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活动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特有方式,更是他们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安吉游戏是一场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安吉游戏坚持以儿童为主体,创设开放多变、自然野趣的游戏环境,提供低结构、高探索的游戏材料。本文将安吉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以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获得经验成长,以“安吉游戏”的内涵推动幼儿园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安吉游戏;内涵建设;角色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一、“安吉游戏”的教育特点
1.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所推广的一种游戏教育活动,指幼儿以在户外运动、户外活动、户外游戏为特征的综合性游戏。安吉幼儿园老师们通过充分利用其户外环境及地域特点,在天然条件下生长,鸟语花香的园所,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幼儿身边花鸟鱼虫、木材草藤、黄土泥沙均是他们天然玩具与游戏材料。安吉游戏“以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赋予了幼儿自主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自主性与自发性的游戏特征。幼儿以生活用具与生活经验为学习素材,自觉构想喜好的游戏情节,在玩儿中乐,在乐中获得知识,逐渐成长。因此,要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应做到放手退后、观察游戏、解读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们看到了了不起的儿童,发现了真游戏的魅力,建立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
游戏是幼儿自由意志的体现,通过改变园所观赏性环境,借助天然地形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开放的环境及丰富的材料来支持孩子的游戏和学习。通过自主游戏把游戏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幼儿,在混龄参与中,不同年龄段相互学习,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不断挑战,获得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体验,从而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释放,同时教师将“有效观察”贯穿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全过程,助力幼儿成长,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升。
2.幼儿潜能天性得到释放
孩子们自己设计游戏计划、选择玩伴、绘制游戏故事、反思总结游戏方法、丰富游戏内容,游戏中的孩子更加投入、喜悦,更爱探索、冒险,富有创意。户外活动中,幼儿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低结构的材料,促使幼儿自由、自主探索游戏。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介入、适宜地指导,帮助幼儿深度挖掘游戏、深度学习知识。
二、推进安吉自主游戏策略
1.加强理念学习,注重教师学习培训
教师深入学习“观察”理论知识,用专业的视角看懂儿童游戏理解游戏行为,通过“游戏故事”生成课程助力儿童成长。幼儿园成立安吉游戏实施小组,由园长统筹部署,业务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探索、实践、分享案例等活动研究。教师通过网络、园本培训对有关“安吉游戏”进行学习,转变理念,找准定位。只有教师真正做到“放手”,才能够发现儿童的变化、发现儿童的“哇塞”时刻。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将所学理论融入一日活动之中。老师转变角色,做到,放手退后,观察游戏、解读儿童[1]。
2.提高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游戏不再是教师预设的牵强的“假游戏”,取而代之的是“真游戏”。在真游戏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地规定和设定材料。这样的环境才能保证真游戏的发生,而老师的角色就是保护孩子们真游戏的权利。“真游戏”的内涵是幼儿自主游戏。老师必须控制自己限制孩子游戏的欲望,以保证孩子的真游戏。真正让孩子体验到“我的游戏我做主”。安吉游戏要求教师做到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这不仅做到了解放教师的双手,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幼儿的双手,我们要做到真正的放手游戏。保障儿童的自主游戏权力,尊重儿童。
3.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
幼儿园创造的“自然环境”,提供多功能、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实现了游戏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和区域功能的整合化。幼儿园投放安吉自主游戏材料主要有安吉滚筒、各种形状的碳化积木、碳化梯子、太空箱子、积木小推车等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创设水池区、沙池区、泥土区、冒险岛、感统平衡区等活动区域,以及低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
4.放手游戏,观察引导
老师真正做到放手游戏,根据安吉游戏的精神开展了自主游戏的各项教研活动,并让幼儿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眼睛里面有孩子,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幼儿自主探索,发现游戏背后的含义,让幼儿从游戏中提升自主探索的能力,做到游戏后记录、总结并与同伴分享游戏经验。在“安吉游戏”的初步实施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学会放手游戏,去发现儿童游戏中的精彩,颠覆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故事中读懂幼儿,分析其游戏行为。实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课程模式的第一阶段目标。游戏前的预设与游戏后的分享活动将作为幼儿园下一步工作重点,进一步将工作做实、做细[2]。
5.游戏故事
教师从“放手游戏”到“分析游戏”最后到“回应游戏”。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故事中找到了一条“分步递进”的专业成长路径。在“安吉游戏”的初步实施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学会放手游戏,去发现儿童游戏中的精彩,颠覆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故事中读懂幼儿,分析其游戏行为。实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课程模式的第一阶段目标。
结语
