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能力的形成均需建立在具体生动的活动之上。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缩影,因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心理需求和学校“知书达礼,崇真尚美”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推荐的主题“找个岗位去体验”,将岗位体验的活动场所聚焦校园,以文明礼仪岗为主要活动方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在了解岗位需求、认识岗位标准、制定值岗计划、体验岗位角色、交流岗位经验及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岗位服务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关键字:文明礼貌;职业体验;文明礼仪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纲要》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文明礼仪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心理需求和学校“知书达礼,崇真尚美”的办学理念,结合主题“找个岗位去体验”,将岗位体验的活动场所聚焦校园,以职业体验为主要的活动方式,期盼学生在岗位体验中见习、实习,体认岗位角色,从而获得对文明礼仪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对文明礼仪的兴趣,树立起文明礼仪观念和正确的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一、开展需求调研,认识岗位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急需的文明岗位,教师课前随机抓拍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并在教学中出示。当学生看到自己乱扔垃圾、攀爬围栏、追逐打闹、浪费粮食等不文明行为时,他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不文明行为记录表”,组队去寻找校园中更多的不文明行为,做好记录,并指导学生设计“岗位需求采访记录表”,通过走访校园中的教职员工,去发现他们为文明校园建设所付出的辛劳,记录他们希望有哪些文明礼仪岗来辅助自己。
在岗位需求调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有步骤地整理、分析,把相似的问题归为一类,按问题内容来设计文明岗位名称,并组间交流在调查中的感受,帮助学生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及教职员工付出的辛劳。接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明礼仪岗位名称和参考资料,设计出通俗易懂的礼仪标准,在孩子们的商讨下,大家以编童谣的方式,制定出朗朗上口的文明礼仪岗位标准,激发了学生体验的兴趣。
文明礼仪岗位标准(例举五例)
二、制定值岗计划,形成可行方案
当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催促教师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值岗?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光想着去值岗还不够,我们还得给值岗活动定下目标,做好任务安排和人员分工,才能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呈现“文明校园”的美好,请学生交流感受,引导他们树立校园小主人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值岗的岗位。然后出示“文明礼仪岗值岗计划表范本”,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值岗计划,相同岗位的学生组成小组。在这张方案计划表中,学生可以自主制定此次活动的目标,设计开展值岗体验活动的途径,预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根据值岗计划,指导老师协助学生预约安全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等相关的负责老师,听取他们对值岗计划的修改意见。
文明礼仪岗值岗方案计划表
然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计划表展示自己小组的值岗计划,在交流、评议中验证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评选出最佳的值岗计划。这样学生根据目标为自己小组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带着切实可行的方案去实践,他们的体验才会更有收获。
三、体验文明岗位,整理活动记录
①值岗宣传,营造文明氛围。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岗位名称和目标将已学的知识通过吟诵、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向广大师生宣传相应的文明礼仪知识,学生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也进一步理解了文明礼仪的内涵。如有的小组开展了“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他们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课上交流宣传,同时把这些承诺展示在班级交流墙;有的小组则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抄报方式向师生宣传自己岗位的文明知识。
②定点值岗,提醒他人遵守。当学生穿上特制的文明岗位着装,到指定的区域开展工作,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提醒、指导,这种成为焦点的职业体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环保小卫士为同学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俨然一副高手模样。有时在岗位体验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文明就餐员在值岗时发现由于学校食堂较小导致人员多时同学们无法正常排队;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值岗体验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调整,解决问题。学生提出分批就餐,并在食堂外就监督分流,提醒他人遵守秩序,从而解决了就餐队伍混乱的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协助小组成员及时拍照记录值岗瞬间,并引导学生根据照片撰写值岗日记,积累过程性材料。礼仪岗体验活动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同礼仪交融在一起,学生在礼仪岗的实践体验中,时时用文明礼仪来要求自己,不仅促进了自身文明礼仪的提升,也提高了服务他人的能力,并用这些礼仪标准来对同学们提醒和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其他同学文明习惯的养成。
