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创造性戏剧作为一种不追求完美的艺术呈现,追求快乐的戏剧体验活动,它具有极高的幼儿社会交际能力培养价值。教师以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将创造性戏剧融入亲子活动,在亲子剧本创编、剧本排演、创编指导等各环节中开展活动,为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指明了路径。在系列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关键词:亲子活动;创造性戏剧;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性戏剧作为一门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艺术样态,也是我们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方式。但纵观当下儿童剧表演活动,我们看到的多是宏大的场景,华丽的服饰、精美的道具,是处处流露着成人化审美的机械表演。从创编剧本,到道具场景的制作,再到语言、动作的锤炼都是幼儿教师一力推动的,为了获得更好的舞台效果,部分老师甚至会在表演时只选有表演天分的孩子参加。一遍遍的机械排练、对细节、动作过分细致的推敲,固然会成就一场看似完美的儿童剧,但在这样的戏剧表演中孩子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压抑,他们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基于此,更符合幼儿内心需求的创造性戏剧应运而生。
一、幼儿创造性戏剧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1.幼儿创造性戏剧
创造性戏剧强调“在做中学”,凸显幼儿在戏剧表演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改变当下幼儿园表演游戏排演痕迹过重、幼儿自主发挥空间小等教育现实问题。在创造性戏剧的选编、排练、表演等活动中,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经验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个人情感也更接近“亲社会”状态。在幼儿创造戏剧活动中,或许我们取得的戏剧演出效果并不如幼儿教师精心排演的戏剧好,但在这样一个并不完美的戏剧表演中,幼儿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戏剧的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表演经验、累积了一定的表演知识、文学常识、社会生活常识,而且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他人主动交往,形成了开朗、自信的品格特征[1]。
2.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需要习得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幼儿需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合理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学会利用沟通交流协调处理在与他人交往中可能约到的问题。而这种适应、协调、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
受手机等新媒体设备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减少。幼儿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机会变少,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减少。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于疼爱,时时以孩子为中心,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过强,合作意识下降。在面对人际交往问题时,他们往往互补相让,不能很好的调控或化解冲突。人际交往能力养成问题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3.创造性戏剧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作为由幼儿自主创编的戏剧,创造性戏剧活动多以多人协作的方式推进。创造性戏剧活动的组织让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增多。而交流机会的增多也让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短板的暴露更加明显。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教育者可通过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有意观察,了解幼儿交往能力养成问题,进而根据创造性戏剧主题活动内容,创设更适宜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教育活动,以精准而有效的人际交往引导手段,辅助幼儿在戏剧创编中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2]。
二、亲子活动中的幼儿创造性戏剧活动
创造性戏剧活动与亲子活动之间的融合,是家园共育工作的推进新渠道。作为与幼儿感情最亲密的人以及幼儿成长的陪伴者,幼儿家长对幼儿各项智能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引导作用。但受相处时间短、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的影响,当下幼儿家长对幼儿成长的引导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不少家长反映,“说很多遍了,可孩子就是不听。”“我们说一百句,还不如老师说一句管用。”
在亲子活动中设计幼儿创造戏剧活动,是教师给家长教育孩子“支招”的方式,也是构建更密切、更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有效办法。在基于创造性戏剧亲子互动活动中,家长有足够的机会引导孩子自觉面对戏剧活动中出现的社会交往问题,进而在问题的解决中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与单纯的说教相比,这种方式既新奇有趣,也不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情绪、叛逆情绪。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家长更容易做到“以身作则”,更容易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
相对于老师和同伴而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更亲密,更加容易成为他们的合作交往对象。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幼儿能够不存疑虑,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而这也更符合创造性戏剧活动的设计初衷。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在亲子活动中的幼儿创造性戏剧,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教育价值[3]。
三、基于创造性戏剧的亲子活动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办法
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创造性戏剧活动的开展价值之一。亲子活动空间是幼儿创意戏剧活动开展的适宜空间。那么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该使用何种办法来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呢?总结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设计与指导经验,我们得到了如下指导建议。
1.亲子创编剧本,让幼儿在素材浏览中累积社会认知
对剧本的选择和创编过程是幼儿累积社会认知的过程。通过大量浏览故事材料,幼儿可获得大量的间接性社会知识,这为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提供了知识基础。在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剧本故事不应是由教师或家长制定,而是幼儿在大量阅读或搜索的过程中自主选定。幼儿选择亲子创造性戏剧剧本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
1从书籍中选剧本
书籍是故事的载体,也是幼儿获得故事原型的平台。在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组织开展之前,教师和家长需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绘本故事、听读民间故事,让幼儿能够在各具特色的阅读实践中收获大量的故事,并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融合个性想法加以改编,使之形成创造性故事剧本。
在戏剧具备推荐过程中,教师可组织线下推荐活动,让幼儿们拿着书本推荐故事,讲解自己在故事阅读中的体会,也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辅助下拍摄绘本故事、民间故事推荐视频,以线上交互方式分享看法。这样不仅能丰富幼儿在剧本创编时可选方向,让幼儿感受选择的乐趣,从而更积极参与到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也能以互动的方式增加幼儿的故事累积量,拓宽幼儿的社会认知视野。
