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目的:对比了解教学查房在产科住院医师规培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产科参与规范化培训的5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进行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52名住院医师随机均等地分为各26名的两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住院医师在接受规培前均统一接受产科理论、技能、沟通三方面的能力测试,将测试结果留存记录后,对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常规规培带教方案,观察组住院医师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研究观察时间为6个月,最后综合9个月的整体规培教学结果进行最终能力测试,对比观察两组住院医师接受产科规培前后的能力测试成绩,结果: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规培后理论、技能、沟通及综合分分别为(51.47±3.20)分、(48.59±5.31)分、(49.13±6.35)分、(147.62±7.30)分,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规培后能力测试成绩分别为(56.73±3.25)分、(53.44±5.80)分、(54.98±6.05)分、(169.43±6.03)分(P<0.05);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对教学内容评价中技能培养、积极性培养、思维模式培养、效率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知识接纳程度、整体教学满意度的满意率分别为92.31%、96.15%、96.15%、96.15%、92.31%、92.31%、100.00%,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对于满意度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6.15%、100.00%、96.15%、100.00%。结论:查房教学在产科住院医师的规培中具有显著积极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教学 查房 产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住院医师规培是临床医疗人才建立和储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运转以及实际医疗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所以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项目,而在传统的规培内容中,主要以各种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核心输出,但在临床工作中,理论知识是基础,除此之外各种实践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1],所以查房教学方式的提出恰好符合这一教学需求,在此次调研中,则希望通过对比了解查房教学在产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具体调研过程见下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产科参与规范化培训的5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进行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52名住院医师随机均等地分为各26名的两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26名住院医师中男女比例16:10,年龄范围中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29岁,平均年龄(26.58±0.79)岁,学历情况中专科6名,本科11名,硕士研究生9名;在观察组26名住院医师中男女比例15:11,年龄范围中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29岁,平均年龄(26.79±0.81)岁,学历情况中,专科4名,本科12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其他以及具体基线资料对比见表1,可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效力(P>0.05),参与规培的住院医师均知情同意本项调研,规培带教老师均为同一批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
表1 两组住院医师基线资料对比
2.方法
两组住院医师在接受规培前均统一接受产科理论、技能、沟通三方面的能力测试[2],将测试结果留存记录后,对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常规规培带教方案,带教老师将产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案及其相关延伸知识提前备课,使用PPT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现,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我院以往典型案例作为病例支持进行展现,以便规培医师更好理解;观察组住院医师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整体规培时间为6个月,首先针对临床常见产科疾病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异常分娩、胎膜早破、胎儿附属物异常、产后出血等疾病以及目前针对相关疾病的应对治疗方法与用药情况[3],后每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在每次教学查房前提前告知住院医师此次查房的主要疾病及患者信息,在查房中由住院医师介绍该患者整体情况,包括检查结果、疾病诊断、病程、分娩方式及目前的治疗方案及效果等,后由带教老师循序渐进提出问题,问题内容主要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节提问,如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疾病的诊断鉴别方法、如何选择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个体用药治疗方案等[4],之后让住院医师对患者进行查体、病史问询以及诊疗沟通,带教老师从旁协助与观察,在查房结束后对住院医师的查房过程及问题进行指导、补充,并给出改善意见,在每次查房结束后给住院医师布置针对当天查房病例的病例小结,内容除包括患者病情及诊疗过程外还需增加对查房内容的自我经验总结,带教老师在每次查房教学结束后对住院医师进行单次评分并记录在册,评分项目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沟通能力三个方面[5],在下一次的教学查房中针对各住院医师的不足之处再次进行提问考核;在住院医师每次查房小结提交后组织小组进行汇报讨论,住院医师彼此进行经验讨论与互相补充,最后综合6个月的查房教学结果进行最终能力测试。
3.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两组住院医师接受妇产科规培前后的能力测试成绩,测试主要分三个区域,理论、技能、沟通,每个项目满分60分,总分180分。
(2)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内容评价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技能培养、积极性培养、思维模式培养、效率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知识接纳程度、整体教学满意度,每项有三个评价选项,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
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与处理,(x±s)均数标准差以及%率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和x2参与后续检验,当P<0.05表示项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效力。
二、结果
