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发展与推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教师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的便利性,将传统的学生与教师定位进行转变,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切实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学习能力。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应当共同接受新的理念,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翻转课堂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1;G43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普及到教育的各个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能让学生将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达到教学效率与质量并存的目的。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今后的学习与自身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就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分析。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视频的制作
学习材料的有效准备是一节课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学合理并具有针对性地制作教学微视频。视频内容不宜深奥广泛,只需要涵盖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即可,时长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最佳。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提炼教学的核心内容,对重要的知识点要详细透彻,资料的搜集要具有延伸拓展性,在建立知识结构时可以融入一些巧妙的构思,让视频具有趣味性,将理论与抽象性较强的知识进行简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动画再现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生物学家是如何发现生长素以及植物向阳而生的原理,同时对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以及分布有一个初步认识。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面对新奇事物拓展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科学探索精神[1]。
二、引导学生利用微视频观看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所带来的局限性,在教师制作好微视频之后,可以将其上传至学习平台或者班级群,通知学生观看。在此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学生要及时记录并询问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次观看来进行琢磨和深入探究。为了掌握视频制作质量以及学生的观看效果,教师可以在视频尾部设置一些习题让学生解答,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加深巩固。
例如在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在该课微视频末尾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蛋白质分子如何排列在磷脂双分子层?人体药物在体内运输如何避免失效及高效靶向性?疏水性尾部部分和亲水性头部部分应该如何在水中分布?在学生完成问题之后上传答案,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2]。
三、加强高中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翻转课堂中引入生活资源或是创设生活情境,能拉近学生与生物之间的距离,感受到所有的生物理论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而生物知识又是服务于生活当中的,认识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酶的特性”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找寻生活中与酶相关的产品,并对找到的物品展示介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信息交流的能力,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导入来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阅读加酶洗衣粉背面的使用说明: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更佳。教师提问:通过这种现象,同学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在思考探究中学生了解到了温度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有效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习致用的目的。
四、组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虽然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也是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但仅凭十分钟就掌握该课知识点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进行完毕后,应当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针对知识重点与薄弱的部分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3]。
例如在学习“免疫调节”这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体液免疫的趣味动画,让学生对体液免疫的过程形成感性认知并激发兴趣。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体液免疫过程图,小组间合作交流,写出体液免疫的流程示意图,并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成果。优先完成的两个小组分别到将其誊到黑板上,让其他小组学生点评、改正,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以此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整合了教学资源,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其学用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将生物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