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知识点既细又深,难度也大。传统中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与临床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上能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在医学临床工作中无法运用已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解决临床出现的生理以及疾病问题。本文将从临床知识的导入和临床知识在教学过程的结合来探讨生物化学知识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临床知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R47-4 文献标识码:A
医学生物化学既是基础医学课程,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药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临床生物化学对探讨疾病的机制起到诊断和预防治疗作用,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多个领域。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如糖类、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与我们临床上的疾病发生关系十分密切。传统中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与临床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课堂教学只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中职生由于实践基础薄弱的问题,不能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医学问题。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因自身水平不够高,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案例的应用较少,无法引领学生深入地学习生物化学的临床知识,而在课堂上引入临床疾病案例,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实现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一、课程的设置及改革使临床知识的运用受到了局限1.课程设置的局限
中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规划教材是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的浓缩,其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且,学生所掌握的临床知识极少、临床服务意识单薄,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解不透,产生厌学情绪,有很多学生就会知难而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的课程设置如下。在第一学期设置医用化学基础和人体解剖学基础,没有更多与其他医学相关的课程;第二学期设置生物化学与生理学,都是较为抽象的理论课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死搬教材,而且对同学的关心不够,只是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2]。因此,中职教师在讲解生物化学课程时,使用临床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例如,在讲解运动过量时,糖酵解速度过快,可造成乳酸酸中毒时,学生不能理解糖酵解的过程,无法明白乳酸的积累性质;在讲解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时,学生无法弄懂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过程等。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中职学生所学到的临床知识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授课过程中,过多地运用临床知识来组织课程教学,或者在讲授过程中临床术语应用过多,会使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有些迷茫和困难。比如,在讲解酶的缺失导致白化病时,学生不能理解酶在体内的转化作用,其中有些术语,如转氨基作用、肝性脑病等,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解释给学生听,但在讲解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更多新的术语,教师无法逐一解释,这就可能使学生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注重个别词语,从而导致产生更多的问题。
2.课程改革的局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需求越来越高,中职升学趋向越来越明显,所以,公共基础知识课程的增加导致传统中职医学基础课程课时越来越少,因此,存在上课教材内容繁多而时间分配不均匀的现象。由于生物化学课时有限,考试重点不能太深,又不能与临床知识很好衔接,教师只能安排理论讲解,没有更多的课时去安排更多的实训课程,中职学生无法通过实训技能了解更多的临床病理知识。课时的安排减少,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来理解。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会自行去查专业书籍资料的,只是在百度上搜索大概了解一下而已。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无动于衷,其对效价概念的本质并没有理解,因此,对于实训在临床中应用的真正意义并未完全掌握
[3]。比如,在讲解肝生物化学章节时,临床上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但是由于缺乏实训课程,学生难以理解检测方式、检测原理和查看实训检测报告,也就不能理解肝脏代谢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临床知识合理运用的策略1.临床知识的导入
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前导入尤为重要,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前导入增加临床病例视频、图片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视频或图片资料形式的临床知识制作于相应的生物化学教学课件中,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恰当利用临床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中通过所学代谢物质与临床疾病和机制的关联导入,让学生能从身边的案例思考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表1),起到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爱来的和上课容易走神的学生,他们会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即使还没有上过相关的实训课,通过视频和图片,也能感受到临床知识在生活中和医学中的应用,很好地拓宽了学习知识的空间。临床知识的导入可以构建更好的线上知识的应用,这样的课堂让该课程以独特的形式、独特的理念与模式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医学殿堂
[5]。
表1 教学内容与临床常见疾病的联系
教学内容 |
常见疾病 |
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 |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
胰岛素分泌不足 |
糖尿病 |
络氨酸酶缺乏 维生素C缺乏 |
白化病 坏血病 |
2.教学过程中的结合