1.在两组医师接受规培前能力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效力的基础上(P>0.05),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规培后理论、技能、沟通及综合分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成绩,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效力(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医师规培前后能力测试成绩对比「(x±s)分」
2.在积极性培养、思维模式培养、效率提高、知识接纳程度以及整体教学满意度中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技能培养以及沟通能力培养中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医师教学满意度对比
三、讨论
通过对本院产科参与规培的52名住院医师的观察,发现查房教学法在规培中具有显著的正面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住院医师使用不同的规培教学方法,一组接受常规传统带教法,另一组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主要围绕查房内容的开展丰富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以及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最终结果可见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规培后理论、技能、沟通及综合分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成绩,另外虽然部分教学满意度调查项目中数据差异不明显,但整体上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评价满意度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可见相对传统教学法,查房教学效果更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增加住院医师与各患者之间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加强了规培医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对患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能够让规培医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并记忆教材上晦涩枯燥的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而查房教学法能够在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做到进一步拓展,为各规培医师的临床工作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培养规培医师良好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查房教学法在产科规培医师的规培教学中具有显著积极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临床教学 查房 产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住院医师规培是临床医疗人才建立和储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运转以及实际医疗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所以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项目,而在传统的规培内容中,主要以各种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核心输出,但在临床工作中,理论知识是基础,除此之外各种实践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1],所以查房教学方式的提出恰好符合这一教学需求,在此次调研中,则希望通过对比了解查房教学在产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具体调研过程见下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产科参与规范化培训的5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进行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52名住院医师随机均等地分为各26名的两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26名住院医师中男女比例16:10,年龄范围中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29岁,平均年龄(26.58±0.79)岁,学历情况中专科6名,本科11名,硕士研究生9名;在观察组26名住院医师中男女比例15:11,年龄范围中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29岁,平均年龄(26.79±0.81)岁,学历情况中,专科4名,本科12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其他以及具体基线资料对比见表1,可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效力(P>0.05),参与规培的住院医师均知情同意本项调研,规培带教老师均为同一批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
表1 两组住院医师基线资料对比
类别 | 项目 | 对照组(n=26) | 观察组(n=26) | 检验项 | P |
性别/名 | 男 | 16 | 15 | 0.358 | >0.05 |
女 | 10 | 11 | 0.297 | >0.05 | |
年龄/岁 | 最小龄 | 23 | 24 | 0.973 | >0.05 |
最大龄 | 29 | 29 | 0.891 | >0.05 | |
平均龄 | 26.58±0.79 | 26.79±0.81 | 1.049 | >0.05 | |
学历/名 | 本科 | 11 | 12 | 0.725 | >0.05 |
研究生 | 9 | 10 | 0.481 | >0.05 | |
专科 | 6 | 4 | 0.406 | >0.05 | |
其他 | 产科规培前轮转科室数量/个 | 3.59±1.05 | 3.72±1.12 | 0.901 | >0.05 |
产科规培前轮转时间/月 | 6.39±1.72 | 6.51±1.69 | 0.799 | >0.05 |
两组住院医师在接受规培前均统一接受产科理论、技能、沟通三方面的能力测试[2],将测试结果留存记录后,对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常规规培带教方案,带教老师将产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案及其相关延伸知识提前备课,使用PPT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现,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我院以往典型案例作为病例支持进行展现,以便规培医师更好理解;观察组住院医师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整体规培时间为6个月,首先针对临床常见产科疾病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异常分娩、胎膜早破、胎儿附属物异常、产后出血等疾病以及目前针对相关疾病的应对治疗方法与用药情况[3],后每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在每次教学查房前提前告知住院医师此次查房的主要疾病及患者信息,在查房中由住院医师介绍该患者整体情况,包括检查结果、疾病诊断、病程、分娩方式及目前的治疗方案及效果等,后由带教老师循序渐进提出问题,问题内容主要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节提问,如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疾病的诊断鉴别方法、如何选择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个体用药治疗方案等[4],之后让住院医师对患者进行查体、病史问询以及诊疗沟通,带教老师从旁协助与观察,在查房结束后对住院医师的查房过程及问题进行指导、补充,并给出改善意见,在每次查房结束后给住院医师布置针对当天查房病例的病例小结,内容除包括患者病情及诊疗过程外还需增加对查房内容的自我经验总结,带教老师在每次查房教学结束后对住院医师进行单次评分并记录在册,评分项目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沟通能力三个方面[5],在下一次的教学查房中针对各住院医师的不足之处再次进行提问考核;在住院医师每次查房小结提交后组织小组进行汇报讨论,住院医师彼此进行经验讨论与互相补充,最后综合6个月的查房教学结果进行最终能力测试。
