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本文以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点,从活动前期策划、沟通、准备、组织、实施、总结、交流,到分享活动收获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充分体现出“小主持人”实践活动课“立足本土文化,凸显地域特色”的活动特色。
关键词:小主持人  博物馆  爱国教育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1]。生活中涉及的教育要素较多,对于教师而言,抓住教育要素,开展实践特色活动课程,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将教育延伸到课外所能展现出的效果更理想,教育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学模式也更加倾向开放、灵活,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然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获取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活动项目精心设计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培育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摆在教育领域面前的新任务。教育现代化视野下,以校内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革新,校外教育备受关注。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增强我国整体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此次《小小解说员》的实践活动课,并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东纵抗战精神为核心,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新少年[2]。
本次活动结合本专业学习的特点,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感受校外教育的独特魅力,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活动体验和互动中,学生与“革命先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英雄爱国壮举震撼着每一位学子的灵魂,设身处地感悟到“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经历了心灵的洗礼,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自觉珍惜眼前的幸福,暗下决心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2.课堂教学向社会教育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3.实践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生有瞬间长大的感觉,也将成为孩子们内心强大的起点、心理素质稳定的转折点。
二、活动前期充分准备
特色活动结合了本区域特色,挖掘东莞当地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是特色活动课程建设的根本。为此,我们在设定活动场所、与相关单位接洽联络、活动师资、物品筹备、安全保障与家长交接等,都做了分析定位和实施细则。工作清单列表1:
表1 前期准备工作清单
前期准备 基础内容
活动师资 本次活动由一名专业任课教师带队,另外配备2名辅导员辅助
物资准备 营员手册、横幅、旗、胸牌,水,便笺纸、赏学游马甲、U盘(每学员一个)
安全保障 每位学员均购买旅游意外保险(最高保额是20万元)
家长交接 每天早上8点送来本中心集合、晚上7点本中心接回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明确实践活动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本次活动课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体验的同时学到知识。活动过程要始终围绕教育的根本,避免只游不学,有学无研的情况。
2.实践性原则。本次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目的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突出实践性。
3.安全性原则。活动要以安全为前提,因此要在活动前期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3]。
三、活动课程具体实施
主题:小小解说员冬令营---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2019年东莞“小主持人”实践活动课
时间:2019年1月19日(周六)、20日(周日),共2天
地点:东莞大岭山、虎门
对象: 13-15岁学生
活动流程
第一天:
上午,东江纵队纪念馆,重温东纵历史。现场教学:讲述东纵历史,在纪念馆内学习、感悟。互动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在沟通交流中,就如何在当下传播和弘扬东纵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模拟解说。
下午,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定向活动。现场教学:以定向活动为基础,讲解定向运动的核心技能与日常创伤处理方法。体验教学:借助现有工具与设备,开展寻找任务点活动。并模拟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进行战场上的创伤包扎方法。学生自主解说现场情况,模拟演练。
第二天:
上午,鸦片战争博物馆—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现场教学:参观虎门人民抗英群像、林则徐雕像、销烟池旧址、鸦片战争博物馆等。互动教学:让学生作为解说员现场模拟解说。
下午,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现场教学:参观威远炮台感受海战沧桑,参观海战博物馆展品。体验教学:观看《虎门海战半景画》,再现海战情景,学生解说现场状况。体验疍家文化。现场教学:邀请当地渔民现场讲述疍家渔民的生活以及相关文化精神。体验教学:渔民现场教孩子学习编织渔网,了解民俗、过年文化[4]。
闭营:学生做感悟分享、评优、表彰。
四、活动课程效果评价
相比于传统课堂,特色活动空间的延伸实现了教育内容的拓展,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全新的身心体验,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课结束,实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我中华,敢于担当
实践活动课带给学生全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学生在活动中拍照、记笔记、交流讨论,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现场,学生所见、所闻许许多多的历史实事、鲜活的人物,此时也变成了本次活动课程的最佳载体,感染熏陶着每一位学生,激发着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将“中华复兴,我的责任”这一爱国理念注入到学生的内心,从而引发学生深思: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该怎么做?我是否具备报效祖国的能力?回答是:今天刻苦学本领,明日奉献我华夏!
