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本文以区域音乐教师联盟为研究内容,以构建新的教研模式,更好地为区域音乐教育服务为研究目标,旨在为区域内音乐教师搭建高端又有意义的平台,探索、开辟音乐教学研究新路径,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音乐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音乐教师联盟 教研模式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颁发了《教研工作意见》,提出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
众所周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音乐基本技能的掌握。然而,当前音乐教师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所学的专业不同,音乐素养水平高低不同,各年龄段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不同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转变教研方式、构建新的教研模式,更好地为区域音乐教育服务,努力为区域内音乐教师开辟音乐教学研究新路径,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
一、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成立的意义
音乐教师联盟是由音乐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或自发的,由多所学校或其他组织一起组成的,以促进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为目的的共同体。教研模式是在一定的教研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就是通过音乐教师联盟这一共同体,开展一系列教研行为,建立从宏观上把握音乐教研活动的一种固定结构。
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是通过构建协同、共赢、共生的音乐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探索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方式,合作开展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技能培养等工作,推进优质教育、教师资源共建共享,为所在区域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桥梁和纽带,全面提升所在区域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从理论上说,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以对区域内音乐教师团队及个人发展现状、教师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等调查,挖掘音乐教师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音乐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构建有效音乐教研模式。
从实践上说,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以提高音乐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增加音乐教师教研的实效性;满足音乐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教师个人价值,促进区域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名师教学智慧的辐射作用,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缩小区域间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区域音乐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成立的必要性
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搭建音乐教师终身教育平台,形成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理念,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推进音乐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联盟内优秀教师对职前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到职后的继续教育、实践教学进行全程指导,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通过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解决联盟内中小学音乐师资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近年来,不同地区间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建立音乐教师联盟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充分发挥音乐教师联盟的专业优势,构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区域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库,优化和整合优质音乐课程资源。
教研活动是提高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依托,音乐教师联盟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收集各级各类音乐优质课、专题讲座、专业论文、教育课题等,优化和整合音乐教育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区域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库。
2.依托音乐教师联盟的资源优势,构建区域音乐教师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的整体水平。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的必要举措,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职前、入职、在职三个不同阶段的专业培训,建构整体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区域音乐教师联盟的实践与探索,转变音乐教研方式、构建新的教研模式。如:全员参与教研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模式、主题研讨、课例研究、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教师选修教研模式,包括新上岗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针对主体层次的不同,教研内容和教研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通过开展个人特色教学、教学成果辐射(课例、论文、讲座)、教学资源开发等活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区域教育服务、破解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难题。
4.通过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的教研模式,促进音乐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改革和信息发展步伐加快的时代,音乐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已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让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课堂教学、教师成长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总结课程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反思教育教学中科研成果的应用,从而推进区域内音乐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
音乐教师联盟本身就是教研形式的创新,通过探索构建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提高区域内各学校音乐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使学生在创新教学策略的音乐课堂中更好发展,让学生在高质量的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音乐教师联盟 教研模式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颁发了《教研工作意见》,提出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
众所周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音乐基本技能的掌握。然而,当前音乐教师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所学的专业不同,音乐素养水平高低不同,各年龄段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不同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转变教研方式、构建新的教研模式,更好地为区域音乐教育服务,努力为区域内音乐教师开辟音乐教学研究新路径,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
一、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成立的意义
音乐教师联盟是由音乐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或自发的,由多所学校或其他组织一起组成的,以促进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为目的的共同体。教研模式是在一定的教研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就是通过音乐教师联盟这一共同体,开展一系列教研行为,建立从宏观上把握音乐教研活动的一种固定结构。
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是通过构建协同、共赢、共生的音乐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探索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方式,合作开展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技能培养等工作,推进优质教育、教师资源共建共享,为所在区域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桥梁和纽带,全面提升所在区域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从理论上说,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以对区域内音乐教师团队及个人发展现状、教师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等调查,挖掘音乐教师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音乐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构建有效音乐教研模式。
从实践上说,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以提高音乐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增加音乐教师教研的实效性;满足音乐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教师个人价值,促进区域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名师教学智慧的辐射作用,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缩小区域间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区域音乐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成立的必要性
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搭建音乐教师终身教育平台,形成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理念,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推进音乐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联盟内优秀教师对职前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到职后的继续教育、实践教学进行全程指导,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通过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可解决联盟内中小学音乐师资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近年来,不同地区间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建立音乐教师联盟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充分发挥音乐教师联盟的专业优势,构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区域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库,优化和整合优质音乐课程资源。
教研活动是提高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依托,音乐教师联盟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收集各级各类音乐优质课、专题讲座、专业论文、教育课题等,优化和整合音乐教育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区域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库。
2.依托音乐教师联盟的资源优势,构建区域音乐教师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的整体水平。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的必要举措,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职前、入职、在职三个不同阶段的专业培训,建构整体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区域音乐教师联盟的实践与探索,转变音乐教研方式、构建新的教研模式。如:全员参与教研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模式、主题研讨、课例研究、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教师选修教研模式,包括新上岗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针对主体层次的不同,教研内容和教研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通过开展个人特色教学、教学成果辐射(课例、论文、讲座)、教学资源开发等活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区域教育服务、破解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难题。
4.通过建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的教研模式,促进音乐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改革和信息发展步伐加快的时代,音乐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已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通过成立区域音乐教师联盟,让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课堂教学、教师成长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总结课程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反思教育教学中科研成果的应用,从而推进区域内音乐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
音乐教师联盟本身就是教研形式的创新,通过探索构建区域音乐教师联盟教研模式,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提高区域内各学校音乐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使学生在创新教学策略的音乐课堂中更好发展,让学生在高质量的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