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程教学团队围绕“建设青山绿水背景下,如何提高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这一问题,以园林植物实际应用场所为载体,以识别与应用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以追根溯源为教学内容亮点,以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为思政元素,借助于自主开发的识别软件和课程资源平台及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课内课外、虚拟实景、识别应用“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44;S688-4 文献标识码:A一、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之前“园林辅助设计”“植物生理”等课程的学习,已掌握园林植物生理特征,并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教学团队通过近三年对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分析,发现部分同学由于理论识记能力较弱、不善总结、思维转换能力缺失等原因,学习过程中出现易忘、难辩、怵选现象。
二、教学策略1.思政融入,激发兴趣在植物识别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将课程知识点与花卉意象故事、中华文化元素、花语诗情、世界花卉发展潮流相联系,使学生们在头脑中立体形成花卉的形、色、香、味,以及生活习性、生态习性、群体状貌的直观感受,如“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这句诗句完全表达出了月季在立夏时节开花,花开三季的特征和植物应用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润物细无声般地将识别与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心,有效达成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1]。
在植物应用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小组任务“调查与配置植物景观”,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在工作任务中感受 “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学中秉持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态度。
2.树形记忆,纵横串联园林植物识别具有识别对象直观、种类繁多、外观多变、较难区别等特点,尤其是识别80余种常见园林草本植物的课程目标,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记忆负担和记忆压力。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易忘、难辨的学习困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树形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牢园林植物品种
[2]。通过一种植物联想到几十种植物,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
3.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本门课程打破了原有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及学习任务,重新序化课程内容,以园林植物用途构建学习任务,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途径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习情境设计与教学实施,实现“教、学、做”合一
[4]。
4.信息辅助,虚实结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识别、会应用,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园林植物识别学习软件、大学生慕课学习平台、职教云等)
[5],辅助课堂教学、综合实训。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破知识与技能传授受到时空限制的障碍,给学生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
- 成果导向,有的放矢
以项目成果为导向,授课过程中以植物跟随季节变化发生的物候变化为时间节点完成阶段性任务,在云班课平台上进行过程性任务评价和实时反馈,学生及时获悉任务,根据反馈意见修改调查作业,完善和提升方案,教学目标更易达成。
- 以赛促教,多位提升
以景观设计大赛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评分标准贯穿至“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中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更严、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
与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销售、植物景观设计等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依据企业岗位技能标准与行业标准,结合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学生充分认知到“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通过学生测评与往届对比分析,学生对任务的认知度有明显提升,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认知更加深刻。
三、教学实施1.以生为本,实施“探—研—拓”模式教学本课程教学任务以园林植物实际应用场所为载体,以识别与应用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由易到难整合成六个工作任务,校内外交替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情分析,以学生为中心,借助课程平台资源,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课前探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
[6]。教学过程中,融入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全过程考核,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成果导向,实施“全过程、多元化”评价通过职教云平台、自主开发植物识别考核系统,实现学习全过程记录、全过程评价。课程实施多主体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包含线上资源学习、考勤及课堂表现、课中项目实操评价
[7]。结果性评价包含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多元主体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系统测试等组成,采用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进行。
3.三全育人,思政元素多元化融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每个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如盐在水,做到如沐春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8]。
四、教学效果1.以用促识,学训融合,教学目标达成度显著提升教学团队打破传统教学体系,以植物实际应用场所为载体,以识别与应用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引导启发学生“课前探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
[9],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出勤率和参与度明显提高。与上三届对比,班级平均成绩2022年比2019年上升了10.52%,达到91.65分。
2.以赛促学,学赛融合,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教学团队将绿化工职业资格标准及相关技能赛项内容融入课程教学, 将学、练、赛、教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0]。近两年,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园林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3.以研促思,学创融合,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的调研调查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踊跃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4.以改促建,课政融合,教师团队能级显著提升教学团队坚持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本课程被评为学院优质课程,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教材获2020年度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教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获得立项省、市级课题15项,教学成果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制定江苏省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2项,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
五、特色创新1.双线融合,素能共育,促进三全育人课堂教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明线、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暗线设计与组织教学
[11]。通过创设问题、提供案例、互相纠错、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
2.三轮驱动,识用结合,实现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紧紧围绕植物识别与应用工作过程这一主线,全程关注课堂教学三个环节。以课前的“探学”拉动学生自主学习,以课中的“研学”带动学生自主研究,以课后的“拓学”推动学生自主创新。通过反复研讨、实操训练,加深学生对植物特征认识与理解,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易忘、难辩、怵选现象
[12],从而有效实现懂方法、明特征、能识别、会应用的课堂学习目标。
3.四维支撑,虚实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教科研成果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强。本教学团队主持编写了全国农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自主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自主开发植物识别考核软件
[13]。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拥有智能化实训场,以及校外的15家实训基地。这些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 五位一体,因材施教,促进人才培养
实践出真知,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任务及时发布,教学反馈实时更新,充分利用视频直播设备、绘图软件、VR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无人机、全景相机等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支撑教学全过程,丰富课堂活动和教学方式,开拓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个性化发展,以行促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以云班课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依托,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从植物配置调查,到现状问题分析,再到优化设计方案,经历三个任务阶段,学生在情境中体味项目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和技能水平,在情境中提升和内化。
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通过多种渠道补充新知识,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专业所长,为每个学生私人订制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要以适应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
六、反思与改进1.做好课堂延伸,促进自主学习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仅通过课堂及实践教学的共64学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老师的引领下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手段。教师应加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指导
[14],定期为其进行专题讲座,布置调查项目,引导讨论话题。课外兴趣小组可以参与老师的课题,开展科学探究,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人才培养本课程是一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要求的理解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专业所长,结合课前测评,有针对性地制订课后的“任务清单”
[15],以及进行技能训练,以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更好地适应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
3.加强师生交流,鼓舞引导学生课程考核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程度的掌握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和实训中,应加强教师与学生课后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困惑。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更应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