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职业高中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单一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造成了职业高中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适当的体育锻炼,身心健康均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在本文中选择本地区职业高中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了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影响,以期能够为职业高中改进后续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职业高中;身心健康;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我国职业高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开设体育课程,以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职业高中教学理念、教学场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职业高中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学生难以接受系统的、适当的体育锻炼,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负面情绪难以及时得到缓解,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工作及发展。本文探究了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详细情况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笔者在本文中选择本地区职业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0人。本次实验所选400名学生中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为200人,其余200人未定期接受体育锻炼。本次实验的开展时间集中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实验的时间跨度为两年。在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200名学生中男生共计110人,女生为90人。未定期接受体育锻炼的200名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分别为108人及92人。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对所选学生及其家长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内容、目的、流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在征得学生及其家长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1]。
2.调查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400名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学生是否定期接受体育锻炼。在确定学生分组后,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所选学生思想健康情况、情感健康情况、心理素质健康情况及成长健康情况,并将伯恩斯抑郁症清单及“亚健康”分类标准作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应涉及“是否担忧将来的就业?”“是否无缘无故地烦恼?”“是否容易生气激动?”“是否存在闷闷不乐的情况?”“对班级活动是否热情?”“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是否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责备他人?”“是否在交往中存在退缩情况?”“是否能够接受他人批评?”“受挫后是否存在强烈消极情绪?”“记忆力是否减退?”“是否对学习感兴趣?”“体质的自我感觉”“无缘无故的疲乏”“食欲状况”“感冒次数”等问题,并要求学生在半小时内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审核,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
二、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强调在保障机体无疾病的基础上加强对机体心理的干预,以保证机体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机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行为亚健康、思想亚健康、情感亚健康、心理素质亚健康、身体成长亚健康五种类型,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亚健康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3]。本文选择400名职业高中学生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分析定期参与体育锻炼与未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健康状态方面的评分,以期能够明确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帮助职业高中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水平。
1.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职业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龄跨越14岁至18岁这一年龄段。这一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思想变化较为迅速,对外界的信息较为敏感,心理波动较大,而且身体发育较为迅速,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难以及时适应自身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度较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激烈。青春期的学生思想相比以往更加复杂,逐渐具备了自我意识,渴望自由,对外界的束缚存在一些抵触情绪[4]。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并未在以往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由于年龄较小,法律意识薄弱,道德法治观念模糊,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难以自觉规范行为,比较容易因冲动出现错误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着极大的威胁[5]。
2.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与未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思想健康方面、情感健康方面、心理素质健康方面、身体成长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可以得出,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定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消化系统的机能、呼吸系统的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均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幅提升,心肺功能明显增强,对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帮助[6]。定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加快学生体内的新陈代谢,会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体力,促进学生食欲明显改善,而且睡眠质量显著提升。
3.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竞争及就业中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但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这些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大幅提升,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使学生的免疫调节功能、内分泌功能及神经功能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体内DA、5-HT、NE等物质的分泌,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概率显著下降[7]。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合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而且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8]。另外,职业高中学生在竞争性体育活动中能够收获成功和失败,能够磨练心境,从而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促进学生的抗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不适当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会导致学生出现过度疲劳、运动性疾患、恐惧心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均有着一些负面影响。部分职业高中在开展体育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锻炼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学生所采取的体育锻炼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存在着过度锻炼的情况,导致学生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内环境紊乱、酸碱失衡、营养物质过度消耗,对学生的器官及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甚至会导致运动性尿液异常、运动性贫血等疾病的出现[9]。
三、对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在以往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自身认知不到位、教学模式有待革新等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在充分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总结归纳如下。
1.重构课程教学的内容
在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后,职业高中应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对体育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注意重构课程教学的内容,以此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职业高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游戏类体育项目、休闲类体育项目、小球类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确保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体育项目,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而且职业高中应打破传统班级编制,实施走课制度,以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兴趣。此外,职业高中应注意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
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形势下,职业高中应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并注意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突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锻炼性、职业性及教育性,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有所收获。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定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而且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游戏教学,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体育锻炼,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情绪,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
3.改善学校的运动条件
要想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高中应注意改善学校的运动条件,加大对体育课程的投入,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可靠的场地和设施。在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高中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讲解运动知识和技巧,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有限。因此,职业高中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运动场地与设施对学生体育锻炼带来的限制,积极采购新的体育器材,并针对现有的体育项目来建设运动场地,以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4.转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观念
