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不断推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工作,保证幼儿户外体育运动教学工作有效性能得到逐渐提升,使幼儿能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效培养幼儿的运动爱好,为幼儿的身体发育奠定一个良好基础。下面本文将对培养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的身体素质愈加看重,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效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保证幼儿能积极参与户外体育运动,这样才能满足素质教育工作对幼儿教育的最新要求。 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1.户外体育运动过于单一
在进行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幼儿教师通常采用简单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或者简单的体育游戏,这些游戏比较单一乏味,虽然能对幼儿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但是通过这种单一的体育活动很难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中采用这种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导致难以充分发挥户外体育运动的重要价值,使得幼儿在户外体育运动中,难以得到相应锻炼,使得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户外运动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保证幼儿的体质以及体能都能在运动中得以有效锻炼,发挥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最大价值。
2.户外体育活动随意性较大
幼儿户外体育运动与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存在着很大差别,其中主要包括幼儿年纪较小,同时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中要做到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但是从当前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的设计中存在随意性。通常采用分散的运动形式要求幼儿在操场上自由运动,教师只负责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这种随意性的户外运动方式很难对幼儿的运动兴趣进行培养,使得幼儿的身体素质很难得到快速提升。 培养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意义 现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进行幼儿的体育活动中要以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根本目标,保证在户外体育运动中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对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进行培养。在体育运动中,还需要注重对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进行培养,使幼儿能养成乐观向上、积极合作的生活学习态度。通过有效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保证幼儿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使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得到逐渐提升,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重要品质,为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中,有关人员需要将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做到从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户外游戏中充分体会到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幼儿身体素质的逐渐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培养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需要遵守的根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在进行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中,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相应体育技能的掌握都属于初始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保证户外体育运动教学效果能得到逐渐提升,教师就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适度性,在进行幼儿户外体育运动中,整体的活动设计时间不宜过长,还需要保证活动的方式要与幼儿的身体素质保持一致。由于幼儿本身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容易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分神现象,所以适度的活动设计更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运动目标的设计中,要保证设计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为幼儿设置适宜的运动目标,有效避免幼儿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幼儿在完成目标后能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有着重要帮助。
2.鼓励性原则
教师的鼓励作为培养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幼儿通过获得教师的鼓励,能保证幼儿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中,要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以及表扬,有效增加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保证幼儿不但能通过体育活动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相应锻炼,同时还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1]。
3.安全性原则
由于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同时缺乏安全保护意识以及对体育运动中的技巧缺乏准确掌握,所以就使得幼儿容易在户外体育运动中出现受伤现象,这就要求在进行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中,教师首先就要保证幼儿本身的安全,这也是户外体育运动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幼儿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幼儿人身安全的保护,通过提前制定对幼儿安全的保护措施,实现对幼儿的生命安全进行有效保护,从而有效避免幼儿在体育运动因为受到挫伤,从而导致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培养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有效方法 1.从幼儿的心理出发进行,对幼儿的参与兴趣进行培养
在进行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幼儿的参与兴趣,就需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从而保证教学内容设计能满足幼儿活动能力较差以及灵活度、协调度有待提高的实际情况,教师就需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户外体育运动方式,实现充分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的特点。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制定,有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保证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能得到逐渐培养。
