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一直以来,作业在学生时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高中阶段如海如山的各科作业中,明显能感受到语文作业并不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起来,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与考试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很少通过完成语文作业就很快到达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因此存在学生不愿做或者随便做的情况,从而造成语文作业的低效。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语文课后作业有效性及策略展开初步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业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良好的作业设计内容,这也是对于课程教学的一种加深和强化[1]”。作业是语文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但一直以来,高中阶段的语文作业并不被学生重视,并且对课程教学改革来说,相对滞后。笔者尝试就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现状分析,尝试探索出提高高中语文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实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现状分析
普遍来说,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主要存在为考试服务,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数量大、效率低以及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高中语文课后作业主要服务于考试内容。课后作业主要是围绕高考考纲或者根据教学进度布置的。高中学生的语文作业大多都是完成练习册或试卷,抄写翻译这样的作业,这些作业大多是以考试内容或者教学进度为准的,作业一般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第二,高中语文课后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一般来自各种练习册、语文试卷,让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疲倦的情绪。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的背景下,学生作业大多都是书面作业,很少有实践类的课后作业,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对于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缺乏完成作业的主动积极性。
第三,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评价反馈片面。作业的评价一直比较滞后,并以教师评价为主。作业批改一般以大红钩和标记日期为主,缺乏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评价。除此,课后作业很少及时评讲,大都由学生自己对照答案自行修改,查漏补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作业缺乏关注,不够重视课后作业的讲解与点评,作业的反馈、评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导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现状的原因
前面分析的这些问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现将从时代高考大背景、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一,从当下高考大背景来看,高中阶段学生仍然会把高考作为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切教学活动都会为高考或考试服务。不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受高考制度的影响。这样一来,高中阶段的学习本身就带有一种功利性。而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环,也难免具有功利化倾向。
第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首先,受传统语文作业设计的影响。传统的作业设计大多采用书面形式,以各种练习册或者试卷为主,教师很少有针对性的、个性的、创新的作业设计。其次,教师本身很少重视作业设计的环节。教师在日常备课时很少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大多根据教学进度随堂布置。最后,老师们很少主动探索、尝试新的作业设计。最终,导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评价无效的问题。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看,忽视语文作业。观察接触到的学生,尤其是高二合理科类学生,对待翻译类的作业,就是把练习册的翻译参考在作业本上抄一遍。对待练习册,大多就是依赖参考答案,认真对照答案再修改的痕迹却是很少。对待自习课上的阅读任务,大多是一通勾画,“勾画过即阅读过”。在各科作业如山如海的压力下,学生们这样的态度或许可以理解,但是这也真实的反映出了现阶段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高中语文课后作业有效性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代的作业设计要做到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探寻提高高中语文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为“新课标”)要求:“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2]”。作业设计属于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它也应该是具有时代性,开放、多样、有序的。改变传统固有的作业设计观念,设计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多样性的语文课后作业。比如,了解学生的能力短板,根据学生的能力短板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3]”。高中语文作业多以书面为主,缺乏实践性。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创新课后作业形式。拓宽课后作业内容来源,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计更加贴切学生学情的课后作业。加强作业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从生活实际汲取素材。设计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重视作业激励、反馈的价值。首先,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要是多样的、有效的。传统的作业评价经常以“勾、叉”或“ABCD”等标准进行评价。显然,这样的评语并不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发挥作业评价激励的作用。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比如采用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评价语。其次,“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4]”。比如可以适当采取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
结语
总之,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现状是普遍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如此,加重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没有发挥作业的检测、巩固的作用,更没有发挥作业评价的反馈、激励价值,从而导致不能达到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改变对作业的固有认识,重视作业设计的价值,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