3.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两组住院医师接受妇产科规培前后的能力测试成绩,测试主要分三个区域,理论、技能、沟通,每个项目满分60分,总分180分。
(2)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内容评价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技能培养、积极性培养、思维模式培养、效率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知识接纳程度、整体教学满意度,每项有三个评价选项,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
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与处理,(x±s)均数标准差以及%率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和x2参与后续检验,当P<0.05表示项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效力。
二、结果
1.在两组医师接受规培前能力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效力的基础上(P>0.05),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规培后理论、技能、沟通及综合分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成绩,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效力(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医师规培前后能力测试成绩对比「(x±s)分」
时期 | 项目 | 对照组(n=26) | 观察组(n=26) | t | p |
规培前 | 理论 | 42.39±5.24 | 42.51±5.21 | 0.245 | >0.05 |
技能 | 39.08±4.92 | 39.11±4.78 | 0.927 | >0.05 | |
沟通 | 41.65±5.27 | 41.54±5.19 | 0.476 | >0.05 | |
综合分 | 126.42±9.38 | 127.04±9.77 | 0.914 | >0.05 | |
规培后 | 理论 | 51.47±3.20 | 56.73±3.25 | 13.593 | <0.05 |
技能 | 48.59±5.31 | 53.44±5.80 | 15.423 | <0.05 | |
沟通 | 49.13±6.35 | 54.98±6.05 | 15.335 | <0.05 | |
综合分 | 147.62±7.30 | 169.43±6.03 | 19.586 | <0.05 |
表3 两组医师教学满意度对比
项目 | 评价 | 对照组(n=26) | 观察组(n=26) | x2 | p |
技能培养 | 不满意 | 2(7.69%) | 0(-) | 7.397 | <0.05 |
基本满意 | 12(46.15%) | 13(50.00%) | 0.801 | >0.05 | |
非常满意 | 12(46.15%) | 13(50.00%) | 0.139 | >0.05 | |
满意率 | 92.31% | 100.00% | 7.305 | <0.05 | |
积极性培养 | 不满意 | 1(3.85%) | 0(-) | 0.358 | >0.05 |
基本满意 | 9(34.62%) | 7(26.92%) | 8.563 | <0.05 | |
非常满意 | 16(61.54%) | 19(73.08%) | 8.106 | <0.05 | |
满意率 | 96.15% | 100.00% | 0.980 | >0.05 | |
思维模式培养 | 不满意 | 1(3.85%) | 0(-) | 0.876 | >0.05 |
基本满意 | 8(30.77%) | 9(34.62%) | 0.358 | >0.05 | |
非常满意 | 17(65.38%) | 17(65.38%) | 0.365 | >0.05 | |
满意率 | 96.15% | 100.00% | 0.791 | >0.05 | |
效率提高 | 不满意 | 1(3.85%) | 1(3.85%) | 0.395 | >0.05 |
基本满意 | 7(26.92%) | 6(23.08%) | 0.490 | >0.05 | |
非常满意 | 18(69.23%) | 19(73.08%) | 0.604 | >0.05 | |
满意率 | 96.15% | 96.15% | 0.356 | >0.05 | |
沟通能力培养 | 不满意 | 2(7.69%) | 0(-) | 7.908 | <0.05 |
基本满意 | 12(46.15%) | 6(23.08%) | 9.357 | <0.05 | |
非常满意 | 12(46.15%) | 20(76.92%) | 9.246 | <0.05 | |
满意率 | 92.31% | 100.00% | 7.440 | <0.05 | |
知识接纳程度 | 不满意 | 2(7.69%) | 1(3.85%) | 0.245 | >0.05 |
基本满意 | 9(34.62%) | 7(26.92%) | 6.058 | <0.05 | |
非常满意 | 15(57.69%) | 18(69.23%) | 6.981 | <0.05 | |
满意率 | 92.31% | 96.15% | 0.902 | >0.05 | |
整体教学满意度 | 不满意 | 0(-) | 0(-) | 0.927 | >0.05 |
基本满意 | 9(34.62%) | 5(19.23%) | 7.350 | <0.05 | |
非常满意 | 17(65.38%) | 21(80.77%) | 7.324 | <0.05 | |
满意率 | 100.00% | 100.00% | 0.537 | >0.05 |
通过对本院产科参与规培的52名住院医师的观察,发现查房教学法在规培中具有显著的正面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住院医师使用不同的规培教学方法,一组接受常规传统带教法,另一组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主要围绕查房内容的开展丰富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以及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最终结果可见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规培后理论、技能、沟通及综合分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成绩,另外虽然部分教学满意度调查项目中数据差异不明显,但整体上接受查房带教规培法的观察组住院医师评价满意度均高于接受常规规培带教方案的对照组住院医师,可见相对传统教学法,查房教学效果更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增加住院医师与各患者之间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加强了规培医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对患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能够让规培医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并记忆教材上晦涩枯燥的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而查房教学法能够在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做到进一步拓展,为各规培医师的临床工作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培养规培医师良好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查房教学法在产科规培医师的规培教学中具有显著积极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