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提出问题的能力”。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当前课堂上依然很难看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课下学生向老师提问也一般仅表现为问题目怎样解答。也就是说,当前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欠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改进策略又是什么?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本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问题意识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探索一条引导小学生大胆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途径,使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
课题组以成员们所在小学的学生为调查样本,充分地了解当下课题组所在小学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具体状况。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两个层面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归纳出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方法与途径。再通过设立课题组实验班与普通班对照的办法,比较不一样类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教师应当从数学问题意识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数学课堂内容,明晰学生提问的种类,对低级认知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进行分类指导。
二、研究结果——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
1.传授质疑方法,培育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1)对教学内容提问
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分析学习材料,然后具体依据需筛选和整合的各种类型的讯息,便能够顺利地发现并提问。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在预习时所发觉的问题:①圆的周长是什么?②所有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不是一样的?③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④圆周率3.1415926535……中,最后一个5的后面是什么数字?这些问题都是在本节数学课堂上要着重解决重点与难点。通过课程材料的预习,学生们能从课程材料中发现和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2]。
(2)对课堂讲解进行提问
学生们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思维活动进行总不可能一直通畅的。在新知识学习中,思维的进程也将出现畅通、迟缓甚至受阻的现象。这时说明学生们在新知识的建构进入了关键处或转折处,教师要及时诱导学生们从课堂讲解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课堂讲解中,老师们可根据易混淆知识点适时地创设“误区”,促使学生们在失误中深思自己的做法,从酷似“无问题”的状态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3)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动手实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必要手段,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地去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并且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们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4)在解题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多从解题过程中去发现并且提出问题。题目中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需要什么条件?要用什么知识来解?在准备解题时可以提出:这道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按照题目信息可列出哪些算式?如何解?有没有更简便的做法?等问题。做完题后可提出:我的答案验证了吗?还有没有其他做法?在培育的开始,学生也许没有这样的数学问题意识习惯,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效仿,在效仿的过程中慢慢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的习惯[3]。
2.通过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1)利用情境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数学的教与学中,我们用心地去设计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迫切地想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的话就能够对学生们的情感造成一定的冲突,以致学生们更加的好奇,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所发现的问题。这就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地想要去问。
(2)利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学生通过自学的手段,积极地去发觉问题并且提问,并将问题带进课堂当中去,经由主动探索、小组协作来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师生间以及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们积极地去找问题与提问题,并且在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活动。
对话式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主要是:自主学习,问题共享→尝试探究,验证问题→自我反思,生成新问题。综合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来进行对话式教学,重点突出对话的互动过程。学生们在历经了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之后,课末对问题的反思再生成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强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意识。
(3)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属于一种将问题当成重要的载体,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进行综合与实践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们去运用各种手段处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进而有效的提升其处理现实问题的水平。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该怎样的去更加高效的培育学生问题意识则是我们进行创新的重要源泉,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立足点与最终的归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