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中学 山东 淄博 256401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自古以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认为只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真正有效。因此,在对这一科学教学原则的贯彻中,教师就应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差异,积极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在其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教育意义;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到了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以及英语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体现出了显著的不同,导致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效果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在充分尊重学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具有个性化的英语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英语学习情感的培养,同时更显著地凸显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以此促进了英语课程改革进程的有效推动。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及教育意义
1.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层次划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科学性选择与实施。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不仅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更有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1]。
2.分层教学的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对分层教学内涵的分析,不难看出,分层教学作为一项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下,有着其他教学策略所无法比拟的教育意义。首先,分层教学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具体学情和具体学习需求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完全站在学生角度、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集中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其次,分层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材施教原则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学习层次划分为基础进行相应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的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更加显著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最后,分层教学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平台,同时更是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在对学生具体学情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的提升,同时更能在对教学策略的科学把握中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增强,以此从多角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1.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学生学习层次的分层
分层教学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侧重点在于“分层”二字。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对学生学习层次划分这一环节进行科学把握,通过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来奠定分层教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教师应做好充分的科学分层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对班级内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的过程中,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层次划分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就应对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全面、细致了解,既应包括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包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分层划分标准的制定,实现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3]。
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应依据科学的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A、B、C等层次的划分,A层次的学生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在英语学习中也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学习效果;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效果方面都表现为中等水平;而C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制定具有动态化的层次调节制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会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对于表现优异、能达到上一级层次标准的学生可以进行学习层次的调动,这样就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有助于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的培养。
2.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因素,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能为具体教学活动、教学行为的开展指明方向,同时更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防止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从教学目标的维度进行分层教学思想的体现,通过结合学生学习层次进行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来更加有效地促进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开展。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2 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层次划分进行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制定,C层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教师应注重其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其对文中重点的词汇、短语及句型进行熟练的记忆。对于中等水平的B层次学生,教师则要求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单词、短语等进行灵活的运用。而对于学有余力的A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应充分满足其拓展学习的需求,要求其对文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通过相应口语训练的开展,来实现其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3.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接受的知识,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相应学习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因此,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从教学内容的维度进行分层教学策略的体现与运用,使班级内的学生能在对符合自己学习层次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C层次的学生大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就应对其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进行趣味性处理,通过趣味性教学因素的融入或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实现C层次学生对英语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学习,使其获得相应进步与发展[4]。
4.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而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通过科学选择和针对性实施,才能真正地发挥其自身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的分层化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会直接影响分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分层教学进行问题引导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别设计具有不同难度的课堂问题,如“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hy does the student want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What are your ideals ?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What do you want to study?”,分别选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进行相应问题的回答。这样就做到了课堂提问环节的分层教学,不仅实现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同时教师也能在相应层次学生回答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各个学习层次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环节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检验、巩固、反馈作用,对于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重视课后作业环节的重要功能,并以此为平台,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布置不同难度、数量的课后作业,以此实现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环节的体现与实施。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不同难度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初中英语的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超市”的形式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在“作业超市”中,教师可以设计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等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基础,灵活地进行课后作业的自主选择,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不同类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课后作业层次化设计的过程中,作业类型的分层设计是分层教学策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教师通过基础性读写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课后作业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此实现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6.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的分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教学课程,其教学的过程与学生的实践运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鉴于英语课程的这一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中,教学活动作为课外教学的重要形式,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课外教学活动这一途径,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层次,来进行差异性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分层教学的途径,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外引导下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引导其利用课下的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在广泛的英语阅读中增强自身的词汇量,实现英语知识基础的夯实。而对于英语学习基础扎实的A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英语沙龙、英语朗诵比赛等,使其在参与这种综合性较强的活动中,获得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7.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评价机制的分层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经历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其中评价环节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的作用,它不仅能对现有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总结,通过激励、导向作用的发挥实现学习者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同时更能对后续的教学活动给予有效的反馈,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调整。然而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被评价者自身差异的存在需要评价策略的灵活性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因此,在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分层,具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性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在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中获得更为良好发展。例如,C层次的学生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暂时后进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状态。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就应注重激励评价策略的实施,对于学生的进步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能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进而促进其英语学习效果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具有人本性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贯彻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价值。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以及教学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具有层次化的教育与引导,以此实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自古以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认为只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真正有效。因此,在对这一科学教学原则的贯彻中,教师就应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差异,积极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在其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教育意义;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到了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以及英语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体现出了显著的不同,导致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效果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在充分尊重学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具有个性化的英语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英语学习情感的培养,同时更显著地凸显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以此促进了英语课程改革进程的有效推动。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及教育意义
