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党的十九大基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德政工程。习近平同志将广大教师称之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基础教育作为国家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更显重要。只有这支“筑梦人”的队伍建设好,教育活动才能有效组织,顺利进行,才能提高,才能发展。如何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对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和学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师  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A
一、准确把握需求
组织单位要准确全面的把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学校要充分了解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学校可采用座谈、问卷等多方式,了解一线教师渴望获得长进的领域,制定好培训计划,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但是也要避免只关注一线教师的个体需求,而忽略了学校层面的需要。一次好的培训,其目的一定是既帮助教师成长,又促进学校发展,因此两者需求要统一协调。
二、培训主题多元化
很多情况下一线教师拒绝培训主要是因为总是抱着希望来,捧着失望归,很多的培训都是理论空洞、可操性差,或者是学情差距较大,对自身工作指导性较低。面对不同的培训主体,培训主题一定要鲜明,要让一线教师们真正感觉到培训的内容是自己亟须的,有了内驱力,才能更好地达成培训目标。所以面向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既要有教师师德师风方面的培训、教育方向引领的培训,也要有提升中小学教师实际教学技能的培训,既要引领教师们抬头看天,也要带着大家踏实走好脚下路。例如:理论上:可以增加国家政策解读等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刻理解国家育人方针,落实好国家育人政策,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学生评价引领教育的方向,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主体,一定要提高评价素养,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学习不能“唯分数”,要勇敢力行破“五唯”,推动我国学生评价改革顺利进行[1]。为了增加中小学教师对自己职业认同的培训,重树中小学教师们的教育理想,学校和教体局可借助一些重要节日或者重大事件,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使命和价值,激发中小学教师内心的主动追求,鼓励教师们不断拓宽并加深自己专业成长的路径,同时针对中小学教师们自我成长受限的问题,社会中的公益机构是否可以面向教师们开设部分学堂或论坛,以鼓励教师们广泛涉猎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组织中小学教师们实地了解感受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感受新课改的成果,使中小学教师明确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向,引领教师们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的更有效率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实操方面:新的教育教学技术的使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形式也日趋多元化,教育向着终身教育、智能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首先要引导中小学教师紧跟时代发展形势,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从深探究学科教学方法和育人方式,从广扩展个人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紧密相关,教师个人也保持与社会不脱轨。通过培训主题的多样化,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探索自己职业的广度和深度,从而突破自己专业成长的瓶颈。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参与度
原来的培训方式大多是填鸭式培训,只依靠培训讲师的单向输出,教师的参与度低,根据金字塔法则,这种培训的效果是最差的,所以以后的培训中要加大教师的参与度,可创设项目式学习等任务驱动式培训模式。任务驱动是问题导向式的培训,培训的组织过程要围绕着任务来展开,从任务制定到任务开展最终完成任务。这种培训目的性明确,环节清晰,教师参与性强,培训效果清晰可见。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首先培训之初要先设置一个科学的任务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不需要人人相同,每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自己可实现的目标,然后是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评估内容不局限于最终的结果,要对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程度、领悟程度、对其他成员的帮助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的评估跟进,能有效地提升培训效果[2],所以以后无论是不是项目式培训的形式,都应该加入培训考核这个环节,以监督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效果,更好的发挥培训的作用。面对网络培训中工学矛盾的问题,要改变培训评价机制,不能盲目追求培训完成率,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主题深入的培训更要探讨长期培训模式,同时注重对教师们培训成果的评价,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四、促进培训成果落地
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际中,很多学校培训制度收效不好就是因为只注重轰轰烈烈的培训,而不注重培训后期的效果的转化,因此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封闭培训为例,封闭培训覆盖面是比较少的,因此参训教师结束培训后,学校可利用其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开设校内讲堂,促进参训教师和未参训教师共享培训成果;同时学校领导还要给参训教师创设机会和平台,促使参训教师有机会将培训成果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并设立一个可达成的目标来评估培训的效果;面对培训时效短的问题,学校还可以自己创设课堂,对接封闭培训的主题延伸培训,建立以参训教师为中心的互帮小组,采用教研讨论、实验、观摩等多样形式,帮助培训成果落地。
综上,培训要把经费花在刀刃上,要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确定好培训主题,创新培训模式,最后要做好培训成果的转化。要将教师个人的培训收获与所属学校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以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提高个人技能、与时俱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并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