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企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应届生、留住应届生,必须了解应届生的职业发展特点,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的放矢,培养出优秀的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应届生  员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企业进行人员储备和人员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招聘和内部提拔。在社会招聘方面,为了使员工快速融入企业,使员工可塑性更强,很多企业选择了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招来的都是应届生,应届生最大的特点是简单,不是头脑简单,而是思想简单、行为简单,心里不容易“长草”,容易聚焦工作目标,实现工作结果。因此大部分企业通过应届生的培养来满足企业用人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应届生、留住应届生、用好应届生,我们必须了解应届生的职业发展特点,从而在培养优秀、成熟员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通过经验总结及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的放矢,让我们的管理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
一、应届生职业发展特征分析
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如果每个阶段没有很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就必然会影响应届生的稳定性和培养效果,从而给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带来阻碍。从应届生到成长为企业成熟员工,其职业发展历程通常可以分为蜜月期、磨合期、成长期三个阶段。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阶段。 蜜月期 也可以称为适应期,这个阶段与企业规模、人才培养费用的充裕有关。费用充足的企业蜜月期阶段大概有3到6个月的时间;用人迫切,费用控制比较严格的公司在3个月,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培训和学习为主,分为岗前和岗上培养,以融入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提升为主,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流程等方面。
应届生,有些企业又称为储备干部或管培生。(我们在初期统称为管培生,过了初期统称为员工。)管培生刚到一个企业,对所有的事物都觉得比较新鲜,与企业双方之间的认知都在一个全新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没有太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压力,员工流失率很低,如果有流失,主要原因是返校考研、考公务员、家庭父母对子女择业的其它要求等等。根据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理论(Dunning-Kruger effect),因为对企业了解甚少,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管培生自信程度非常高,有些管培生个性突出、喜欢发现各类问题、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提出很多建议,并且情绪容易波动,热衷于提案、问题反馈、喜欢表现自我。在这个阶段,企业要正确引导管培生,告知其沟通和反馈问题的渠道与原则,防止出现不按照逐级沟通原则而导致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也防止打击和削弱新老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2.磨合期
磨合期的时间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和用人要求确定,一般周期在6到12个月,在这段时间,管培生逐步在向正式员工过渡,他们以岗上学习和岗位职责履行为主,需要对工作目标和工作结果负责,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通过在指导老师或师傅带领下开展工作,岗位内容细化、专业技能要求较高[1]。在这个期间管培生与企业都处于加深了解和认识的阶段,双方都在进行选择,处于跳槽频发阶段,导致离职率较高,约为30%-50%。企业应重视和加强此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这个阶段,管培生自信程度仍然较高,处于知识渴望的状态,根据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理论,处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会对自己的岗位重要性、岗位内容、指导老师的能力或领导人的水平进行评价,有些管培生会在合适的机会向企业提出更换部门、更换岗位的要求。在收入方面,也会对工资状况、福利待遇进行关注,有些管培生会和同事、其它公司的同学进行对比,如果产生差距,又无法满足期望,则会选择跳槽来寻找或满足自己的待遇要求。在这一阶段,管培生会评价自我能力、并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磨合期的典型案例如下:案例1:小刘年初的时候找到工作,专业对口,工资也不低,让周围的同学甚是羡慕。没想到,刚过完年,小刘就决定辞职不干了。理由很简单,工作压力大,总要加班,没有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回到家躺在床上脑袋里空空如也。小刘说:“这两个月,和男朋友总共才见了三次面,这哪是人干的工作啊!”案例2:小李前年大学毕业,如今已经是求职应聘的老手了。不到3年里她已经换过了4份工作,最长的14个月,最短的不到两个月。从杂志编辑到网站编辑,再到公司公关工作人员,再到房地产企划人员,现在又去了一个杂志社做编辑。她说,这些工作都让她不太满意,所以不停地尝试新行业,跳来跳去,希望“人挪活”。
3.成长期
度过了蜜月期和磨合期后,应届生成长为企业成熟员工。根据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理论,处在“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该阶段员工的特征是:注重个人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对个人能力开始怀疑、能主动承担关键工作、注重学历提升、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展会、研讨会等,积极开拓视野,提升自我价值。
二、企业对不同阶段员工的管理分析
1.蜜月期
在蜜月期,企业注重文化融入和塑形培养,通过军训、拓展训练、“入模子”培训、强化灌输、制度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员工符合企业的文化标准,使其更加有团队凝聚力,让管培生在思想、行为、语言、文化认知等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另外,在整个蜜月期,企业会给每个管培生建立考核卡,考察学员的纪律、心态、各项活动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方面,根据结果评估管培生的学习状况,对于那些态度较差、纪律较差、负面情绪较多的管培生进行淘汰。此外,企业应定期的和管培生进行沟通,建议每周一次,时时了解管培生的思想动态、生活问题、学习状态,必要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磨合期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这一阶段企业会加大优胜劣汰的力度,选择和培养对企业认可度较高、有发展潜力、态度较好、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岗位匹配度较高的管培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再一视同仁全面开花地付出巨大的培训资源。在磨合期,部门逐步给管培生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管培生转正和员工评价的重要输出[2]。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不定期的和管培生进行沟通,每周或每月由人力资源部门或所属部门进行个人谈话、圆桌答疑,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的疑问,了解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使其完全适应工作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薪酬调整。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企业必须考虑适当拉开管培生的差距,这里的差距主要指岗位级别、福利、薪酬的差距,将优秀的资源倾向于优秀的人员,确保能留住需要的高潜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及时识别态度较差,工作业绩不良的人员,果断淘汰。如案例1中的小刘,不能适应工作强度或自身工作效率不高,企业迟早也会辞退这类员工。案例2中的小李,不能静下心来用时间发现自己和企业的长短处或前景,对企业达不到一种认同,当然也无法使自己成长。
3.成长期
这一阶段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要求能承接一定的项目并能独立的开展工作,并且对工作输出和工作结果负责。成长期的员工较为稳定,流失率在10%-20%之间。在这一阶段,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应适度授权或授权。在该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目标表现为:(1)稳定人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使之成为公司骨干;(2)关注个人需求,提升员工自我价值;(3)对于突出人才加大工作量,加大压力,为梯队人才培养做准备。
 
三、优秀员工的素质培养
    到了成长期,成熟的员工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一个优秀的员工至少要具备以下特质:(1)锐意进取和有效的沟通能力。员工要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学习了解自己专业的最前沿,用最新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适时重构自己的思维模式,懂得创新。积极听取他人意见,和他人主动、有效地沟通;(2)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多为他人着想、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不推诿,把解决问题当成自己成长的机会,优秀的员工都是勇于担当重任的人。适时寻求他人帮助,具备团队协作精神;(3)追求卓越、具有专业精神。工作中或每次执行任务都要比被要求的做得更好,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要有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用谦虚的心态追求精益求精。(4)对公司的忠诚、具有大局观。员工本身就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而员工自己也会从公司给予的培训、各种实践等资源中获益,与公司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员工自己的前途和企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的员工要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信心,积极主动工作,具有老板心态,对公司忠诚,时刻站在企业长远利益的角度解决问题。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