③走出校园,拓宽活动渠道。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校园和所在的村、社区是紧密相连的,《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开放性,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为了拓宽学生的体验渠道,加深学生的值岗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到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如组织问候小天使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环保小卫士、护花小天使等打扫乡村街道、维护乡村绿化,文明就餐员辅助老人就餐,学生以文明小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服务中。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文明礼仪小组成员每周在校园周边向过往行人宣传文明礼仪,学生在宣传的同时,将自己的文明礼仪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培养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强化了社会责任感,这样,在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不断地增进对文明生活的体验,从而增强了文明意识,在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同时,也渐渐树立起了文明礼仪观念和正确的人生志向。
④编礼仪操,丰富值岗体验。为了增强岗位体验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课间操进行简单的创新融入文明礼仪,将文明礼仪岗位中用到的一些主要行为动作,配合一些基本体操动作,类似于广播操,把文明礼仪行为中简单易学的动作作为成套动作的主线,编排成简单对称,以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并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健康为目的“礼仪操”。同时,通过礼仪的肢体动作和心理的交汇意念和感觉的延伸,达到形体的训练,让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内化到学生的心中,在操练中丰富学生的值岗体验。
⑤开展竞赛,加深文明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跟岗日记和活动记录,并根据自己的值岗体验设计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题,并在课上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在答题活动中,虽然小组成员设计的问题非常简单,其他学生都能正确回答,但是在此活动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把垃圾分分类”“不追逐打闹”等美丽的做法就是文明,就是礼仪。
四、交流分享经验,总结评价提高
在每一个活动中,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引领学生将值岗体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通过交流分享进行内化。学生以值岗日记的形式通过图片、视频、表格等方式展示活动过程,是一次欣赏、也是一次学习和相互促进。学生通过观看、聆听,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也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交流分享经验,学生加深了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肯定学生在此次值岗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有更大的发展,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为了给予每位学生个性、智慧的评价,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也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值岗过程和收获,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了“我的文明礼仪岗成长记录册”,在值岗过程中由学生记录自己在体验中的感悟,小组成员点评在活动中的表现,指导老师书写孩子每一次的劳动成长。
同时,在成果展评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量表式的评价方式,做得越好得到的星越多,每项评价最高为五星级。评价人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在评价中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1. 自我评价,对照检查自身文明岗落实情况
自我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在挂牌值岗后, 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求的礼仪行为”“值岗过程中, 对同学们是如何提醒帮助和监督的”。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解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认识和自身的实践能力。
2. 小组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共同提高
小组评价主要通过交流和经验分享帮助值岗学生认识在值岗过程中的落实情况,易于得到值岗学生的认同,同时对自己也起到积极的学习提高作用,主要内容即“该同学是否做到了所要求的礼仪行为,起到了带头作用”“工作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地对同学们进行监督和帮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给值岗者”。
3. 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改进落实礼仪岗方法
教师评价是为了肯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进步,并引导学生反思值岗体验过程,根据自身的值岗情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便在下一阶段得到提高。有位学生在评价中写道:我在定点值岗时刚开始提醒同学有些难为情,但我马上适应了,现在不管是自己班的同学,还是其它班的同学,我都会提醒他们遵守。同学们也敬佩她不念同学之情,评价她认真、负责。老师也很欣慰原先腼腆的女孩变得阳光积极,以及其他孩子的点滴进步。
