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大学生群体三观尚未发展成熟,受网络不良思潮影响,容易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从而产生各种网络性道德失范行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生理日渐成熟,对性好奇心加强并且产生强烈的性需求,不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受网络不良思潮影响,从而产生网络道性德失范行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正确对待性需求,减少网络性道德失范行为发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  性需求  网络性道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此案例发生于2021年9月9日,我院学生丁某某在网上浏览色情网页的时候在陌陌聊天软件上添加了一个陌生人为QQ好友。两个人在陌陌上聊了3天以后女方邀请他裸聊,学生一开始比较害怕,但由于好奇心作祟还是接了对方弹过来的视频,然后在网上成为“裸聊友”。经过两次裸聊以后,丁某某彻底放松了警戒,在对方的邀请下,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不正规软件并登上做特殊任务。对方告诉他做4单任务,不仅可以收获不菲的报酬,还可以线下发生一次非正当关系下的性行为。在金钱与美色的诱惑下,丁某某开始第一单转账,汇钱后确实小赚一笔,但是在紧接着第二单转账后,对方开始出现托词,说其操作错误需要再转一笔改正数据,丁某某信以为真,再次通过对方提供的贷款途径贷款后转入一笔金额,可是转账完成以后迟迟没有收到佣金,对方也处于失联状态。丁某某意识到情况不对,便上报学校并向派出所请求帮助,最终受骗金额5000余元。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此案例反映的是理想信念缺失下大学生群体对于性权利和性义务的认识不清、网络性道德选择面临多元化趋势以及从小性教育的缺失,从而导致的网络性道德失范事件。这个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如何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丁某某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性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如何引导丁某某正确使用网络,文明上网。
解决思路与实施办法:
 


1.早期摸排,及时发现问题
辅导员知道情况后,通过与这位同学谈心谈话,基本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1)理想信念缺失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丁某某理想信念空无,学习目的不明确,道德责任感淡薄。丁某某来自较为贫困家庭,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无论是生活中、学习上还是工作里都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看到人家到大学后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好,还交了对象出双入对,而自己自卑到跟心仪姑娘表白的勇气也没有,然后开始堕落,整日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利用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来寻找快感、归属感以及成就感【1】。他在网络世界里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自己的责任感跟道德感,通过浏览色情信息以及观看色情影视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从而导致了网络性道德失范。
(2)性观念偏差
丁某某是来自于农村较为偏远地区,自小又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因此家庭对他的教育是缺失的。由于家境贫困,从小到大,没有用过电脑,还是上了大学以后才第一次接触电脑,很容易就被电脑中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觉得网络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好像无论自己干什么都不会有人发现,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他利用虚拟的身份满足了虚荣心。当然他也从来没有在家庭或是学校接受过性教育,更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性需求加强。所以在偶然的一次机会,点击了网络上推送的一个色情小广告之后,从此对浏览色情信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导致性观念偏差,追求不正当性行为。
2.认真剖析,寻找更深层次原因
(1)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原因主要体现在:素质教育缺失以及媒体价值取向有误[2]。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每天埋头苦读就为了能考个好大学,整日专注在作业上,几乎没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不用提理想了。父母为了督促孩子提高成绩,经常用金钱或者物质作为奖励,忘记了道德教育、责任教育以及爱的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功利化,懂得谈条件,一物换一物,理想信念变得越来越淡薄。其次是媒体导向有误。网络是虚拟的、复杂的、不规范的,每天有无数信息在网络上流转,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正确、不积极,甚至不合法的。现在打开网络每天占据新闻头条的都是娱乐圈的各种花边新闻,部分较为低俗的小品也不断受到追捧,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广告都充斥着色情信息,总会时时刻刻地跳进人们的视线,一不小心就会点击进入一个充满色情诱惑的网站。因此,从小素质教育缺失以及时常受到媒体错误价值导向的影响,导致部分孩子理想信念缺失。
(2)大学生生理成熟但心理不够成熟
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生理日渐成熟,对性产生强烈好奇并且性需求逐渐增强。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各种色情信息通过国外情色网站、国内不规范影视平台、QQ以及微信朋友圈等媒体平台肆意传播。大学生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各种途径浏览色情照片、观看色情影视以及色情小说[3]。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较差,缺乏足够的网络道德自主性,一旦接触到网络色情以后就很容易沉迷其中,随着欲望逐渐增加,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可能会产生“约炮”、裸聊等网络性道德失范行为,甚至严重的会产生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
(3)网络法规不完善
首先,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针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并且分布相对分散,能称之为法律的相对较少,更多的属于部门规章,所以法律效力和执行力都较弱。其次,网络立法适用性不够,立法层次较低,法律等级不高,政策效能低下。
3.多方联动,开展共同帮扶解决问题
学生行为出现偏差的原因有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与其一味去追究他到底为什么会出错,只会让学生背负更多的心理压力,不如加以引导,多方联动,共同帮扶来解决问题。
(1)运用“共情”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再次找学生约谈以前,先寻找班干部了解下这位学生在班级里面的表现情况、性格评价,为后期再约谈奠定基础。在整个谈心谈话的过程中,首先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因为他的行为不仅涉及了网络性道德失范,还涉及电信诈骗。对于一位大学生而言,应该有基本的警觉性。然后再进行劝导跟抚慰,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学生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让他愿意敞开心扉向你倾诉,愿意与你一起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地被安排跟教育[4]。
