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激发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和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口算练习结合在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从而真正达到快乐做口算。
关键词:口算;游戏;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内外的想法多了,创新意识在提高,计算却不扎实了,口算能力出现了滑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为例,口算部分内容主要划分为两个板块,课标要求是一分钟能口算8-10道题。
对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在这样一群孩子面前,如何让他们喜欢上原本枯燥的口算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做口算训练时,我还发现问题:一是孩子们的正确率和速度方面参差不齐。部分同学还因为口算做得慢、经常出错,渐渐地对做口算题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抵触。二是口算题太枯燥了,好些孩子都坚持不下来,但是口算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地严格进行,日积月累,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就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激发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和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口算练习结合在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从而真正达到快乐做口算。
一、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1.手指游戏
在教学“6的加减法”时,设计手指游戏。游戏规则:两人参加,一人边伸手指边说一个数,另一人边伸手指边说另一个数,使得两个数合起来是6。如:我说2(伸出两个手指),我说4(伸出4个手指)。此游戏能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组成,还能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手指游戏可应用于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中,手指游戏也可以去掉伸手指环节简化成对口令游戏。
2.编歌游戏
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用编儿歌进行记忆,效果非常好。 如:有的学生听过并唱出了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有的学生编出“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握握手,三七三七是兄弟,四六四六不分离,五五成双又成对”;有的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编儿歌“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八,……”。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熟练掌握10的组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开火车游戏
开火车游戏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既高效又能迅速让学生精神集中。开火车游戏还可以改编出不同的规则,如两辆火车同时开,比比谁开得快;火车不再是往固定的一列或一行开,可以向左开、向右开,还可以暂停,并请暂停的同学说算理等等。
4.扑克牌游戏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小的一副扑克牌就能代替常规的口算题卡,从而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规则一:10以内的加减法,取出扑克牌中1-5各4张牌(A表示1),洗好牌后,随意抽出其中两张,快速算出一共有几点,或者相差几点。正确回答且速度快的同学赢得这两张牌,最后得到牌数最多的同学获胜。
规则二:20以内的加减法,取出扑克牌中1-10各4张牌(A表示1),洗好牌后,随意抽出其中两张,快速算出一共有几点,或者相差几点。正确回答且速度快的同学赢得这两张牌,最后得到牌数最多的同学获胜。
规则三:抽牌说信息,如抽到“7”,可以说:比10小3,比5大2,3+4=7,9-1-1=7,……
规则四:算加数,如给定12,抽一张牌,快速说出与牌面数字之和为12的数。
规则五:拆数,给定一个数,学生用两张或多张牌组合出这个数。如,给定13,学生可拿出4和9,也可以拿出5、5、3等等。
扑克牌游戏可以提高口算的趣味性,竞赛的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口算积极性,学生快乐做口算的同时也在不断巩固着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5.贪吃蛇游戏
在教学“加法表和减法表”时,设计贪吃蛇游戏。游戏需准备加法表和减法表里的对应的口算题卡,把打乱的口算题卡摆成行数与列数一样的方阵,学生自由选择贪吃蛇的起点,答对即可把这张卡吃掉然后走下一步,答错的卡片就会变成障碍哦,只可以上下左右,不能斜着走,最后贪吃蛇最长的人获胜。
在口算游戏环节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和及时评价,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并进行游戏的局部调整,真正实现快乐做口算。
二、丰富多彩的课后游戏,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一年级学生的口算练习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课后也要坚持不懈地严格进行,日积月累,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抢答竞赛
比起每天枯燥地做纸上的口算题,孩子更乐意与家长来一场口算的竞赛。求和、求差、求加数、求减数、求被减数,都可以包装成抢答题。两人以抢答的形式回答,答对多者获胜。在这场亲子较量中,孩子开心做口算,家长也少了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
2.公园游戏
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喜欢游戏,还喜欢室外的各项活动,何不把口算搬进大自然中呢?公园游戏的规则:在公园中选定游戏区域,然后把写了0、1、2……20的号码牌分散在游戏区域内的各个角落,裁判负责说算式,其他两人出发找答案,最先把正确答案拿回的得分,最终得分多的获胜。比赛结束时不仅口算训练的目的达到了,每天需要的运动量也完成了,岂不一举两得。
3.购物游戏
