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科学实验是小学阶段的一类基础课程,其会影响学生实验素养的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效果会比较差,学生的实验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时并不会注重学生自主操作等方面的引导,学生实验参与度会比较差,这就无法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高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创新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实验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会比较强,一般会以探究性活动当作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目标以及方向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合理地使用教室以及实验室等,强化师资力量,适度增加教育的投入,以此来改善实验的条件,选择更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变得更强。因此,其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源不足
首先,是科学专职教师队伍方面。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实验教师的数量都会比较少,甚至还有一些地区院校仅有一名科学专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在配备率以及均衡度方面水平低下,科学教师的年龄群结构以及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专业的对口率较低,科学教师一般会由数学或者语文等其他学科转岗而来。
其次,是实验教学条件方面。通过数据调查能够了解到,在一些乡村或者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学校只会配备简单的实验室,整体实验室场地不够充裕,年级学生仅有一个实验室,需要维持错时的上课状态。还有部分学校的实验室正在扩建,并不能正常地投入应用。还有部分学校所使用的实验器材磨损度较为严重,实际配备的器材材料质量较差,极其容易受到损坏。这部分质量较差的实验材料会耗费学生分组实验的作业时间,甚至还会降低实验教学的效率,给学生人身安全埋设下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实验材料并不能及时地进行补充,致使一些易损耗品在报废之后不会入账,学生在后面参与实验阶段,缺少一定的器材支撑。
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重复
首先,同一个实验教学计划的重复率较高。大部分教师只会沿用以往所制定的实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仅有小部分的教师能够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准,定期地编制学科实验教学计划,这种一劳永逸的教学做法和小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初衷相背弃。
其次,实验教学的计划目的不够清晰,缺少个性化支撑。一些教师会重复地应用同一个实验教学计划,并不会进行学情分析,也不会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致使其所设置的实验教学计划毫无目的性以及指导性可言。
最后,实验教学的计划执行度会比较微弱。虽然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够依据计划进行教学,但是仍旧会有部分教师不会严格地将这部分实验教学计划落实下去,完全会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想法,主观臆断地进行教学,整体科学实验的随意性会比较大。还有一些教师会以自身的喜好和专业为主,优先给学生讲解自身擅长的实验教学内容,就只有较少的一部分教师能够依据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去调整、优化实验教学计划内容和教学步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过于关注学生分组、实验计划等方面的制定,这种盲目演示目的性较差,同时缺少指向性的支撑,执行力度微弱[1]。
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小学科学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相对来说会较为滞后,且内容较为繁杂。其实验的内容会涉及到宇宙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范畴,这些不同领域范畴的实验内容占据的比例数值不同,物理实验数量会比较多,化学实验数量较少,各个领域层面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繁杂。一些教材当中规定的实验内容也已经无法迎合新时代的发展,不会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其和实验教学内容无法保持同步更新的状态。
其次,教师所创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会比较少。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并不会自主、勇敢地去尝试教学,其所讲解的实验内容过为模糊,不能达到其所提出的新课标要求和标准,也不会深入地思考并加工教材当中的内容,科学实验的各项内容挖掘深度较为浅显,实验教学内容缺少新意,这会抑制并拉低实验教学的成效,并不能达到学生的发展需求标准。
最后,实验教学的内容创新性会比较差。小学科学教师所擅长以及感兴趣的科学实验内容有所差异,一些教师仅会依据自身的擅长及喜好进行授课,教师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其教学的随意性较为明显,会完全忽视学生的兴趣所在,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固化,缺少趣味性,不会分析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4.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首先,当前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所使用的方式会较为单一,并不能及时地进行反思。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采取实验法进行知识的讲授。其次是演示法以及讲授法等,教师在教学时,并不能将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保持良好的融合状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使用方式较为单一,并且还有部分教师仅有在上公开课时,才会及时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会存在目标化以及功利化的问题,不能灵活变通,其使用教学对策单一。
其次,教学方式的研讨力度较小。一些教师并不会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方式的探讨会议当中,仅会被动地去参与一些上级部门所组织的教学培训活动。
最后,探究教学的实效性会比较差。一些教师为了能够及时地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会形式化、表面化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学生不能深入地参与到科学探究各项教学环节当中,且其教学活动毫无层次性可言,学生表面上会学得比较开心,但是自身的实际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发展。并且在教学时,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动手操作,不会让学生深度地探究实际所产生的问题,只会一味地鼓励学生进行操作,如果不能及时地制止学生在实验当中的危险行为,其就会对学生自身的生命健康形成不利的影响,完全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指导需要[2]。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对策
1.拓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源