“安吉游戏课程”落地的过程中,教师需践行培养“真人”理念,尊重儿童天性,释放儿童潜能,将幼儿健康成长、身体锻炼放在第一位,在寓教于乐中让幼儿获得全方面发展。总之,幼儿教育活动中在玩中学,学中玩,应用安吉游戏课程,幼儿在不同材料的创意搭建中、在各种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拓展了丰富的游戏情节,深化了幼儿对社会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展现出了专注、思考、冒险、合作等游戏精神,这些游戏精神会成为孩子人生中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让孩子们专注于游戏,陶醉于游戏,成长于游戏。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安吉游戏;内涵建设;角色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一、“安吉游戏”的教育特点
1.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所推广的一种游戏教育活动,指幼儿以在户外运动、户外活动、户外游戏为特征的综合性游戏。安吉幼儿园老师们通过充分利用其户外环境及地域特点,在天然条件下生长,鸟语花香的园所,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幼儿身边花鸟鱼虫、木材草藤、黄土泥沙均是他们天然玩具与游戏材料。安吉游戏“以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赋予了幼儿自主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自主性与自发性的游戏特征。幼儿以生活用具与生活经验为学习素材,自觉构想喜好的游戏情节,在玩儿中乐,在乐中获得知识,逐渐成长。因此,要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应做到放手退后、观察游戏、解读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们看到了了不起的儿童,发现了真游戏的魅力,建立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
游戏是幼儿自由意志的体现,通过改变园所观赏性环境,借助天然地形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开放的环境及丰富的材料来支持孩子的游戏和学习。通过自主游戏把游戏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幼儿,在混龄参与中,不同年龄段相互学习,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不断挑战,获得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体验,从而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释放,同时教师将“有效观察”贯穿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全过程,助力幼儿成长,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升。
2.幼儿潜能天性得到释放
孩子们自己设计游戏计划、选择玩伴、绘制游戏故事、反思总结游戏方法、丰富游戏内容,游戏中的孩子更加投入、喜悦,更爱探索、冒险,富有创意。户外活动中,幼儿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低结构的材料,促使幼儿自由、自主探索游戏。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介入、适宜地指导,帮助幼儿深度挖掘游戏、深度学习知识。
二、推进安吉自主游戏策略
1.加强理念学习,注重教师学习培训
教师深入学习“观察”理论知识,用专业的视角看懂儿童游戏理解游戏行为,通过“游戏故事”生成课程助力儿童成长。幼儿园成立安吉游戏实施小组,由园长统筹部署,业务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探索、实践、分享案例等活动研究。教师通过网络、园本培训对有关“安吉游戏”进行学习,转变理念,找准定位。只有教师真正做到“放手”,才能够发现儿童的变化、发现儿童的“哇塞”时刻。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将所学理论融入一日活动之中。老师转变角色,做到,放手退后,观察游戏、解读儿童[1]。
2.提高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游戏不再是教师预设的牵强的“假游戏”,取而代之的是“真游戏”。在真游戏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地规定和设定材料。这样的环境才能保证真游戏的发生,而老师的角色就是保护孩子们真游戏的权利。“真游戏”的内涵是幼儿自主游戏。老师必须控制自己限制孩子游戏的欲望,以保证孩子的真游戏。真正让孩子体验到“我的游戏我做主”。安吉游戏要求教师做到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这不仅做到了解放教师的双手,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幼儿的双手,我们要做到真正的放手游戏。保障儿童的自主游戏权力,尊重儿童。
3.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
幼儿园创造的“自然环境”,提供多功能、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实现了游戏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和区域功能的整合化。幼儿园投放安吉自主游戏材料主要有安吉滚筒、各种形状的碳化积木、碳化梯子、太空箱子、积木小推车等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创设水池区、沙池区、泥土区、冒险岛、感统平衡区等活动区域,以及低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
4.放手游戏,观察引导
老师真正做到放手游戏,根据安吉游戏的精神开展了自主游戏的各项教研活动,并让幼儿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眼睛里面有孩子,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幼儿自主探索,发现游戏背后的含义,让幼儿从游戏中提升自主探索的能力,做到游戏后记录、总结并与同伴分享游戏经验。在“安吉游戏”的初步实施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学会放手游戏,去发现儿童游戏中的精彩,颠覆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故事中读懂幼儿,分析其游戏行为。实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课程模式的第一阶段目标。游戏前的预设与游戏后的分享活动将作为幼儿园下一步工作重点,进一步将工作做实、做细[2]。
5.游戏故事
教师从“放手游戏”到“分析游戏”最后到“回应游戏”。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故事中找到了一条“分步递进”的专业成长路径。在“安吉游戏”的初步实施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学会放手游戏,去发现儿童游戏中的精彩,颠覆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故事中读懂幼儿,分析其游戏行为。实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课程模式的第一阶段目标。
结语
“安吉游戏课程”落地的过程中,教师需践行培养“真人”理念,尊重儿童天性,释放儿童潜能,将幼儿健康成长、身体锻炼放在第一位,在寓教于乐中让幼儿获得全方面发展。总之,幼儿教育活动中在玩中学,学中玩,应用安吉游戏课程,幼儿在不同材料的创意搭建中、在各种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拓展了丰富的游戏情节,深化了幼儿对社会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展现出了专注、思考、冒险、合作等游戏精神,这些游戏精神会成为孩子人生中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让孩子们专注于游戏,陶醉于游戏,成长于游戏。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