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实践能力等核心技术素养的课程。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差,导致实验教学质量差、效率低。笔者将“团队协作法”应用于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集体意识、协作精神,课堂配合契合,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通用技术  实验  学生  团队协作
中图分类号: G633.94 文献标识码:A
通用技术是一种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课程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利用自身认知,对作品创新设计。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核心技术素养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的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螺旋式提升,立足于团队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创新设计的实化制作。

一、研究背景

通用技术实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小组完成一件小发明、小制作或模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团队作用达到效率最大化,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团结协作的程度密切相关。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成员间分工不明确、协作程度低,导致部分成员对实验目的不清楚,甚至有些同学不知道制作对象是什么、要完成哪些任务。
(2)实验过程发现实验方案、材料及工具未准备齐全,究其原因很多是成员不听从组长分配的任务。
(3)实验过程中,往往是做的做、看的看。操作的同学需要帮助时,在一旁观看的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在实验中出现问题时,很多成员选择放弃,甚至造成只有小组长一个人在做实验的情形。
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差,造成通用技术实验教学效果不好。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及协作能力,不能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需要合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

二、研究意义

团队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应有的回报[2]。一个协作的团队,其成员应有积极、担当、多做一点、集体意识等特质。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我觉得在通用技术实验过程中,应用“团队协作法”教学不失为一条好途径。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方案

1.自愿分组结对

开展通用技术实验课,每次都面临分组的问题。授课中,笔者按照自愿组合为主、协调为辅的原则引导分组,学生自愿结队成组。各组成员的搭配将影响作品的综合质量;在分组时应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性别、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兼顾、合理搭配,力求均衡,优化小组综合实力。

2.竞聘小组长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优势,提高实验的效率和质量,小组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倡导以自由竞争方式聘任小组长,然后引导组长组织管理好本组成员,民主分配任务;实验中出现问题,或成员意见不一致时,组长要做好协调。

3.自主选择题目

通用技术实验题目具有生成性和多层性,学生的创意设计也非常多;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笔者通常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使他们对新奇设计和作者的创造力感到敬佩。鼓励他们在家里、商店、书本资料上、互联网上去查询,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对信息分析整理,找出可借鉴的方面,作为方案创新的参考;信息搜集得越多,设计出的创意就会越优秀。

4.确定小组目标

制作题目确定后,要进一步明确创新设计要达到的标准。小组目标代表小组的方向,要让每个成员清楚知道小组的目标,明确在实验准备、制作、问题解决等各个环节的目标,尽可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让每个成员认识到绝不能成为一个失败的团队,多做一点儿是为了小组荣誉,促进思想统一。当学生认识达到了这个层面,就可以产生抢干的动力,也起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感召效应。

5.成员分工协作

笔者为每个小组设置一张六棱桌,每组六名成员围坐在一起,形成配合操作、语言交流的环境,为相互协作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引导组长明确分工,让每个成员明白各自该做什么;防止有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而有的同学袖手旁观。
通用技术实验模型的实化制作是在限定时间内把设计方案实物化,需要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密切配合。笔者引导各小组从创新方案的功能、美学、经济成本、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等方面,评价是否符合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优化措施。在操作过程中,组内成员也要配合默契,一要看图备料,根据分析和选择列出配料表,以便操作;二要根据毛料尺寸在板材上画线,再根据画线将各构件依次锯裁下来;在锯割、刨削等操作时,成员间要相互帮助、留心观察,最后组内同学合作把各个部件组装起来。制作完成后,引导每个小组开展“回头看”环节,让每个成员总结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分析在协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反思合作精神在团队成功上的意义。

6.组间竞争

竞争即互相争胜。语出《庄子•齐物论》中“并逐曰竞,对辩曰争”。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小组之间通过竞争的方式可以激发个体的动机,让合作更加融洽。作品制作完成后,笔者组织评审环节,让各小组展示作品,小组间相互讲评、相互评分、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最后按照得分高低依次评出优秀小组、合格小组、不及格小组,并兑现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热情。

四、实践效果

1.在创新实验课程上的效果

采用团队协作方式开展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师生整体配合十分契合,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改善,实验成绩和作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

2.在生活上的预期与意义

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尊重能为班级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

3.在思想上的预期效果

团队协作在通用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任何事情都得依靠团队的力量,一个人与整个团队相比是渺小的;只有拥有大局意识的人,才能充分融入团队,自己也将是其中的受益者!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