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选择恰当的结合点是合理结合的关键,对结合部位和内容的选择,应突出与临床工作关系密切的教学重点和热点,主要结合临床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原则,为以后的临床教学打下基础,增加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6]。比如,夏天大量出汗时尿液就会减少,冬天天气寒冷,汗液减少,尿液就会增多,恢复期的患者需要摄入的水量要比正常人要多,钙离子和镁离子对心肌收缩影响心率的快慢,人因为体液的平衡需要而补充适当的钠离子和钾离子。这些贴合生活的临床知识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临床案例的选材和取舍很重要,越是贴近生活,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也会更加接受简易化后的抽象知识。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将常见的临床知识代入到课堂上。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难度大的知识无法理解,更适合简单通俗的临床知识案例。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医学基础发展的新动向,及时地把学习的理论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作为护理生需要终身学习和服务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注意临床案例的分析,可以在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通过益智游戏方式引入临床病例。比如,在讲解氨基酸代谢章节时,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乏会导致苯丙酮尿症,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智力下降;络氨酸缺乏时,黑色素合成障碍将导致白化病等,我们可以通过希沃小游戏,让同学们选择不同疾病缺乏的是哪种酶。这样的课堂会更加有趣,学生也能更好地地记住复杂的酶系。使用多媒体可链接临床病历图片、动画等资料,使结合变得丰富、生动、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解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时候,通过动画来阐释核酸的分类与作用,切入核酸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动画视频,可以很好地解释基因表达的特点,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清晰明了、全面的印象,效果较好。
3.教学过程中的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恰当的临床案例引入和合理的临床知识结合,还需要及时对所教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在医学理论教中应用临床知识时,应合理选择临床病例,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具体性和典型性。在讲解典型案例白化病的发生的时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导致白化病,而且也要及时总结白化病临床上医用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是否能日晒等。在讲解维生素章节时,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需要提醒同学们学会总结疾病发生后治疗的护理,以此类推其他的临床疾病案例总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强化了专业技能知识。除此以外,教师在课程讲解中,适当引入近期发生的医疗事件等案例,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过程中,根据每章的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知识点,设计简单案例。在综合性案例中,临床医学的知识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有机地融为一体
[7]。 临床疾病案例分析后,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总结,总结案例与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在案例中提到的理论知识点有什么,归纳统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入挖掘。学生在自我总结中能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真正发挥了学科在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前后呼应,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化学完整知识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理念
[8]。
4.课后临床知识的拓展
课堂临床知识的运用是一节成功生物化学课的优化条件,但是仅仅依靠课上的临床病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后的临床知识拓展是进一步巩固生化知识的后盾。如何做到课后也能认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以生物化学与临床知识的联系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
[9]。例如,在核苷酸代谢的章节嘌呤核苷酸代谢异常即会引起痛风,也会引起容貌自毁症,它们虽然起因相同,但是本质还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通过自行查阅资料或者小组讨论解决这两种疾病的病因是什么,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合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于嘌呤核苷酸的代谢的途径及调节方式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介绍一些医学最新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探求新知识和搜索科学技术信息的意识。比如,在脂类代谢的章节中,体内脂肪的代谢出现问题会导致脂肪肝,脂肪肝在临床上的表现是什么?脂肪肝继续发展成为肝硬化的过程中体内各项生化指标是怎么发生法改变的?这些知识在生物化学教材中没有体现,但是在生理学与疾病病理学都有讲解,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展的方向。还有在糖代谢章节中,糖尿病患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在体内是如何变化的?这些病例分析,学生们要把物质代谢基础理论与疾病发生、诊断与治疗联系起来,是需要自行查阅相关医学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得到提高,并更好地学以致用
[10]。
结语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在纵多医学基础课程中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知识点既细又深,难度也大。传统的生物化学课堂只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临床知识的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教育教学发展了,能巧妙地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引入临床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而且也可以让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能更好理解记忆知识点,为以后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奠定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更加体现了注重中职护理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临床知识的合理运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留给学生,也培养了中职学生的医学素养与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