅读预习环节是强化词汇教学效果,推动阅读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图像资料、视频资料等。多样化的资料能够为学生预习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做到多角度理解文本与其中的生词。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正确的预习方法,如要求他们先通读文本,标记出文本中出现的生词,但并不直接查询生词的意思,而是结合上下文进行猜测,并结合联想与想象学习新词[1]。在泛读后,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理解生词,强化记忆效果。学生在预习环节排查生词,阅读过程才能更加流畅。
随后,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在文本中遇到的生词,并阐述自己理解生词词义、记忆生词的过程。许多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理解生词词义,但部分生词所处位置与上下文关联并不密切,因而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理解词义。此时,教师从学生总结的生词出发,阐述本节课的重难点词汇,自然而然引入单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基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展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进行阐述,或是拓展词汇教学内容。学生可沿着原本的学习思路进行进一步学习,新词汇的接受程度因此变得更高。
2.引导学生联想词义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通常能够通过单词本身的意思联想到其它词汇,大脑的感官记忆将新、旧词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这启示着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词义的方式学习词汇,不断拓展词汇网络,将新、旧单词标记成不同记忆节点,强化记忆、理解单词的效果。
如学生在阅读中看到“open”这一词汇时,感觉记忆会被唤醒,许多学生对open一词的第一印象是“打开”的意思,进而联想到常用搭配,如open the door等,从词汇搭配的角度看,学生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相关事物。如从door联想到window,进而联想到open the window。教师则可基于词性的变化进行拓展,从学生联想到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单词的不同词性。如学生联想到door,window等与open相关的单词,教师则根据door,open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门和窗都是通向外界的事物,把门和窗打开,空间和视野都会变得空旷,因此open一词作为形容词的意思是空旷的、敞开的[3]。学生在学习单词时,会由于对部分基础单词存在刻板印象,难以正确记忆单词的其它词性、含义,联想词义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基于对单词的刻板印象进行发散,而非机械地记忆单词,这对提升词汇教学的效果有所帮助。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还可能由于对部分单词的中文含义印象深刻,忽视单词的其它意义与单词的逻辑倾向,学生由此形成的单词记忆只能保留较短时间,而无法转化为长期记忆。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不同单词之间的联系。如在学生阅读与食物有关的文章时,教师要求他们将自己联想到的与“food”一词有关的其它单词记录在food一词旁边,从而形成food一词的单词网络。food一词是较为具象的词汇,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记忆这一单词并不难,但ambitious等词汇具有抽象性,学生会在记忆时陷入理解困境。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讲解ambitious一词时,可借助文章中的辅助线索引导学生对单词的词义进行阐述,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其它单词解释新单词,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词义关联的效果[4]。
3.营造词汇教学语境
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式有许多,包括谚语、歌曲、绕口令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在阅读课堂创设词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体验英语单词,并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创造条件。教师营造词汇教学的语境能增强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与阅读文本主题相符的环境中掌握单词。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单词融入到实际生活场景当中,如在讲解与吃饭相关的词汇,如napkin,spoon,bowl等单词时,要求学生制作这些餐具的道具,并结合文本阐述相应道具的用法。部分英语文本不仅介绍餐具本身,还会延伸讲解餐具产生的历史背景,渗透跨文化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中西方在餐具文化方面的差异,并要求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还原课本中的场景,并尽可能在场景中使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如,讲解与食物相关的词汇时,结合文本内容创设在餐厅吃饭的场景,并根据文本剧情的发展对食物进行介绍。英语单词的固定搭配对学生理解单词词义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场景中,学生能了解不同单词的固定搭配,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学生所学的单词不再是完全独立,而是存在于短语、句子中的单词,学生记忆、学习单词的难度将显著下降。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及场景中人物、事物的细节记忆阅读文本中的单词。如文本中出现asleep一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睡觉的场景,并要求他们做出相应动作。许多学生将头枕在双手上,做出睡觉的动作。还有学生向后仰,做出倒头就睡的动作。教师可从学生表演的动作出发进行探究,学生向后仰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我们常说倒头就睡,倒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身体的状态看作向后落的状态,而在英语中,代表落的单词是fall,所以人们会将睡着的状态用fall asleep这一词组表示。”如此一来,学生能通过教师营造的语境记忆单词及词组,通过生活状态强化记忆,形成牢固的记忆节点,防止遗忘[5]。再如,文本中出现best一词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说你一定能做到最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显然,生活中说这句话并不表示一个人真的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而是对他人的一种鼓励。因此,do one’s best这一词组的意思是“尽某人最大的努力”。在阅读文本中,这一词组也通常出现在鼓励他人的场景中,学生可通过文本故事感受这一词组表达的情感倾向,从而增进对该词组的理解。
4.应用例子深化理解
举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举例归纳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掌握单词词义,并建立起完善的单词网络。中职课本中有许多具有实用性的单词,这些单词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为学生的日常沟通提供新思路。教师可从阅读文本出发, 应用例子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的效果。如在讲解color一词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各种颜色,许多学生能列举出orange,green,red等表示颜色的单词,这些单词具有共同属性,因而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忆模块,增强教学效果。阅读文本会通过介绍与这些颜色有关的事物阐述单词的内涵,因此,教师可先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中与这些颜色相关的事物总结出来,然后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说一说含有这些颜色的事物有哪些,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展[6]。再如,讲到和动物有关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列举出这些动物的英文单词,并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形容这些动物的叫声、性格、外貌,通过这种方式深化对动物类单词的记忆。英语文章会对动物的习性、性格、外形特征进行详细描写,为使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能够做到应用单词,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求他们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如从animal一词出发,逐渐扩展到第二分支:pig,dog,parrot等,然后从第二层级的分支出发,延伸至第三层级,要求学生将文本中与这些动物相关的词汇记录在第三层级的分支。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形成描绘一类动物的单词网络,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记忆单词不再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通过联想记忆强化对不同节点的印象,即便偶尔忘记某一个单词,学生依然能够借助其它记忆节点回想起单词的相关内容,进而回忆起单词的发音、拼写方式、词义。这种通过举例强化记忆,借助文本延伸单词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记忆框架的学习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还能反哺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单词的使用方法,而非单词词义本身[7]。教师列举的例子越多,学生越能掌握更加广泛的词汇用法,从而应对不同的英语对话场景,推动个人阅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词汇教学应当具有系统性,与阅读教学模块相结合,体现在阅读中开展词汇教学,利用词汇教学反哺阅读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新的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形势下,教师需进一步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挖掘阅读文本中的词汇元素,并利用多媒体等教育元素营造词汇教学氛围,为学生开辟学习英语单词的新路径,切实提升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