要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观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职业高中学生多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自身并没有认识到适当体育锻炼的意义及作用,不能积极参与其中,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对体育课程的开展造成了一些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适当体育锻炼的作用及好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运动意识及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水平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帮助学生发泄学习、就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高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条件不足、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当前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高中应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竞争及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积极改进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职业高中;身心健康;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我国职业高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开设体育课程,以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职业高中教学理念、教学场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职业高中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学生难以接受系统的、适当的体育锻炼,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负面情绪难以及时得到缓解,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工作及发展。本文探究了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详细情况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笔者在本文中选择本地区职业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0人。本次实验所选400名学生中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为200人,其余200人未定期接受体育锻炼。本次实验的开展时间集中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实验的时间跨度为两年。在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200名学生中男生共计110人,女生为90人。未定期接受体育锻炼的200名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分别为108人及92人。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对所选学生及其家长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内容、目的、流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在征得学生及其家长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1]。
2.调查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400名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学生是否定期接受体育锻炼。在确定学生分组后,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所选学生思想健康情况、情感健康情况、心理素质健康情况及成长健康情况,并将伯恩斯抑郁症清单及“亚健康”分类标准作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应涉及“是否担忧将来的就业?”“是否无缘无故地烦恼?”“是否容易生气激动?”“是否存在闷闷不乐的情况?”“对班级活动是否热情?”“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是否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责备他人?”“是否在交往中存在退缩情况?”“是否能够接受他人批评?”“受挫后是否存在强烈消极情绪?”“记忆力是否减退?”“是否对学习感兴趣?”“体质的自我感觉”“无缘无故的疲乏”“食欲状况”“感冒次数”等问题,并要求学生在半小时内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审核,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
二、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强调在保障机体无疾病的基础上加强对机体心理的干预,以保证机体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机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行为亚健康、思想亚健康、情感亚健康、心理素质亚健康、身体成长亚健康五种类型,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亚健康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3]。本文选择400名职业高中学生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分析定期参与体育锻炼与未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健康状态方面的评分,以期能够明确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帮助职业高中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水平。
1.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职业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龄跨越14岁至18岁这一年龄段。这一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思想变化较为迅速,对外界的信息较为敏感,心理波动较大,而且身体发育较为迅速,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难以及时适应自身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度较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激烈。青春期的学生思想相比以往更加复杂,逐渐具备了自我意识,渴望自由,对外界的束缚存在一些抵触情绪[4]。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并未在以往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由于年龄较小,法律意识薄弱,道德法治观念模糊,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难以自觉规范行为,比较容易因冲动出现错误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着极大的威胁[5]。
2.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与未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思想健康方面、情感健康方面、心理素质健康方面、身体成长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可以得出,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定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消化系统的机能、呼吸系统的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均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幅提升,心肺功能明显增强,对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帮助[6]。定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加快学生体内的新陈代谢,会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体力,促进学生食欲明显改善,而且睡眠质量显著提升。
3.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竞争及就业中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但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这些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大幅提升,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使学生的免疫调节功能、内分泌功能及神经功能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体内DA、5-HT、NE等物质的分泌,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概率显著下降[7]。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合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而且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8]。另外,职业高中学生在竞争性体育活动中能够收获成功和失败,能够磨练心境,从而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促进学生的抗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不适当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会导致学生出现过度疲劳、运动性疾患、恐惧心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均有着一些负面影响。部分职业高中在开展体育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锻炼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学生所采取的体育锻炼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存在着过度锻炼的情况,导致学生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内环境紊乱、酸碱失衡、营养物质过度消耗,对学生的器官及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甚至会导致运动性尿液异常、运动性贫血等疾病的出现[9]。
三、对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在以往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自身认知不到位、教学模式有待革新等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在充分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总结归纳如下。
1.重构课程教学的内容
在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后,职业高中应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对体育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注意重构课程教学的内容,以此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职业高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游戏类体育项目、休闲类体育项目、小球类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确保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体育项目,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而且职业高中应打破传统班级编制,实施走课制度,以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兴趣。此外,职业高中应注意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
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形势下,职业高中应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并注意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突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锻炼性、职业性及教育性,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有所收获。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定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而且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游戏教学,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体育锻炼,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情绪,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
3.改善学校的运动条件
要想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高中应注意改善学校的运动条件,加大对体育课程的投入,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可靠的场地和设施。在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高中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讲解运动知识和技巧,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有限。因此,职业高中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运动场地与设施对学生体育锻炼带来的限制,积极采购新的体育器材,并针对现有的体育项目来建设运动场地,以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4.转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观念
要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观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职业高中学生多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自身并没有认识到适当体育锻炼的意义及作用,不能积极参与其中,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对体育课程的开展造成了一些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适当体育锻炼的作用及好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运动意识及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水平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帮助学生发泄学习、就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高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条件不足、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当前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高中应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竞争及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积极改进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