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 要“一核四层四翼”是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最新概念,将其映射到试题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载体的考查,强调对内容和要求的情境重现。本文主要从2021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广州市天河区区二模以及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卷中来分析试题的命题情境。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 试题情境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试题情境作为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衍生物,能够综合考查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等多个方面,是实现有效评价的主要载体,其具体实施方法为:选取适宜内容,重现学科理念所概述的场景或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核心价值在真实背景的诱导下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生动展现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水平[1]。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得知,这一学科试题所涉及的任务情境可分为三类,分别为生活实践类、科学探究类、生命科学类[2]。
一、情境创设引领价值导向
1.情境体现生命价值
通过试题,帮助考生了解人体的调节机制,学会健康地生活,是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之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既是稳态与调节生命观念的直接体现,也渗透着个人学会健康生活,关注他人健康,宣传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的社会责任意识。
2021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以下称“省考”)第3题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夏天参加劳动出现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为素材,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内容;广州市天河区区二模生物试题(以下称“区二模”)第2题以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量饮酒、暴饮暴食、长期高盐饮食)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限度进行分析;区二模第8题以不洁饮食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的检查和化验结果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病理状态下的内环境调节进行分析;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卷(以下称“广东高考”)第18题以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中“白鹤亮翅”招式为情境,考查了适量运动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运动还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从而健康生活。广东高考第19题分析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发病原理,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认识到人体的脆弱与韧性,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进而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情境体现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素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其对生物课程提出的要求也更加特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规划、有目的、有恒心地进行落实。省考第22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的素材,考查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并利用这些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解决人类疾病,区二模第4题结合南方洪涝灾害,救灾官兵在奋战中的困难为情境,考查机体在不良环境中的内环境调节,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能够唤醒学生的相关意识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巩固学生的担当意识,在无形中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3.结合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保护生态是近年来高度热议的话题,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关系处理,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区二模第12题结合生态农业和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分析使用有机肥的优点,考查物质的循环利用。广东高考中第3题通过粤港澳生态环境改善,考查生物多样性。广东高考第9题通过研究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酶解为乙醇(生物燃料),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的开发。广东高考第17题通过碳达峰和碳中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推崇绿色发展,联系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对生态的认知水平。
二、精心创设情境,助力全面发展
1.结合农业生产,弘扬劳动精神
崇尚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实践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劳动经验,这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结晶[4]。
省考第18题选取不同品种水稻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为素材,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角度,考查学生对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变化的掌握情况;区二模第1题以酸奶、泡菜、果酒、果醋以及发酵制酱等传统食品发酵为素材,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区二模第10题结合玉米在不同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以及是否施肥等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广东高考第11题以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的培育为素材,第13题以紫鸭跖草叶片的气孔在蔗糖溶液中的开闭情况为素材,第14题以乙烯对香蕉催熟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含量变化为素材。
2.展现生命之美,提升美育素养
生物学是聚焦生命活动与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层次比较丰富,从宏观跨越到微观之间的多个尺度,其中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能够让学生享有特定的审美体验。通过研究,为学生展现了生命之美,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探究能力等,树立科学的生物学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区二模第9题,通过丙肝病毒(HCV)正链RNA的复制过程中碱基对的精确配对,区二模第13题,通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结合,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而且通过图形呈现信息,有助于强化结构与功能互相匹配的学科概念;广东高考第2题引用《诗经•葛覃》中片段,向学生描述了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思索体育运动,倡导强健体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深刻。健康的机体不仅是学生良好生活的保障,更是学生有效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而生物学科试题中对人体有关现象和原理的阐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当前体育作为重点教育目标之一,掌握体育运动期间所涉及的现象与生物学原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能够发挥教育性,还能倡导体育运动理念,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省考第17题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身体健康的同学在紧张状态下膝跳反射没有明显反应”为素材,考查各级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以足球场上运动员的临场反应为素材,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广东高考第18题以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招式为素材,考查反射的相关内容以及运动对机体内激素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提高科学锻炼的意识。