2从生活中选剧本
除了可以依据现成的绘本故事、民间故事进行改编以外,幼儿也可以演绎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从生活中选择亲子创造性戏剧剧本。在这一期间,教师可设定具有导向性特征的主题或问题,提供某一主题下亲子创造性戏剧剧本创编建议,帮助家长引导幼儿展开切合主题的思考,将自己的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形成创造性戏剧剧本[4]。
比如,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组织期间,我们曾以“天黑黑”为主题,组织幼儿回忆自己在黑夜中行走的经历,采访家长或同伴获得他人克服对黑夜的恐惧的故事,并从中选择最精彩的部分,以绘图形式整理加工,形成“天黑黑”主题生活剧本。与从书籍中选择的剧本相比,这样剧本更具生活气息,更能让幼儿产生共鸣,进而取得良好的情感教育、人文教育的效果。而幼儿参与此类创编的过程也是其主动搜索生活,获得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经验的过程。
2设计实践机会,让幼儿在排练准备中累积交往经验
亲子创造性戏剧的准备与排演活动中蕴含着大量的、多样的人际交往机会。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组织与推进期间,我们需抓住这些机会,设计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实践任务,让幼儿能够在参与亲子创造性戏剧的准备与彩排的过程中累积大量的人际交往经验,进而成功加快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速度。
1亲子交往活动
亲子交往是亲子创造性戏剧准备与彩排过程中的基础性、必备性内容。在亲子共同创编创造性戏剧的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家长多征求、倾听孩子的意见,以孩子个人构思展现为主,家长辅助完善为辅,完成戏剧创编、准备、排练等多项任务,给孩子创造更多与亲子沟通的机会。
比如,在《蛇偷吃了我的蛋》创造性戏剧创编过程中,家长可在各种动物如何表演、表演道具如何制造等问题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实情,家长还可以故意挑起“争端”,表达与孩子完全不同的看法,考验孩子在面对亲子互动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并以适度的引导辅助孩子找到亲子交往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可见,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准备与排练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累积大量的亲子交往经验。
2邻里交往活动
邻里交往是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交往活动。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准备与排练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戏剧表演实践,设计多样化的邻里交往活动,从而让幼儿能够在戏剧排练中亲历人际交往过程,累积丰富的邻里交往经验。比如,在《蛇偷吃了我的蛋》戏剧创编与排演过程中,某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对动物形态的模仿不到位,恰好邻居家又养着鸡、鸭、鹅等动物。
妈妈对孩子说:隔壁大伯家里养着鸡鸭鹅,我们先去看看,可是要怎么和大伯说呢?
幼儿:“我们直接去,不行吗?”
家长:“那样不礼貌,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大伯是否方便呀!还是要先问一问大伯吧。”
幼儿:“我们打个电话吧!就说我要去他家玩。”
家长:“这样跟他说,大伯可能不会邀请你去看他家的家禽舍哦!”
幼儿:那就告诉大伯想去看他家看鸡、鸭、鹅,问他什么时候方便。
……
在家长的不断引导下,幼儿最终学会以礼貌的方式向邻居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赏需求,并完成了观赏活动,在观赏中学习了家禽类动物的身姿、观摩分析鸡鸭鹅三种家禽的生活习性等特征。以实地观察活动的设计累积幼儿的生活认知经验,提升戏剧形象塑造的生动性。这一交往活动有效培养了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礼貌意识、培养了幼儿清晰表述个人请求的能力,是有效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3同伴交往活动
部分亲子创造性表演戏剧中角色众多,在编排此类活动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向同伴发出邀请,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完成戏剧创编活动。而在具体的编排过程,家长引导孩子完成对人员的组织、角色的分配与协调、小演员个人情绪和个性想法的关照等多项任务,在引导幼儿完成同伴交往活动时,提升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还以《蛇偷吃了我的蛋》戏剧创编与排演为例。在该排演过程中,某幼儿邀请同伴参演动物,但所有同伴都不想演“蛇”这个坏蛋,有两个孩子都希望演“鸡妈妈”。在这样的情境下,协调分配戏剧角色是天然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教育情境。此时,孩子的家长应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以鼓励的口吻、引导性的语句辅助孩子直面困难,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这一问题。
3提供情感引导,发挥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促进作用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建立在幼儿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情感和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的基础上。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的开展期间,我们需深入推进幼儿情感引导与教育工作,让幼儿在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这一综合、多样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而要发挥好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良好心态形成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在遭遇实践问题时,提供情感引导
在亲子创造性戏剧创编与排演过程中,幼儿可能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多样的。而以幼儿当下的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势必会遇到一些难以跨越的人际交往鸿沟。此时,家长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足够的情感激励。如,某幼儿在解决《蛇偷吃了我的蛋》剧本角色邀请问题时,惨遭同伴拒绝,情绪低迷。此时,家长需给予他一个的鼓励,帮其重拾信心,在反思解决个人邀请话术和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后,继续邀请下一个同伴,提升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抗压能力。
2在品悟剧本内涵时,提供情感引导
创造性戏剧剧本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情感激励价值。在引导幼儿创编剧本、演绎故事中的角色时,我们同样需要关注剧本故事本身的人文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让幼儿在表演中感悟人物优秀的品格,从而让幼儿以更科学的心态面对人际交往问题。比如,在以《我的幸运一天》为依托,创编亲子创造性戏剧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家长边组织孩子演绎故事场景,边分析作为弱者的小猪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交往艺术,战胜狐狸,化解危机的,让孩子一边表演一边感受智慧的力量,并在表演结束后的感受分享中继续渗透直面困难、以智慧解决困难意识,帮孩子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态度。
综上所述,亲子创造性戏剧创编活动是一个结合真实性、趣味性、有效性特点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过程。在幼儿园亲子创造性戏剧创编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看到该活动中蕴含的、丰富多样的培养机会,做好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预判和亲子活动指导,切实提升家长在引导幼儿参与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时所用方法的科学性。这样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舞台,最大限度的挖掘亲子创造性戏剧活动对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