首先,要建设标准化的科学实验室。该项工作的开展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要树立正确的新课改教学观念,明确认知科学实验室的构建地位和作用,建设出契合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同时把科学实验室的管理及建设工作放到财政计划当中,列入学校建设的日常,配以专业的科学实验室管理员等,保障其通风以及水电等设施能够达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适度提高学校实验室的使用频率,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以及教师实验演示时,均可以应用到实验的器材。
其次,要科学化地管理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数量达标,规范摆放实验器材,同时做好仪器设备的账目以及保养维修等各项工作。如实填写仪器借还等各项记录,必须要保障其数量一致性,避免其出现漏记或者随意修改等方面问题,分析一些设备自身的特征,选择适用保养方式,要让设备始终属于一种常新的状态,避免过度损耗。此外,实验室管理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的仪器维修技能,以便于及时地维修一些损坏程度较为微弱的实验器材,让其能够供给正常使用。
最后,要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不但要使用实验室以及教室,同时还应当应用大自然,重复性地去挖掘资源,应用大自然当中丰富的资源进行实地勘测,让学生能够更为亲近大自然。比如,在讲解《植物的“身体”》这节知识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初步了解一些动植物,之后让学生利用好休息或者假期的时间去植物园中参观并认识更多的植物。这样不但能够使得实验的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见识,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学生在亲近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生物多样性,进而保护植物,把实验教学阵地由课内延伸、拓展至课外,把教学资源和课文内容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会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实验教学计划以及评价
首先,要转变实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变得更强,注重指导学生实验,了解学生实验时期所存在的困难之处,纠正科学实验当中所存在的错误行为,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倡导学生交流合作,提升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创新分组实验教学模式,了解学生实验技能水平,采取课堂观察、交流、谈话等多种方式,测定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应用多元化评价对策,注重评价的动态性过程,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当中全面化发展[3]。
其次,教师要关注动态性的评价过程,开放性的评价并不是单一的,其往往以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为主,关注实验开展的全过程。比如,在现推行及使用的科学教材当中,其所罗列出来的实验会详尽地分成操作要点、实验器材、实验内容等多个部分,针对具体的实验流程以及操作步骤等进行重视,开展量化考核,供给学生测评应用,把学生做评价和教师评选相结合,这样其评价的信度就会变得更高,分析学生在实验当中的表现。最后,要采取进展性的评价模式,注重科学性学习,分别就非智力性因素以及科学活动方面进行评定,分析新课标要求以及实验教学的内容,编制科学学习评价表,其表当中的栏目设计要突显出层次性,罗列出评价的人以及评价的内容等。学生在完成评价表当中的考察制作以及观察任务之后,能够帮助其更加全面地关注并了解自身的学习过程,创设“实践之星”以及“科学奖章”等多类奖项,以此来迎合激励性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促学效用。
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以及方式
首先,要创新实验的教学计划,分析实验目录、学生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等,定期创新实验教学计划内容,结合学生学情,保证各个实验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在实验教学时,会存在着一些未知的难题,学生往往需要直接去面对这些问题,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分析实验当中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及时纠正。这样学生才能够体会并感悟到科学实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反复地进行,不断地循环再实验,使得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明确各个实验教学重难点,保障实验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实时更新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学习小学科学实验知识,深度了解科学内涵,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化发展[5]。
其次,要创新实验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现有学习需求,要让其所选择的实验能够高度切合学生实际生活,补充完善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大胆创新其所感兴趣的内容,重新编创或者重组实验教学。比如,在讲解《我们的呼吸》这节知识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于呼吸的体验感,观察并认识人体呼吸器官,让学生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有所不同,强化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4.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首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投入,确保教师队伍人员的充足性,补充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均衡科学教师的待遇,分层推进教师职务的制度改革,保证科学教师工作量核定的公平性,同时增加科学教师的培训机会,要让科学教师拥有同样的评优评先机会,适度提升相应的津贴补贴。
其次,要加强合理配置,注重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要实现科学教学资源的共享目的,确保科学教师不流失。
再次,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团队能够更为持续化地发展,丰富科学学科教研活动的形式,使得经营活动的质量变得更高,创建层次性明显的教师培训模式,整体优化教师团队,发挥出教师示范的引领效应。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水平,坚持并落实科学积极的教学理念,不可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项教学工作[6]。
结语: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做好基础的教学引导工作,保障并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精神,并给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适时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互动产生出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采取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反思教学效果,给社会输送科学素养水平更高的人才。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