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 要:幼儿正处于好动阶段,对于教师和家长的管教不能完全辨别和理解。这也就导致在开展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危险, 让幼儿遭遇伤害。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更要注重这一点,在户外活动中提升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的培养,保证幼儿的人身 安全。 关键词:户外活动 幼儿教育 安全意识 自护能力 引言 现代教育中的幼儿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在游戏中展开教育 教学,这其中涉及了很多的课外活动。再加上幼儿的年纪比较小, 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追逐打闹,在课外活动中很容易受伤。 对此,各位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 视,对幼儿开展合理、高效的安全教育,提升幼儿的自护能力。同 时,在《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应 该引导幼儿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让幼儿感受安全的重要 性,要用耐心和爱心激发幼儿的保护意识。在《新纲要》中,对于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说明: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 动中循序渐进地对幼儿传输安全知识,通过具体的室外活动帮助掌 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教师要将《新纲要》和《指南》作为幼儿教育 中安全教育的依据,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一、提升重视,在课堂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为了提升幼儿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度,能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 能,教师首先要将幼儿集中起来,开展安全教育,在心底上让幼儿 重视自身的安全与健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对幼儿进行理论 知识的普及。但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小朋友理解能力比较差,活泼 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的理论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 点,将内容精简化,保证幼儿可以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最基本 的安全知识和自护技能编写成儿歌教授给孩子们。让孩子在课前练 习,将此首歌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时刻提醒幼儿。[1]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实际的活动培养幼儿的 安全意识和自护技能。教师在户外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向幼儿提出问 题:“小朋友们,你们认为这一活动中,哪里会存在安全隐患,哪 一环节容易出现危险呢?那当我们真的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我 保护呢?”通过问题的引导,幼儿就会和老师展开讨论,激发幼儿的 学习热情,提升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幼儿园内部的户外活动范围 很大,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器械,若是幼儿不慎发生摔倒或者碰撞等 事故,将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此时,教师就要告诉幼儿,因为 每一个区域的玩具,材料都存在差异,在使用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大 人的看护常常会发生危险,伤害小朋友的人身安全。为了保护小朋 友,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不能在未经 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更换活动区域。当小朋友有新的需求和想法时, 要及时地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幼儿的自护技能 第一,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该额 外的加强引导,确保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技能不落单。因为,这 些理解能力将比较差的幼儿,若是不能紧跟课堂教育的节奏,及时 掌握自护技能,当真正发生危险的时候,不能对自己进行保护。对 此,通过老师的个别指导,这一部分幼儿会逐渐地养成自护的意识 和习惯,在课外活动中面对那些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就会提升防 范意识。或者,教师可以分配学习能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的幼儿 与这部分幼儿一起学习、交流,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护能力。[2] 第二,在幼儿教学中,为了保护幼儿弱小的心灵不受伤害,教 师不能一味地对幼儿进行批评式教育,而是要将鼓励与批评结合起 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达到勉励的作用。对 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具有较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教师可以 鼓励幼儿发挥自身所长,将以及所掌握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分享给其 他同学,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可 以多对其进行鼓励,避免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要多看到孩子的长 处和进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是, 当孩子犯错误时,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 先了解具体情况,分析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说明,让 幼儿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再引导孩子改正。[3]比如,在户外活动 中,小明擅自脱队,进入另一个活动区域玩耍器材。教师发现后, 首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因为擅自脱队很可能会 让老师找不到幼儿,幼儿也有可能在不熟悉具体情况的环境中发生 人身意外。 第三,在实际活动中教授幼儿自护技能。无论是安全教育还是 自护技能的培养,都不只限于集体教学的形式。教师要将教育与实 际的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教授给 幼儿实用的自护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渗透进安全教育,保 证幼儿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安全知识和自护技能,并在户外活动中 灵活运用。比如,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小朋友需要下楼梯,为了 避免小朋友在追逐打闹的过程中发生摔伤或者磕伤的事故。教师要 教导幼儿不可以手拉手,不可以嬉戏打闹,不可以推搡别人。在进 行课外游戏“丢手绢”时,有的小朋友比较调皮,会在外圈小朋友 丢手绢的过程中故意给小朋友设置障碍、“使绊子”。这样,丢手 绢的小朋友稍不注意就会摔倒,受到很多不确定危险因素的威胁。 对此,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学生分析这其 中存在的危害,让学生换位思考,提升户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 识。当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危险性并且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 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让学生继续参与到游戏之中。感受到来 自教师的肯定,孩子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自护知识,实现自我保护。 结语 幼儿阶段的安全教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足够 多的耐心和爱心,引导幼儿亲身实践、熟能生巧。教师要借助高效 科学的教育手段,教授给幼儿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开展课外活 动之前对幼儿进行提醒,让幼儿时刻明白“安全最重要”这句话的 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秀华.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白鹭.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 2009.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