三、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
1.凸显学科特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知识、方法与能力是生物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融合了科学精神与品质这一重要素养内容。实验探究作为这一学科最显要的特征,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能有效凸显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分析,学科能力中所关联的实验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更是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的重点,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高度关注的内容。
一是实验操作的考查。省考第15题以生物学研究“探究赤霉素与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的关系”为情境,广东高考第13题以蔗糖溶液对紫鸭跖草气孔开闭的影响为素材,第14题以乙烯利对香蕉成熟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影响为素材,对该实验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设问,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二是实验方法的考查。实验方法作为实验核心,其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实验探究的结果。省考第21题对选择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培养结果进行考查,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原理,找准核心操作;广东高考第22题用淀粉生产肌醇(重要的医药食品原料)为素材,考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去除蛋白的方法以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等,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关键步骤,领会实验作用。
三是实验设计的考查。省考第17题第3问分析水稻从灌浆期到蜡熟期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已知这一变化受到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与结论。区二模第21题第4问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探究有利于豆浆保质最佳碳源和氮源组合,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思路。广东高考第19题以新药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实验自变量、模型组设置的目的以及对照组如何设置等。这些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将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记忆科学探究等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5]。
2.注重语言表达,考察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在生物学中体现为对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应用,即用生物学的专业语言来分析生命现象、解释形成生命现象的原因、推理生命活动的规律、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考生物对生命现象思考深度的考查,有利于区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有利于改善目前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薄弱的状况。省考第19题以表格信息展示某鱼塘中鱼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相关信息,分析给鱼塘施肥,既能提高产量,某些情况又会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广东高考第17题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素材,描述实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途径;18题考查胰岛素降低胰岛素的原理;19题要求学生分析肾小管细胞刷状元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的原因、药物F降低治疗组大叔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考查学生梳理科学逻辑和生物学思维过程,并且能够用生物学术语简洁明确表述。
批判性思维强调思考的严密性、逻辑性与推理性。省考第20题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所给观点是否正确,考查学生对试题信息的分析、把握能力。区二模第20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植株性状推测其基因型,并且对已知的现象(纯合深绿色茎秆植株和纯合橙色茎秆植株杂交,F1全为深绿色茎秆,偶然发现有一株橙色茎秆)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学生思维严密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3.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助力增长知识见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考查目标之一,要求学生能够从各种素材中获取生物学信息,以此为依据解决相关问题。分析和概括能力是学生具备独立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的获取综合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思维的向导与依据。所以,信息的获取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每一步思维活动,在收集与整合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意识,锻炼了其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在新课标下,要求生物研究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考察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明确学生的不足,为教学目标提供方向。
省考、区二模以及广东高考试题情境有多种呈现形式,如文本、曲线图、流程图、结构图、表格等多种情景信息载体。区二模第17题,学生需要对两个图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区二模第18题需要学生对文本信息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以及结构图中LDL、LDLR以及PCSK9蛋白之间的结合,从而影响到血脂含量的变化等进行信息整合;区二模第19题坐标图需要学生分析雨量大小与蝗灾发生程度的关系,并结合文本信息雨量充沛造成真菌、丝虫和蛙的大量繁殖,进而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分析干旱气候下的蝗灾发生程度;区二模第21题需要学生对坐标图中的信息进行解读,从而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区二模第22题将拟南芥中的功能基因导入到水稻中过量表达,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需要学生从文本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作答;广东高考第6题考查学生对S增长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进行分析,第13题要求学生从图示中分析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关系,第14题流程图展示乙烯利催熟的实验操作,第15题展示野生型拟南芥和两种突变体的叶绿体分布以及受光面积柱状图,第16题图示染色体易位情况,第18题展示白鹤亮翅时伸肘动作的反射弧结构,第19题展示高尿酸血症小鼠灌服不同药物的血清尿酸盐含量以及蛋白相对含量,以及肾小管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第20题图示果蝇染色体发生的变异以及表格展示变异前后密码子的变化情况,第22题流程图展示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肌醇的过程,着重考察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综上所述,2021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生物卷、天河区区二模生物卷以及2021广东高考生物卷在试题情境的选择上能够响应素质教育的方针,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聚焦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生的生物素养,为2022年高考生物指明了备考方向。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