(2)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①占领网络阵地,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网络上扎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上网软件、网站以及聊天工具应运而生,比如微信、微博、QQ、陌陌、MSN等各种通讯软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利用好网络时代下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传递一些红色文化,比如将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进行VR展示;将革命故事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在各网络平台播放;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相关的网站供学生们交流;创建订阅号每天对学生推送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或者故事等,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共产主义走进网络空间、占领网络阵地,武装大学生头脑,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水平[5]。
②加强网络技术应用,优化“两课”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统一,进行优势“整合”,将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使课堂形式以及课堂内容变得新颖、有趣、灵活和开放。同时也要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更注重素质教育,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③运用多形式加强教育,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比如建设一些宣扬理想信念的网站供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定期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进行心灵的洗礼;定期组织党史学习会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举办一些红色情景剧宣扬红色文化;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以及革命遗址等用“旅游”的方式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大学生等。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
(3)利用班干部、家长起到督促作用
后期安排班干部对该生的日常活动进行关注,在课后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当然也要尽早联系这位学生的家长,告知他们事情发生的原委,希望家长能够提前客观知道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并积极配合辅导员老师,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不要听取孩子们片面意见后火上浇油。
(4)开展团体辅导促进学生交流
召开班会,进行团体辅导,让这位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依赖、打破心理篱笆,让他尽快融入班级生活,与同学们在生活中团结协作,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同时也通过这件事督促班级其他同学,文明上网,正确看待性需求,规范网络性道德。
(5)净化网络环境
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网信部门要扛起管网治网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环境更为严格的监管跟整治,取缔情色网站,屏蔽色情小广告的推送等,净化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正气的网络环境。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1.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导权
完善网络立法,做到依法规范网络行为,确保有法可依。大学生需要自觉提升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增强自身网络法律意识,养好网络道德习惯,不要试图通过虚假身份去做一些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因为“走过必留痕迹”,要学会文明上网。
2.以其矛攻其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开展一些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以身边的真实例子广泛吸引学生,最大限度地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使网络规范教育实现入脑、入情、入理的效果。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领网络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树立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同时可以对他们的基本道德进行规范,建立新型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缓解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空无、集体观念淡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长、忽视道德品质修养等消极心态,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遇到困难积极面对,不再沉溺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去寻求避风港。
4.集合力尽其能
辅导员要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状况,同时也可以从家长方面了解孩子对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看法;利用好班干部队伍,每位班干部对接一个寝室,定时汇报各个寝室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辅导员自身也要更多关注学生状况,经常下寝室,多找一些学生谈心谈话,组织各寝室和班级开展一些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

总之,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段集体生活,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参与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活愉悦,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前学会如何社交、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学会怎样有效地处理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后选择逃避到虚拟世界中寻求刺激与安慰。多参加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活动,比如党史学习会、《理想照耀中国》观影活动等,加强自身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自身性权利跟性义务,进而做到依法规范自身网络行为,远离色情、暴力等负面消息,文明上网。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