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大学法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和更为广阔的新思路。各大高校都陆续围绕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了教学改革,实现了信息化突破。本文将借助当今世界高速信息化的背景,从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怎样将大学法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进行更好的融合,从而为大学法语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和创新空间。
关键词:信息技术;法语教学,教学资源,教学方法
引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多媒体运用、网络资源技术进入教学领域,辅助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成为大势所趋。“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正是利用各种设备呈现多种促进教学的视觉、听觉和言语材料,它以对音、图、文的交互性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兼容性,把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习者,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能[1]。”
 
一、信息技术传播背景下大学法语教学资源的新模式
常见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在现代化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以下将借助大学法语教学的具体实例,分别阐述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分析说明它们如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图文并茂的ppt课件
PPT课件将图像、文字一体化,使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加大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其理解力和记忆度。
例如,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授“如何用法语表达各种时间概念”这个主题时,老师会把表示年、季、月、日、时的例句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抄在笔记本上后进行死记硬背达到掌握的目的。为了将这一枯燥刻板的过程生动化,教师应该抛弃粉笔和板书,转为制作图文并茂的PPT课件。
在讲解针对四个季节的法语名称时,教师可创作PPT课件,通过四只可爱的小动物对应4个季节,学生没看到一只小动物,便会自然而然地与图片产生了关联记忆,使得单词更容易记忆,印象也更深。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兔子出现在表示春天的图片中?因为兔子是法国传统宗教节日“复活节”的象征之一。从宗教意义上讲,复活节纪念耶稣的复活;从时间上来看,这个节日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而兔子作为一种多产动物,正好象征了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由此可见,借助PPT课件不仅帮助学生快速牢记单词,还使他们了解了法国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2. 原汁原味的音频与视频
在外语学习中,“听”是很重要的环节,学生必须先听懂谈论的话题内容,才能进行准确的回答。
传统的听力材料基本都是与教材紧密相连的,比如课文的朗读、单词的领读、听写材料等,这些材料往往比较机械枯燥,形式单一,以老式的磁带或CD为载体,通常只由老师在课堂上抽时间播放,学生不容易得到备份,因此也无法在课后进行听力练习。当然,这样的听力训练也无法使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因此,身处于信息技术传播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法语教学的听力资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发掘。
(1)原版教材自带并与每课交际主题配套的听力材料。
原版教材选材与内容新颖丰富,更贴合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实际。例如,由法国Hachette出版社出版的《Taxi!》(中译名《你好!法语》)教材中,第10课主题是“学会问路,给别人指路,指示方向,表达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因此,本课配套的几个听力材料都与此主题有关。比如64页的“听录音,借助地图指路”,把听力上升到了实用的高度。“问路、指路”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果学生能准确把“左转”“直行到下一个十字路口”等法语指令在地图上画出来,就说明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交际主题相关的常用词汇、短语、句型甚至对话。再比如67页的“听录音,说出他们要去哪儿,怎么去。”这个练习以对话形式出现,把目的地、交通工具融入实际的交际场景,让听力材料“活起来”,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2)教师围绕本课交际主题选择的补充听力材料
这些补充材料可以来自教辅材料,也可以来其他教材。比如,另一本原版教材《LATITUDES 1》第7课第4题,把听力材料与在真实地图结合在一起,而且篇幅更长、对话内容更多、地图信息更多更繁杂[2]。但是由于它并未超出“问路指路”的基本框架,所用词句也基本一致,所以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后反复聆听,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网络上的听力资源
比如RFI(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的RFI Savoir(https://savoirs.rfi.fr/fr)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法语教与学的网站,上面有专门的听力练习板块,听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原汁原味,划分细致,即使法语初学者也能找到适合的学习资源。
 
