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知晓国家的过去,明白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基本脉络,继承老一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日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进行思考,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促使学生可以在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方位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身心可以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需要根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落实高中历史学科的深度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深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从而导致教学浅显和教学机械现象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提出“根植核心素养 落实深度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让教师可以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之下,深刻认识到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良和创新,转变原有教学模式浅显化和机械化的现状,让学生可以在更有效的教学引导下,深度理解知识内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效迁移,将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以其为资源和平台开展深度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现有的资源,打造一个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平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认识人类社会,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去接触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并从中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区别。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之上,对教材中蕴含的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合理的利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加快学生的整体发展。例如,在学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这一课时,教材中首先介绍了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接下来就讲辽夏金元的统治,以及当时的国家经济、文化与社会现状。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将教学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根本无法做到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将课堂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当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概况,以及辽夏金元政权的统治、国家相关经济与社会的现状、文化的确立和发展等史实,让学生可以知晓这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先后顺序,帮助学生先掌握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第二阶段,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刚才自主阅读的教材内容回答教师的问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适当补充一些史实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元朝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的必然性;第三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对这部分历史知识进行再次的深入探讨和总结,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领悟到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成就也互相制衡。
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既能更好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的史实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发现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知道更多世界上的客观真理和事件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和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结合背景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现状猜想未知的事情,还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史为鉴”,将历史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思想和规律,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启发和指导自己,进一步促进自身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二、利用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其为教学平台展开深度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引导学生将每一个历史事件当成独立的事件来看,那么学生就会发现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找不到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必然因素。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将这些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事件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下,最终产生的后果和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其中隐藏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肯定存在一些类型相似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中的重点任务、背景环境以及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等因素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联想到不同时空下发生的类似事件,可以让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去观察历史、思考历史、解读历史,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和形成。在学习“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这两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思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这两个朝代的建立虽然在时间上存在着较大的跨度,但是它们都属于短命王朝,很多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 这两个朝代的建立都结束了中国历史一段大分裂时期,秦朝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实施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了郡县制度 ,不仅统一了文字,还统一了度量衡;隋朝的隋文帝实施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科举考试,另外,这两个王朝的灭亡皆是来自于暴政。以上事件虽跨越了时空,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以及两个王朝的不同之处,从而深刻体会到这些事件的发生,对国家改革与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更为全面而透彻地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解读历史事件时逐渐学会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出发,面对历史问题时学会从变化和传承两个维度深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三、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开展深度教学,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材料是连接学生与历史的桥梁,也是教师教学、历史研究最根本的依据。所以,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适当地转变原有教学方式,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创造更多可以让学生进行史料搜集、史料辨析、史料解读与史料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史料实证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更有深度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形成史料实证能力。例如,在学习“世界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收集与“世界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历史材料;之后,让各组学生将收集整理好的“世界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相关史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让学生对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进行辨析,集体选出最具价值的史料,通过现代化交友软件QQ或者微信,将其分享到班级群中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交流;最后,教师在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将之前各组选出的最优史料作为教学素材,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自己搜集整理出来的史料内容进行再次解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自己搜集和整理出来的历史材料,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进一步说明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影响,并客观评价这种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能够推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将搜集历史材料、甄别历史材料的真实性以及解读历史材料和运用历史材料解决相应问题的机会都交给学生,可以将课堂在最大程度上还给学生,促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更全面的培养与锻炼,最终实现自身史料实证能力的形成和不断提升,使得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促进和发展。
四、深入创设历史情境开展深度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而完整地理解历史
俗话说得好,“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考虑深度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更需要考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迎合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利用相应的历史知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求亡图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选取这一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著名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学生表演完之后由大家集体票选出演得最好的一组,给予相应的奖励与表扬。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原有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沉闷与无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之后的历史知识学习做铺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
除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语言交流创设教学情境。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好这门艺术,就可以通过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代入感,尽可能地描述出那些辉煌盛大或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其中深刻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中日甲午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详细描绘当时战争的惨烈景象,通过语言着重强调当时日本人的凶残,突出北洋舰队奋力抵抗的战斗精神和不畏生死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真正进入到当时的作战情境当中,深刻感受到战争激烈而紧张的氛围,进一步体会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再次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明白这一道理后学会居安思危,更加刻苦努力地进行学习。
另外,教师要意识到我们现如今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教室中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要运用起来,结合信息技术开展高中历史深度教学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原本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非常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注意力的吸引。试想原本只能靠学生自己想象的画面,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频影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会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从而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既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兴趣的激发,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怡然自得的状态进行深入的学习。例如,在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用过多的言语,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开国大典时的视频片段,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那种激动人心的氛围,让学生联想到祖国能有今天着实不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根植于核心素养之下,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深度教学: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不同时空发生的类似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历史时空观念;另外,在适当的情况下多采取小组合作教学这一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能够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选取合适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通过语言艺术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进行学习,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活跃起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全面的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