1.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层次划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科学性选择与实施。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不仅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更有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1]。
2.分层教学的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对分层教学内涵的分析,不难看出,分层教学作为一项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下,有着其他教学策略所无法比拟的教育意义。首先,分层教学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具体学情和具体学习需求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完全站在学生角度、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集中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其次,分层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材施教原则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学习层次划分为基础进行相应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的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更加显著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最后,分层教学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平台,同时更是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在对学生具体学情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的提升,同时更能在对教学策略的科学把握中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增强,以此从多角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1.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学生学习层次的分层
分层教学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侧重点在于“分层”二字。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对学生学习层次划分这一环节进行科学把握,通过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来奠定分层教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教师应做好充分的科学分层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对班级内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的过程中,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层次划分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就应对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全面、细致了解,既应包括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包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分层划分标准的制定,实现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3]。
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应依据科学的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A、B、C等层次的划分,A层次的学生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在英语学习中也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学习效果;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效果方面都表现为中等水平;而C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制定具有动态化的层次调节制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会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对于表现优异、能达到上一级层次标准的学生可以进行学习层次的调动,这样就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有助于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的培养。
2.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因素,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能为具体教学活动、教学行为的开展指明方向,同时更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防止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从教学目标的维度进行分层教学思想的体现,通过结合学生学习层次进行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来更加有效地促进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开展。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2 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层次划分进行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制定,C层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教师应注重其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其对文中重点的词汇、短语及句型进行熟练的记忆。对于中等水平的B层次学生,教师则要求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单词、短语等进行灵活的运用。而对于学有余力的A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应充分满足其拓展学习的需求,要求其对文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通过相应口语训练的开展,来实现其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3.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接受的知识,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相应学习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因此,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从教学内容的维度进行分层教学策略的体现与运用,使班级内的学生能在对符合自己学习层次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C层次的学生大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就应对其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进行趣味性处理,通过趣味性教学因素的融入或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实现C层次学生对英语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学习,使其获得相应进步与发展[4]。
4.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而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通过科学选择和针对性实施,才能真正地发挥其自身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的分层化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会直接影响分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分层教学进行问题引导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别设计具有不同难度的课堂问题,如“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hy does the student want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What are your ideals ?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What do you want to study?”,分别选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进行相应问题的回答。这样就做到了课堂提问环节的分层教学,不仅实现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同时教师也能在相应层次学生回答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各个学习层次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环节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检验、巩固、反馈作用,对于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重视课后作业环节的重要功能,并以此为平台,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布置不同难度、数量的课后作业,以此实现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环节的体现与实施。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不同难度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初中英语的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超市”的形式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在“作业超市”中,教师可以设计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等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基础,灵活地进行课后作业的自主选择,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不同类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课后作业层次化设计的过程中,作业类型的分层设计是分层教学策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教师通过基础性读写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课后作业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此实现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6.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的分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教学课程,其教学的过程与学生的实践运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鉴于英语课程的这一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中,教学活动作为课外教学的重要形式,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课外教学活动这一途径,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层次,来进行差异性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分层教学的途径,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外引导下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引导其利用课下的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在广泛的英语阅读中增强自身的词汇量,实现英语知识基础的夯实。而对于英语学习基础扎实的A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可以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英语沙龙、英语朗诵比赛等,使其在参与这种综合性较强的活动中,获得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7.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课堂评价机制的分层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经历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其中评价环节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的作用,它不仅能对现有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总结,通过激励、导向作用的发挥实现学习者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同时更能对后续的教学活动给予有效的反馈,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调整。然而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被评价者自身差异的存在需要评价策略的灵活性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因此,在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分层,具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性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在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中获得更为良好发展。例如,C层次的学生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暂时后进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状态。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就应注重激励评价策略的实施,对于学生的进步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能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进而促进其英语学习效果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具有人本性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贯彻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价值。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以及教学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具有层次化的教育与引导,以此实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