购物活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超市、文具店等等也是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的地方。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这些熟悉的场景,给孩子设计一个购物游戏。如:给孩子20元钱,让孩子挑一挑自己喜欢的文具、玩具,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通过购物游戏练习口算,学生既感受到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喜欢做生动、含有有趣情景的题目,不喜欢做枯燥单调的题目,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口算,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如何以枯燥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基础、为脚本,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去思考、去研究、去讨论,真正实现快乐学习。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口算;游戏;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内外的想法多了,创新意识在提高,计算却不扎实了,口算能力出现了滑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为例,口算部分内容主要划分为两个板块,课标要求是一分钟能口算8-10道题。
一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
第七单元 | 《20以内数的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就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激发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和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口算练习结合在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从而真正达到快乐做口算。
一、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1.手指游戏
在教学“6的加减法”时,设计手指游戏。游戏规则:两人参加,一人边伸手指边说一个数,另一人边伸手指边说另一个数,使得两个数合起来是6。如:我说2(伸出两个手指),我说4(伸出4个手指)。此游戏能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组成,还能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手指游戏可应用于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中,手指游戏也可以去掉伸手指环节简化成对口令游戏。
2.编歌游戏
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用编儿歌进行记忆,效果非常好。 如:有的学生听过并唱出了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有的学生编出“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握握手,三七三七是兄弟,四六四六不分离,五五成双又成对”;有的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编儿歌“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八,……”。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熟练掌握10的组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开火车游戏
开火车游戏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既高效又能迅速让学生精神集中。开火车游戏还可以改编出不同的规则,如两辆火车同时开,比比谁开得快;火车不再是往固定的一列或一行开,可以向左开、向右开,还可以暂停,并请暂停的同学说算理等等。
4.扑克牌游戏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小的一副扑克牌就能代替常规的口算题卡,从而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规则一:10以内的加减法,取出扑克牌中1-5各4张牌(A表示1),洗好牌后,随意抽出其中两张,快速算出一共有几点,或者相差几点。正确回答且速度快的同学赢得这两张牌,最后得到牌数最多的同学获胜。
规则二:20以内的加减法,取出扑克牌中1-10各4张牌(A表示1),洗好牌后,随意抽出其中两张,快速算出一共有几点,或者相差几点。正确回答且速度快的同学赢得这两张牌,最后得到牌数最多的同学获胜。
规则三:抽牌说信息,如抽到“7”,可以说:比10小3,比5大2,3+4=7,9-1-1=7,……
规则四:算加数,如给定12,抽一张牌,快速说出与牌面数字之和为12的数。
规则五:拆数,给定一个数,学生用两张或多张牌组合出这个数。如,给定13,学生可拿出4和9,也可以拿出5、5、3等等。
扑克牌游戏可以提高口算的趣味性,竞赛的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口算积极性,学生快乐做口算的同时也在不断巩固着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5.贪吃蛇游戏
在教学“加法表和减法表”时,设计贪吃蛇游戏。游戏需准备加法表和减法表里的对应的口算题卡,把打乱的口算题卡摆成行数与列数一样的方阵,学生自由选择贪吃蛇的起点,答对即可把这张卡吃掉然后走下一步,答错的卡片就会变成障碍哦,只可以上下左右,不能斜着走,最后贪吃蛇最长的人获胜。
在口算游戏环节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和及时评价,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并进行游戏的局部调整,真正实现快乐做口算。
二、丰富多彩的课后游戏,让学生快乐做口算
一年级学生的口算练习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课后也要坚持不懈地严格进行,日积月累,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抢答竞赛
比起每天枯燥地做纸上的口算题,孩子更乐意与家长来一场口算的竞赛。求和、求差、求加数、求减数、求被减数,都可以包装成抢答题。两人以抢答的形式回答,答对多者获胜。在这场亲子较量中,孩子开心做口算,家长也少了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
2.公园游戏
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喜欢游戏,还喜欢室外的各项活动,何不把口算搬进大自然中呢?公园游戏的规则:在公园中选定游戏区域,然后把写了0、1、2……20的号码牌分散在游戏区域内的各个角落,裁判负责说算式,其他两人出发找答案,最先把正确答案拿回的得分,最终得分多的获胜。比赛结束时不仅口算训练的目的达到了,每天需要的运动量也完成了,岂不一举两得。
3.购物游戏
购物活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超市、文具店等等也是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的地方。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这些熟悉的场景,给孩子设计一个购物游戏。如:给孩子20元钱,让孩子挑一挑自己喜欢的文具、玩具,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通过购物游戏练习口算,学生既感受到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喜欢做生动、含有有趣情景的题目,不喜欢做枯燥单调的题目,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口算,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如何以枯燥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基础、为脚本,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去思考、去研究、去讨论,真正实现快乐学习。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