3.新鲜及时的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学生获取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新型教学资源宝库;同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网络资源显然更能生动立体地讲述文化差异或创建交际场景。
首先,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上文中提到一部分听力资源可以从网上获取,其实除了音频以外,网上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法语教学资源,例如动画、视频、各种手机应用等等,都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如果原本抽象单调的知识能以这些形式为载体,那么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例如“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法语中有好几种常用句型,比如je pense que,jetrouve que,à mon avis,d’aprèsmoi等,比起把这些句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教师选择了一种更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网络短视频。
视频中,针对巴黎开辟了一条由Boulogne-Billancourt到巴黎市中心的自行车专用道,记者分别采访了骑自行车出行和开车出行两类人群,被采访者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3]。比如,骑车的人说“je trouveça hyper pratique(我觉得这非常方便)”,而开车的人则说“à mon avis, çavaviteêtre le souk(在我看来,这样会让马路变成乱糟糟的大市场)”。学生在听懂他们立场的同时,也会注意到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句子,这时教师可把视频稍作停顿,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je pense que,à mon avis等句型并加以练习应用,掌握效果肯定比抄板书死记硬背好得多。
其次,网络资源随时更新、与时俱进。
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网络资源省略了审核、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传播速度很快,信息更新也很及时,这对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为法语初学者们找到适合他们水平的阅读材料,是一个经常困扰着法语教师的难题,但是在网络世界里,这个难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新鲜的阅读材料,比如“1jour1actu”(https://www.1jour1actu.com)是一个面向少年儿童的新闻科普类网站,它的新闻专栏会每天更新,从世界新闻到法国时事都有涉及。比如,与法国总统选举相关的《Et le nouveau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est ... Emmanuel Macron !(法兰西共和国的新总统就是——马克龙!)》;这篇报道发布于2017年5月8日,正是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的日子[4];再如2019年5月18日有一篇名叫《Bon anniversaire à la tour Eiffel!(埃菲尔铁塔生日快乐!)》的报道,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5月18日,所以这一天是它130岁生日[5]。
这些文章不仅紧贴时事、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由于网站受众是少年儿童,所以遣词造句简单易懂,非常合适法语初学者用来做阅读材料。与此同时,这些文章与法国时政、文化、历史、教育等各方面紧密联系,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积累大量词汇、提高阅读水平,还能了解方方面面的法国文化,为跨文化交际积累更多的内涵和底蕴。
 
二、信息技术传播背景下大学法语教学方法的新模式
1. 创设情境一:“香颂”渲染[6]
法语歌曲被意译为“香颂”,不仅因为它们旋律优美动听,也因为歌词内容丰富、情感细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简单的法语歌曲,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声中感受法语歌词的情境之美。例如,讲到“关于家人的回忆”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唱给妈妈的法语歌曲《ELLE》,把法语歌词设计成完形填空练习,学生被当作这首歌所表达情境的分享者,需要沉浸其中,追寻歌者的思路,再结合平时法语词汇的积累,才能把整首歌补充完整。另一方面,在动人的旋律和歌词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这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展开口语表达,说说自己听到这首的歌的感想、谈谈自己的家人、抒发个人的感情,整个环节就会非常自然,顺理成章了。
2. 创设情境二:视频烘托
视频可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能为本来很刻板枯燥的语言教学带来真实的现场感。例如《你好!法语2》第19课的内容与《小尼古拉》这部世界闻名的法国儿童文学作品有关,教师可以播放原著作品改编的电影《小淘气尼古拉》中的片段,生动有趣的电影情节会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到小尼古拉生活的时代,感受故事发生时法国的风土人情,了解性格迥异的小主人公们[7]。通过影音结合的视频,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再去学习课文时就能触类旁通,回答课文相关问题才会有理有据,谈论和交流自己的校园回忆时也能与之对比、从中借鉴,做到言之有物。视频的呈现也可以是一段电视新闻,让学生变身“观众”和“评论员”,对看懂听懂的内容发表看法;还可以是一个网上热议的事件,由教师设置“正”“反”两种论点,把课堂变为辩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辩论。通过依托视频创设丰富语境,学生会自愿参与并尽量运法语表达,达到了法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输出。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创设交际情境,比如,为简单的法语动画片配音;结合网络视频变身“导游”,介绍法国或中国的某个地方;利用论坛或微信平台组织在线论坛等,使学生体验到运用法语进行交际的乐趣,产生对法语及法兰西文化的热爱和向往,自觉自愿积累单词、记忆句型,努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深化法语学习做好准备。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学法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是坚实稳固的基础,教学方法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更是重中之重。在提高大学法语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地挖掘、整合教学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更有趣、更高效地传道授业,值得我们为之探索和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