2.努力学习  全面发展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爱国主义教育焕发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自觉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立足现在苦学练功,未来运用知识和技能建设国家、报效祖国,突出了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和意义。以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浓浓的爱国之情,将心动变行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观看《虎门海战半景画》时,如何提升我国的武器装备、如何改进与完善我国的海战防御等等,这些都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学成报国的种子,进而探究高效学法。
3.珍惜机会,参与讲解
现场3D动画模拟海战视频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讲解员生动形象的讲解感召着学生们的听力,一件件真实的历史物品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一帧帧感动的画面让学生时而泪流满面、睁大眼睛、用力攥拳,时而低头沉思……在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中,充分点燃了学生们的希望和奋斗欲望,学生们在深入了解烈士的真实故事后,纷纷主动要求现场讲解,完全不同于课室内点名练习的教学模式。整个讲解环节是在一种轻松主动积极的氛围下完成,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每一位学生都化身成了“小小解说员”,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感和感悟入情入境地完成对内容的传递和诠释,做到历史传承与对话。
4.家长美誉  纷纷点赞
此次的实践活动卓有成效,促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体悟到英雄故事背后的真谛,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宁的学习环境,学生表示:我们不忘本,不当败家子,振作精神,全身心投入学习,做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家长们看到实践活动前后带给孩子的变化:自信、勇敢、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更可贵的是,学生通过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家长们期盼以后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专业课程得到成长的同时,还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五、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反思
校外教育活动课程以活动作为教育中心,期待通过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而整体的教育活动构建与实施是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保障,从活动目标、内容、组织、方式、实施、评价等方面展开综合性设计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此次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课程实践总结和分析能够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进而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1.激活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们的兴趣是为了让学生们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和积极喜好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些事物或某项活动的意识与倾向,事物或活动的选择性态度与积极性是兴趣形成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教育者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必须要从学生需求和兴趣角度出发,根据学生们的发展水平实现学生们的兴趣的激发,活动课程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面调动学生并使得他们能够充满兴趣地参与其中。通过此次《小小解说员》的活动实践设计来看,教育者首先要创造出良好的校外活动场所,环境对学生们的精神价值取向能够起到极好的引导作用,温馨、舒适、美观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能够给学生们的童年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其次,教育者要不断开发学生们感兴趣或喜欢的校外教育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要契合学生们所处发展阶段和心理爱好,学生们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教育者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利用各种方式激活学生们的创造力,教师始终相信学生并给予他们激励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变得更加强烈,将学生们的潜力转换为态度与行动。
2.启迪学生智慧
     学生智力开发与求知欲望激活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智力同时涵盖了认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具体分为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和判断等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均围绕智力开发展开了深度研究,陶行知先生认为手与脑的结合是智力开发的关键,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而这也是校外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之一。社会实践既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基础,思维对于学生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感觉和知觉培养非常重要,思维活跃的大脑能够帮助人们深刻领悟到事物本质与规律。校外活动课程涉及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通过积极思维来提升学生们的智力能够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校外实践活动能够采取多种形式,包罗万象的知识和涉及的领域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促进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在《小小解说员》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分析讨论的机会,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童真童趣与儿童智慧之间交相呼应。此外,校外教育活动使得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表现,他直接关系到知识的储存与传承,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语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小小解说员》等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们展开深度交流,同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3.领悟人生道理
明白和感悟人生的道理是教育实施的关键,校外活动课程中学生们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能够明白一定的道理,进而引导学生们保持行为的正确性。当前很多学生形成了以自为中心的成长观念,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打破学生们的认知局限,使得学生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融入社会。此外,校外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适应能力,让学生们在遇到艰难困苦时也能够更加积极奋进,保持坚定的意志品质。
4.引导学生行为
能力是活动的结果,教育需要关注学生们的成长需求,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活动参与能够帮助学生们的情绪和行为得到不断的改善。《小小解说员》不仅仅让学生们参与到实践之中,还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真切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不同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这对于学生们道德品质塑造和行为方式引导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校外教育对于学生行为的引导发挥了更加积极作用,素质教育因此而有效推进,发挥出其应用的功能。行为引导需要一系列课外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有必要设计出更多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持续落实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教育形式的支持。在举办特色活动前,相关人员要做好前期准备,在科学周密的实施方案下开展,发挥出特色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在活动反思中打造完整的活动构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与情感体验,打开广阔与美好的“新视界”。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