通过多元评价,以评促能,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文明礼仪在岗位实践中逐渐得到强化,转化为内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通过礼仪岗体验活动,锻炼了自理能力。他们在值岗过程中,不仅仅是管理他人,更是管理自己,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职业体验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活规划能力的重要活动方式。将活动主题“找个岗位去体验”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了解岗位需求、认识岗位标准、制定值岗计划、体验岗位角色、交流值岗经验及总结评价的过程中更易获得真实的岗位服务体验,从而在体验活动中习得技能,熏陶情感,认知自我,培养能力,收获成长。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字:文明礼貌;职业体验;文明礼仪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纲要》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文明礼仪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心理需求和学校“知书达礼,崇真尚美”的办学理念,结合主题“找个岗位去体验”,将岗位体验的活动场所聚焦校园,以职业体验为主要的活动方式,期盼学生在岗位体验中见习、实习,体认岗位角色,从而获得对文明礼仪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对文明礼仪的兴趣,树立起文明礼仪观念和正确的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一、开展需求调研,认识岗位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急需的文明岗位,教师课前随机抓拍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并在教学中出示。当学生看到自己乱扔垃圾、攀爬围栏、追逐打闹、浪费粮食等不文明行为时,他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不文明行为记录表”,组队去寻找校园中更多的不文明行为,做好记录,并指导学生设计“岗位需求采访记录表”,通过走访校园中的教职员工,去发现他们为文明校园建设所付出的辛劳,记录他们希望有哪些文明礼仪岗来辅助自己。
在岗位需求调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有步骤地整理、分析,把相似的问题归为一类,按问题内容来设计文明岗位名称,并组间交流在调查中的感受,帮助学生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及教职员工付出的辛劳。接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明礼仪岗位名称和参考资料,设计出通俗易懂的礼仪标准,在孩子们的商讨下,大家以编童谣的方式,制定出朗朗上口的文明礼仪岗位标准,激发了学生体验的兴趣。
文明礼仪岗位标准(例举五例)
序号 | 文明礼仪岗位名称 | 文明礼仪岗位标准 |
1 | 出操监督员 | 上下楼梯靠右走, 楼道走廊不奔跑。 |
2 | 问候小天使 | 见到长辈问声好。 文明敬师有礼貌。 |
3 | 护花小天使 | 爱护花草不踩踏。 提醒他人共遵守。 |
4 | 节能小卫士 | 班级电器及时关。 节约能源大家做。 |
5 | 环保小卫士 | 爱环境,不乱抛,见到垃圾要弯腰; 讲卫生,勤打扫,校园环境保护好。 |
二、制定值岗计划,形成可行方案
当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催促教师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值岗?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光想着去值岗还不够,我们还得给值岗活动定下目标,做好任务安排和人员分工,才能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呈现“文明校园”的美好,请学生交流感受,引导他们树立校园小主人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值岗的岗位。然后出示“文明礼仪岗值岗计划表范本”,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值岗计划,相同岗位的学生组成小组。在这张方案计划表中,学生可以自主制定此次活动的目标,设计开展值岗体验活动的途径,预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根据值岗计划,指导老师协助学生预约安全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等相关的负责老师,听取他们对值岗计划的修改意见。
文明礼仪岗值岗方案计划表
我们的值岗岗位 | 指导老师 | |||
我们的成员 | 组长 | 组员 | ||
我们共同制定的岗位目标 | ||||
我们将开展的值岗体验活动 | ||||
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
我们预期的值岗成果和展示形式 |
三、体验文明岗位,整理活动记录
①值岗宣传,营造文明氛围。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岗位名称和目标将已学的知识通过吟诵、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向广大师生宣传相应的文明礼仪知识,学生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也进一步理解了文明礼仪的内涵。如有的小组开展了“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他们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课上交流宣传,同时把这些承诺展示在班级交流墙;有的小组则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抄报方式向师生宣传自己岗位的文明知识。
②定点值岗,提醒他人遵守。当学生穿上特制的文明岗位着装,到指定的区域开展工作,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提醒、指导,这种成为焦点的职业体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环保小卫士为同学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俨然一副高手模样。有时在岗位体验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文明就餐员在值岗时发现由于学校食堂较小导致人员多时同学们无法正常排队;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值岗体验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调整,解决问题。学生提出分批就餐,并在食堂外就监督分流,提醒他人遵守秩序,从而解决了就餐队伍混乱的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协助小组成员及时拍照记录值岗瞬间,并引导学生根据照片撰写值岗日记,积累过程性材料。礼仪岗体验活动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同礼仪交融在一起,学生在礼仪岗的实践体验中,时时用文明礼仪来要求自己,不仅促进了自身文明礼仪的提升,也提高了服务他人的能力,并用这些礼仪标准来对同学们提醒和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其他同学文明习惯的养成。
