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倾听能力是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是新课改中的关键词,倾听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听课效率有直接关系,但是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其中也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的养成展开分析,以倾听能力培养重要性和现状为切入点,并探索有效的养成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养成;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来说,倾听能力与阅读能力相比之下,倾听能力的发展要更早一些。倾听是小学生在学会阅读前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路径。在对话式教学理念的干预下,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度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并未意识到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小学生在学习中,也大多重视自我表达,当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也想要急切地表达出来,并没有注重倾听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想法,显然也难以满足对话式教学的初衷。为此,必须要全面地认识到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倾听能力培养措施,为小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倾听能力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而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有效语言建构的基础条件。同时,新课标中对于小学各阶段的倾听能力也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低年级小学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并掌握对方所说的主要内容;中年级学生,则需要认真倾听他人的交谈过程,并掌握说话内容中所要传递出的主要思想内容;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则需要在倾听他人谈话的过程中,掌握说话的重点,将重点内容进行转述,并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另外,倾听也是学生与交往中的重要内容,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自然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心灵上也会获得更多的慰藉,同样也会在交际中交到更多的朋友。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满足新课标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倾听中习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1]。
2.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进行革新,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明显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力更加高涨,也越来越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新课改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出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感悟更多的成功愉悦感。而新课改下,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得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升,同时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小学生能够在交流中锻炼倾听能力,而且在锻炼期间,还能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小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此期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有效训练,这对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健全小学生的人格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逐渐地引导小学生学会正确地去倾听,在此期间小学生也能逐渐学会包容,以便促使学生主动承担其自身的责任。倾听,属于人的主观行为,但也需要加以有效控制,不可为所欲为,需要学会承担以及包容。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能力,也就具备了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捕捉他人情感的能力,也会更加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融,可见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还能让小学生养成更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培养的现状
1.倾听能力的发展不均衡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每个小学生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让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而我国的小学生,对于倾听内容的接受能力以及重组能力明显要高于其对倾听内容的评价能力和反馈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倾听中对他人的说话内容有所理解,但是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批判或移情。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没有同步发展的一大重要表现。而小学生倾听能力的不均衡实际上十分正常,而且这时候小学生在理解方面已经没有过多障碍,所以应该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及移情意识,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全面发展[2]。
2.倾听过程比较被动
倾听的本质,就是接受语言输入,但是倾听的过程具备一定的主观特性。一般来说,一个会倾听的人往往能够在倾听期间保持主动性,这样才能从倾听中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生在倾听过程中都比较被动,难以保持主动性,在倾听过程中大多是左耳进、右耳出,无法在倾听中同时进行笔记,无法对倾听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获取的信息缺少连通性。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也难以将其与所掌握的知识体系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
3.倾听习惯比较差
从我国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规范的倾听习惯,很多学生会倾听,但是倾听的效果却与预期中有很大不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小学生在倾听中,并没有养成思考以及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大多都属于机械记忆,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这些错误的习惯也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没有及时对这种不良的倾听习惯进行改进,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的养成措施
1.合理利用语文教材
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要想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认识到倾听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对语文教材进行合理利用,选择最适宜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的倾听能力顺利养成。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的语言都比较优美,而且文章内容也十分丰富,这些文章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支持。在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搜集相关的音频播放给学生,来帮助学生加强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的注意力,在音频播放前需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正确认识,设计的作业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保证可以刺激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2.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为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发挥出榜样作用,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耐心倾听,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中的体会和感受进行诉说,才能更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没有认真倾听,如当学生所说出的答案与教师的答案出现差异,很多教师并没有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反而是急着否定并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没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答案,这种情况就是不善于倾听的表现,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和养成。所以教师只有做一个倾听的人,并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如此学生就会将教师作为模仿对象,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
为此,教师应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身修养,成为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重视和认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他人讲话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内容时,在正式教学前,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对这个题目的认识,谈一谈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然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进行倾听,避免打断学生的讲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无形中掌握倾听的方法,在恰当的时候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并告知学生在倾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同样的耐心的态度进行倾听,同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倾听能力有所提升。
3.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提高倾听能力培养效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本就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要想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学习课堂知识是很难的,但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能够提升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最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产生倾听意愿,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而且对于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曹冲称象的故事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小学生,同时掌握住良好时机加强与课文内容的结合,在音乐以及视频图片的渲染下,学生也能积极倾听该部分内容的讲解,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曹冲称象这个故事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回答,自己的倾听能力也会得到良好培养。
4.借助故事演绎,引导学生学习倾听
小学生的人格品质并不完善,当小学生就某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有些性格强势的学生会直接否定他人的回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最正确的,可见这些学生还没有具备良好的倾听品质,也不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发展。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与倾听有关的趣味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围绕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中让学生意识在自身在倾听方面的不足,并逐渐地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讲话。比如,可以为学生讲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让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悟倾听遇知音的思想情感,以便无形中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倾听,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讲解完故事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复述,并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伯牙和子期,来进一步地感悟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多读一些故事书,或者看一些新闻时事,然后在课堂上使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述自己所听所读的内容,如此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倾听兴趣。
5.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倾听能力
听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听读之间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促进小学生语言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朗读能力的提升,反之加强朗读训练,也能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演讲比赛,如此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完《吃水不忘挖井人》后,就可以鼓励每个学生在课下搜集一篇与感恩有关的小故事,并将其熟读背诵下来,然后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们进行互评,让每个学生分别对自己背诵的故事进行演讲,强化学生演讲的信心,当每个学生演讲完后,让其他学生分别点评学生的演讲,如此就能促使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演讲。当所有学生完成演讲后,由教师统一点评,表现良好的可以颁发一些奖励,如文具等。在此期间,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听写训练,对于小学生倾听注意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长此以往也可以促进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提升。在教授完新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听写训练,如在教学完《小小的船》后,就可以从听写单个字入手,然后逐渐听写词语、一句话,逐渐地完善和丰富听写的内容,首先为学生听写“见、白、田、电”等字,然后听写“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接下来听写“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在进行听写的过程中,生字、词语或者句子都只读一遍,这样可以无形中锻炼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听说训练,可以训练小学生的记忆力以及表达能力,也能强化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录音机,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播放给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讲所听的内容进行复述,看看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比得上“收音机”,能够完整地将听到的内容叙述出来。如此经过反复的锻炼,学生自身的倾听能力也会大大地提升,自然听课的效率也会更高。
6.使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愿意倾听
在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吝啬自己的赞扬,要多多使用鼓励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悟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期间出现了一点小错误,尽管及时纠正了,但是也有学生指出:老师,你刚刚说错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说:“你听得太仔细了,这么点小错误都可以听出来,真棒!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融入了自己的个人看法,这时候教师也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大家快看,这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了其中,真棒!”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简单地赞扬,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微笑,都可以鼓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在课堂上听讲。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多使用一些表扬的话语,尽量减少批评,这样也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帮助。
结语
“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小学生语文倾听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影响重大,但倾听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唤醒孩子的耳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让每个小学生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促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更好的发展。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