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着力打造活力课堂,小学音乐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及奥秘,全面发挥想象力,实现自由发散、大胆探索,领悟音乐的奥秘及魅力,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探索。经验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师主动下放教学权力,回归教学正轨,将学生作为音乐课堂中的主人,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享受音乐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学生的音乐启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教师一方面应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应整合多元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优化教学环境和氛围,让音乐课堂活起来,确保学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顺利过渡。新课改之后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更加严格,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再“唱独角戏”,主动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深度学习、大胆创新,真正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角。
首先,有的小学音乐教师过多关注课堂教学节奏,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要求学生主动学唱。教师将目光聚焦于课前预设上,对课堂生成不重视,最终导致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知识的容器,参与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整个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
[1]。
其次,新课改倡导教师以学生的合作性学习为基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但是小学音乐教师对新课改的解读和认知不够深刻,没有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分工合作。学生难以深入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及奥秘,无法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各抒己见并形成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
最后,教师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的思维比较闭塞,难以在音乐课堂中充分释放天性并顺利进入学习状态,缺乏创新意识。
1.有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全面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摆脱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整合多元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协调和平衡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在带领学生学习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新旧知识,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更新学生的音乐知识库。学生能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和奥秘,整个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高。
2.有助于增强课堂互动
在打造活力课堂及创新教学策略时,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沟通,拉近生生和师生距离,逐步加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负责。小学音乐是典型的艺术类学科,离不开学生的深入感知、细心品味和个性化鉴赏,教师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的学科教学任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容忽略。要想实现终极育人目标,教师应高度关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能够主动敞开心扉与他人合作并寻求外界帮助,深入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
[2]。在新课改的现实背景下,教师会重新定位自己与学生的角色,不再按照主观想法一以贯之和全权包办,而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实现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然后结合学生的共性问题和存在疑惑的地方集中作答,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熏陶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整个音乐课堂活起来。
3.有助于丰富教学实践
为了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活力,教师会深入把握基本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期待,精心组织开展舞蹈演绎活动、歌唱活动、欣赏活动以及伴奏活动,协调和平衡理论与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够在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中主动学习音乐技巧,习得音乐技能并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重拾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师的指导和教化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足,能够深入理解歌词并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完成歌唱练习,将学习的音乐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提升明显,教师的教学实践模式更加高效,极具创意。
在纵向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创新势在必行。为了让音乐课堂“活”起来,音乐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为起点,精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发散、大胆想象,全身性参与创造性学习。借助音乐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学习热情,全面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开放式课堂中主动展现个性,实现“学会”向“会学”的顺利过渡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主动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前期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路,确保学生能够留下良好的知识印象,实现理性认知向感性认知的顺利过渡。首先,教师应下放教学权力,将课堂交给学生
[3]。结合学生的课内外表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认真探索新知,保持较强的参与能动性,实现乐学善学。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视频,直观生动地展现歌曲的主题旋律,设置虫鸣蛙叫的热带雨林情景,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静下心来认真聆听美妙的音乐。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一边聆听一边扭动身体,表情非常丰富,教师则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表演。在调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最想成为森林中的哪一个小动物呢?”“大家可以用动作来表演这个小动物吗?”学生开始释放天性,表演不同的动物,有的学生表演萤火虫,有的学生表演蜻蜓和蝴蝶,整个课堂氛围非常热闹,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学生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发挥想象力,认真欣赏和自由表达。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2.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教师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导,鼓励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积极创造音乐,实现个性化成长及发展。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有可为,能够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集体精神,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音乐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与学生促膝长谈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分析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认知期待和最近发展区,将教师划分小组与学生自由分组相结合,鼓励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小组内部交流意见和想法,深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设置艺术活动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创作属于班级的“森林狂想曲”,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发散,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主题、道具、旁白以及音效,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小组讨论并实现合作分工,真正做到以优带差和互帮互助。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在小组合作中担任“小老师”的角色,主动为小组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合作分工和分头行动后,学生所创作出的“森林狂想曲”非常精彩,极具趣味性。有的小组加上了旁白,有的小组则尝试口技的形式模仿青蛙的叫声、蝈蝈的叫声以及小鸟的歌声。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能够沉浸于其中深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逐步掌握简单的音乐学习技巧,实现乐学善学和快乐成长。
3.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坚持创新导向,灵活融入趣味十足且极具创意的教学内容,做到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和丰富新颖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大胆想象和自由发散的过程中习得音乐学习技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略,教师应主动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想多思多听多看多做
[5]。让学生能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真正意识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不再停留于知识浅层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小雨点》时,教师开展歌词编创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积累的音乐知识自由创作。有的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则可以问学生“小雨点给苗儿和花儿带来了欢乐,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小雨点还能给谁带来欢乐呢?”学生七嘴八舌,开始和前后桌讨论,主动迁移新旧知识并自行创编歌曲,提出了诸多极具新意的意见,比如“小雨点落在池塘中,青蛙乐得呱呱叫,小雨点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学生的回答各有不同,都体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深入思考。在完成新歌词编创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学唱,让学生深入感受歌唱创编的乐趣,享受音乐学习的全过程,逐步形成较强的编创能力想象力。
4.引导学生自由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爱玩爱游戏的天性,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活力。小学音乐教师则可以借助问题情景、故事情景、游戏情景和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感知情景,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开展节奏游戏,让学生自由分组,第一个小组的学生需要用拍手整齐拍出四分音符节奏,第二个小组的学生则应抬起右腿采出四分音符的节奏,第三个小组的学生需要通过拍手打出八分音符节奏。每一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各有不同,教师应扮演“裁判员”的角色,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做到整齐划一,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出不同的动作。这一趣味十足的音乐游戏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足,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其中,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深入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另外,在课前导入时,教师也可以引入音乐游戏,让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数鸭子》时,教师可以结合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开展“水果动一动”的游戏,分别用梨和苹果代替两个音符,当说出某一个音符时,学生需要拿出对应的水果,看哪一位学生拿得又快又准。这种将声势动作与音乐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大有可为,学生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5.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展示学生独特个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学习顾问的角色,坚持启发教育和激励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包容、理解和关怀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和个性化成长助力,确保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大胆自信地展示独特个性。首先,教师应全面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学生的主体价值不容忽略,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逐步优化教学环境,创设有利条件,为学生的音乐欣赏提供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主动探索新知,不再一知半解。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时,教师可以设置创编故事情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留出8~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其次,教师需要打造开放式课堂,不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灵活融入生活化元素,营造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深入感知和认真品味。只有感受到被爱和尊重,学生才会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大胆主动地表现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应及时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一个温暖的眼神和拥抱。让学生能够放下心中的防备,主动积极地展现自己,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逐步掌握科学高效的音乐学习技巧。
结语
为了打造活力课堂,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着手,结合学生的认知期待、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部合作分工,互相取长补短,深入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对音乐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保质保量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