③走出校园,拓宽活动渠道。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校园和所在的村、社区是紧密相连的,《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开放性,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为了拓宽学生的体验渠道,加深学生的值岗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到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如组织问候小天使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环保小卫士、护花小天使等打扫乡村街道、维护乡村绿化,文明就餐员辅助老人就餐,学生以文明小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服务中。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文明礼仪小组成员每周在校园周边向过往行人宣传文明礼仪,学生在宣传的同时,将自己的文明礼仪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培养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强化了社会责任感,这样,在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不断地增进对文明生活的体验,从而增强了文明意识,在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同时,也渐渐树立起了文明礼仪观念和正确的人生志向。
④编礼仪操,丰富值岗体验。为了增强岗位体验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课间操进行简单的创新融入文明礼仪,将文明礼仪岗位中用到的一些主要行为动作,配合一些基本体操动作,类似于广播操,把文明礼仪行为中简单易学的动作作为成套动作的主线,编排成简单对称,以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并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健康为目的“礼仪操”。同时,通过礼仪的肢体动作和心理的交汇意念和感觉的延伸,达到形体的训练,让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内化到学生的心中,在操练中丰富学生的值岗体验。
⑤开展竞赛,加深文明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跟岗日记和活动记录,并根据自己的值岗体验设计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题,并在课上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在答题活动中,虽然小组成员设计的问题非常简单,其他学生都能正确回答,但是在此活动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把垃圾分分类”“不追逐打闹”等美丽的做法就是文明,就是礼仪。
四、交流分享经验,总结评价提高
在每一个活动中,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引领学生将值岗体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通过交流分享进行内化。学生以值岗日记的形式通过图片、视频、表格等方式展示活动过程,是一次欣赏、也是一次学习和相互促进。学生通过观看、聆听,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也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交流分享经验,学生加深了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肯定学生在此次值岗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有更大的发展,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为了给予每位学生个性、智慧的评价,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也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值岗过程和收获,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了“我的文明礼仪岗成长记录册”,在值岗过程中由学生记录自己在体验中的感悟,小组成员点评在活动中的表现,指导老师书写孩子每一次的劳动成长。
同时,在成果展评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量表式的评价方式,做得越好得到的星越多,每项评价最高为五星级。评价人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在评价中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1. 自我评价,对照检查自身文明岗落实情况
自我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在挂牌值岗后, 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求的礼仪行为”“值岗过程中, 对同学们是如何提醒帮助和监督的”。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解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认识和自身的实践能力。
2. 小组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共同提高
小组评价主要通过交流和经验分享帮助值岗学生认识在值岗过程中的落实情况,易于得到值岗学生的认同,同时对自己也起到积极的学习提高作用,主要内容即“该同学是否做到了所要求的礼仪行为,起到了带头作用”“工作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地对同学们进行监督和帮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给值岗者”。
3. 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改进落实礼仪岗方法
教师评价是为了肯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进步,并引导学生反思值岗体验过程,根据自身的值岗情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便在下一阶段得到提高。有位学生在评价中写道:我在定点值岗时刚开始提醒同学有些难为情,但我马上适应了,现在不管是自己班的同学,还是其它班的同学,我都会提醒他们遵守。同学们也敬佩她不念同学之情,评价她认真、负责。老师也很欣慰原先腼腆的女孩变得阳光积极,以及其他孩子的点滴进步。
通过多元评价,以评促能,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文明礼仪在岗位实践中逐渐得到强化,转化为内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通过礼仪岗体验活动,锻炼了自理能力。他们在值岗过程中,不仅仅是管理他人,更是管理自己,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职业体验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活规划能力的重要活动方式。将活动主题“找个岗位去体验”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了解岗位需求、认识岗位标准、制定值岗计划、体验岗位角色、交流值岗经验及总结评价的过程中更易获得真实的岗位服务体验,从而在体验活动中习得技能,熏陶情感,认知自我,培养能力,收获成长。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