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在初中思政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作为新时期教师,要全面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体系,进一步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实践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爱国主义与初中思政课堂教学的整合的措施。
关键词:爱国主义  初中思政课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应有效地融入到初中教学课堂,在初中思政课堂,教师更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全面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效率,通过实践研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具体总结了有效的融合方法,分析如下。
一、以课堂为平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教师需将渗透爱国思想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开展爱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转为自身的优秀品质,并在初中阶段便具有一定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因此,初中政治学科教师便需尽量减少单一的说教内容,而将更多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的知识融入到课堂内容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形成爱国热情。
如在实施“民族精神我传承”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先向学生播放《国歌》等歌曲,这样便能够在课堂上形成相应的氛围。此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民族精神我传承”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以此来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让学生受到情感方面的熏陶。教师还可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主动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方面的素材,让学生加深思考的深度,从而形成一定的感悟。通过结合课堂实际,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堂中的融合效率,能全面加强学生良好品质。
二、深度挖掘素材,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初中的政治教学内容本身便具有培养学生形成爱国思想的功能。因此在实施政治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结合教材内容来设置教学活动,同时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将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来促进学生形成更高的爱国意识和情操。从当前政治教学活动的效果分析,主要存在下述矛盾问题:第一,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知识信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均相对单一。第二,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储备,但实践经验不足。对此,教师便需通过开展规范化的政治教学活动来鼓励学生拓展视野,主动通过参与实践来掌握更多的爱国知识,形成坚定的爱国情操。如在讲解“做意志坚强的人”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先借助我国具有坚定思想和意志的人的先进事迹作为课程导入,让学生受到其精神的影响,如邱少云即便自己烈火焚身,也为了保护战友纹丝不动,最终推动战争获得胜利,自己毅然献出了生命。学生会受到邱少云事迹的感染,被其精神所震撼,从而形成更为坚定的爱国热情,主动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以精神引领为支撑,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现
在开展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但需对课程的知识点和相关的方法进行细化讲解,同时也需强化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想,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以高尚的思维和情操推动自身的成长与成熟。教师在规划具体的教学步骤时,需积极思考和挖掘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后,还需将课程中隐含的知识内容也传授给学生,尤其需对爱国思想和情感进行渗透,让学生理解这种情感,并逐渐形成爱国的情操。如在讲解“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借助朱自清的事迹作为导入内容,通过信息化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视频,直观展现朱自清的精神。朱自清宁可饥肠辘辘,也不愿意接受美国人的帮助,这便表现出其浓厚的爱国热情,不但维护了个人的自尊,同时也保全了祖国的尊严。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形成爱国情感。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引导下,将不断提高思维的成熟度,更为深刻地思考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引。
四、增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初中生不但可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参与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同时还可将学习途径拓展到课外,这样便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形成爱国精神。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不断拓宽思路,接受更多的情感熏陶,提高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如果仅为学生传授教材上有限的知识内容,这样学生便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更无法对相关的现实问题形成深刻的思考。因此,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自主形成爱国意识和情感,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实施“感受生命的意义”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尝试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围绕“人生存的意义”为主题展开讨论。这类主题与学生的兴趣倾向相符,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发表完观点后,教师便可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自主阐述理由。通过学生的阐述可知,不同学生所认为生存的意义并不一致,各有想法。此时教师便需结合学生的观点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生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实践活动,如到敬老院等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意识到自己能够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这样学生便可形成更高的自信,客观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此为基础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总之,在初中思政课堂,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地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以及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加强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水平。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