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实验教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先进的实验教学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化学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对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应将创新理念融入实验教学中去。化学本就是一门具有神秘性与奇妙性的学科,倘若采取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其变得呆板无趣,因此,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着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且令人信服的事实基础,进行化学假设和猜想,来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论。由于学生通过开发双手和大脑,以经验和程序方法的实验方法来构建和内化化学知识,是有效实施过程方法的重要手段。此外,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方法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感官刺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创造性学习问题情境,会得到其他教学方法和方法无法产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验课程,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现象。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铁树开花”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知识和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增强整体教学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对科学的敬畏精神,培养、建立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创新理念的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初中化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记忆,要开辟出新的道路,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习惯,发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这样才是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到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在给出结论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有条件进行实验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操作,进而引出书本中的结论进行讲解。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既可以在实验操作中感受到物质溶解变化的规律,又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以,给机会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总结规律,进行推理,对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基础及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有较大帮助。
2.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设计
教学水平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合理的学习方式,要想有进步,必先有突破。故而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与实验水平。比如,对于浓硫酸的制取实验,发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以实现实验方法上的求同存异。虽然书本中对于简单的制作方法做了相应的说明,但教师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电解水制法、凝固空气制法等依然可以稍做讲解,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全面的实验方法。由于实验的进行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有诸多需要留意的注意事项,加之实验的成功具有一定难度,但对于成就感的追逐也能促进学生的探索欲,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2]。
3.加强师生交流
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优势。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理论课堂,还是实验课堂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化学这门科学的魅力,对于一些危险系数不高的小实验,在理论教学中也可以即兴表演,呈现给学生看。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无论是对知识的讲解,还是教学模式,都应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只要一日还是教师,对于自我的要求一刻也不能松懈。比如,在教学生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先采取引导式的问答,讲完后设立抢答环节,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老师与学生在原本无聊的课堂里,收获一点点趣味。
4.仔细设计化学实验并选择实验设备
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各种化学现象,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设备的选择会影响并决定学生的实验学习和操作的质量。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并掌握实验过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内容和程序,使实验教学更贴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操作和理解。同时,化学教师还要认真选择实验设备,并尽可能多地用生活元素代替,以使化学实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期间,初中化学教师应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解决当前教学问题,协调教学工作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管理[3]。
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理论及实操并重的学科,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既不能忽略基础理论,也不能荒废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的传统教学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知识的讲解,从而导致实验课程并未发挥到应有的效果,这显然与如今强调的教学策略背道而驰,也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成为当下的首要问题。创新理念与实验教学的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方面,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课堂灵活性的提高,故而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教师要更加留意,时时刻刻提高警惕。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