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就需要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以及身体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教师在进行小班的户外体育运动中,由于小班幼儿体育能力较弱,同时其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幼儿在这一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这一阶段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教师在进行小班幼儿的兴趣培养中,可以通过针对幼儿喜欢模仿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规则小、难度低的集体模仿活动有效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初步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就需要在进行户外运动中,就可以通过有效增加运动量,通过增加体育运动的竞技性以及合作性,有效激发其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运动习惯的逐渐养成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以实际的户外体育运动中的滚球作为例子,由于小班幼儿对色彩鲜艳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班幼儿的滚球游戏中就需要选择色彩鲜艳并且带有声音的滚球进行滚球游戏,有效增加滚球游戏对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滚球运动中进行走跑结合的体育运动,可以实现有效促进幼儿四肢肌肉以及韧带力量的增长,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柔韧性。同时,教师在进行中大班的户外体育运动中,由于中大班幼儿的兴趣已经逐渐转向球类运动本身,中大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程度提升,老师就需要注重对中大班球类运动方式多样性的设计,通过由易到难的活动内容设计,实现对幼儿的兴趣进行培养,通过对体育内容的改变,保证幼儿能时刻保持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为幼儿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基础。
2.增加户外体育运动的故事性,培养幼儿的参与兴趣
在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幼儿很容易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从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会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进行幼儿的体育运动教学中,通过讲述幼儿爱听的童话故事,将故事中的内容分角色地进行演示,从而能有效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有效避免对幼儿进行单一重复的户外运动,逐渐吸引幼儿对户外运动的注意力,这对提高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的角色与情节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激发,实现对幼儿的参与兴趣进行有效培养。
比如,教师在进行幼儿的蹦跳运动中,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首先就需要为幼儿讲述一个有关小白兔运萝卜的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参与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去,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有效增加自身户外运动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观察,实现对幼儿的实际情绪状态做到熟练掌握,积极对幼儿进行鼓励以及表扬。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给予幼儿眼神鼓励、拥抱等方式对幼儿进行鼓励,实现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保证幼儿能逐渐爱上户外体育运动,这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3.熟练运用教学工具,培养幼儿的参与兴趣
教学工具作为幼儿户外体育运动中培养幼儿参与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中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具的制作,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通过对幼儿身边常见的教学工具进行利用,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精力有限,所以很难经常制作体育教学工具。所以为了有效降低幼儿对同一教学工具的倦怠感,教师就需要对体育工具做到充分利用,通过对体育工具的充分开发,有效增强体育教学工具的新鲜感,通过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体育工具玩法,实现一物多用,从而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工具的最大价值。
比如:教师在进行幼儿穿越障碍的户外运动中,就可以选择利用幼儿每天玩的积木,通过利用积木色彩多样的特点,选出绿色、黄色、蓝色、白色这4种颜色的积木,然后要求幼儿对不同颜色的积木进行选择,实现对幼儿进行分组,每队幼儿手持一块积木进行穿越障碍的活动,看最后哪组幼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积木放回,保证教师通过这种对体育教学工具的有效应用,可以保证幼儿对参与户外体育运动的热情能得到充分激发,通过这种简单方便的教学方式,保证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能得到充分培养。
比如,教师在进行玩沙包的活动中,就可以对沙包进行充分利用,鼓励幼儿采用沙包进行不同的户外体育运动,其中就包括幼儿可以选择向上抛沙包然后接住,看哪位幼儿抛得最高而沙包不落地,或者将沙包放在头上看哪位幼儿能走得最远,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要求幼儿进行互抛互接活动,从而实现通过对沙包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幼儿进行鼓励,要求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沙包的新玩法,实现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不光能得到体能的锻炼,同时还能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通过小组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实现为幼儿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4.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户外运动方式之一,同时这也是符合幼儿生理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中就可以积极采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能精神愉悦地参与体育户外运动,对提高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以及增加幼儿对参与户外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户外体育游戏,通过增加游戏中的合作性以及竞技性,保证幼儿的参与兴趣能得到逐渐培养。
比如,教师在开展培养幼儿灵敏度以及协调性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就可以开展主题为送年货的体育小游戏,通过将平衡木比作小桥,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工具作为年货,要求幼儿头顶年货走过平衡木,虽然这个游戏主题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游戏中存在很大难度。在实际的游戏中,幼儿刚开始在行走中会出现摇摇晃晃的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年货一直掉落,但是这一过程更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保证幼儿在参与游戏中,能对自身的协调性以及灵敏性进行有效培养,同时这对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着重要帮助。
5.增加户外体育运动的挑战性,有效培养幼儿兴趣
教师通过增加户外体育运动的挑战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幼儿在战胜一个新的难度时,可以保证幼儿能更好地收获快乐,这对于增加幼儿的挑战兴趣有着重要帮助,所以教师需要逐渐增加户外体育运动的难度以及强度,使幼儿能在挑战中逐渐获得自信以及增加幼儿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幼儿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中,就可以开展“小狗抬花轿”的游戏,在游戏中用纸箱当做花轿,幼儿三人一组,纸箱和前后各一人,手抓花轿的两边小棒,一人站在纸箱中间,三人一起配合快步走过规定的地方,看哪组幼儿走得又快又稳。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抬花轿的路径,鼓励幼儿进行抬花轿过小山的游戏有效增加游戏难度,以及增加花轿中的人数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通过对不同难度的挑战,使幼儿能充分体会到战胜自我的乐趣,保证幼儿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这对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还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要充分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运动的兴趣,保证幼儿能积极参与户外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变,同时对幼儿进行积极鼓励,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兴趣的目的。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