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识字既是阅读理解和写话的基础, 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因此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年级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教学时要方法灵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感受汉字的魅力,扎实有效地掌握所学汉字。
关键词:识字教学  灵活多变  生动有趣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识码:A
统编版教材特别注重识字教学,它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拼音再识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这一改变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更加凸显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二年级上学期要求会认450个生字,会写250个生字,下学期要求会认40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从以上数据来看,二年级的识字任务在加重,识字难度也在增加。
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摆在二年级的孩子面前,他们会觉得枯燥、索然无味。如果老师依旧采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课堂效率得不到保证。因此老师就要摒弃教师主导的思想,开动脑筋寻求改变,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有趣的探究氛围[1]。
一、展开想象,发现理的趣味
低年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在教学中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会非常容易将他们带入其中。很多汉字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造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遇到这类生字,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运用“字理识字法”,让二年级的学生展开想象,达到音形义的有机结合[2]。
比如:在教学二上《场景歌》一文中的“巾”字,我出示了学生们正佩戴在胸前的红领巾,孩子们一下子有了兴趣。接着我让他们观察“红领巾图片”与“巾”这个字,他们非常容易地就说出了“巾”字很像红领巾。紧接着我放大“巾”的悬针竖这一笔画,善于观察的学生注意到了最后这一笔就像红领巾垂下来的尖,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悬针竖”。最后,解释“巾”这个字的本义,和布相关,这时候再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进行词语拓展积累,毛巾、浴巾、围巾这些词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讲出来了。
又如,我将“狮”“象”“虎”等词语配上相应的图画,并演示其演变成汉字的过程。刚一展示字图结合的课件,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认出了字,这样的方法比老师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
课堂上,通过出示一些汉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图,让他们展开想象,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发现字理的趣味,那么从音到形,再到义,顺理成章地进行了连接。
二、归类识字,探索构字的奥秘
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就可以进行一些归类识字。归类识字能在字形上汉字构字的特点和规律,学生易于科学识记、举一反三[3]。
比如:在教学二上第二单元《树之歌》一课时,通过接连出示“梧、桐、松、柏、杨、桦、桂”字后追问“从这些生字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都带有“木字旁”,并且都是形声字。接着让学生自己在韵文中找到其他带有木字旁的字,加深“木字旁”归类识记的印象。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把所学的规律运用到生活中。
又如:在教学“隹字旁”和“鸟字边”时,我通过归类出示孔雀、大雁、老鹰和锦鸡、黄鹂、天鹅的两组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有什么发现。经过分类出示的鲜明对比,学生最后明确认知了“隹字旁”是短尾巴的鸟这一概念。
再比如:在二上语文园地二的“书写提示”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作、法”的结构特征是左窄右宽;“都、别”的结构特征是左宽右窄,归类发现一些字的书写规律。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当我们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后,其实也是在由浅入深地提高着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联系生活,消除汉字的陌生感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二年级的很多课文都和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二上第三单元写人的几篇文章,爸爸、妈妈、小朋友,课文读起来总是能让学生们不经意地就把自己和家人带入角色中去。这样的识字教学我们就可以联系生活,消除学生们与生字之间的陌生感[4]。
比如:二上《一封信》一刻中,削土豆、修台灯、看电影这些事情就是发生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学时可以联系形旁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还可以削什么,修什么,看什么。因为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们易于理解,积极性自然就会非常高,课堂一下子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四、游戏实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0分钟的课堂,除了静态教学识字,我们还要适当引入动态识字方法,让肢体活动参与进来,让游戏化教学进入语文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让生字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顺口溜是学生喜爱的一些语言表达形式。“肚”字可以这样来识记,我提问:“月亮旁边有堆土,请你猜猜什么字?”学生马上想出“肚”字。我问“朋”和“雷”可以说什么呢?学生说“两个月亮交朋友”,“雨点掉到田地里”……
戴头饰表演是学生喜爱的表演形式,在教到动物课程时,教师可以做好准备工作,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着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这样既给学生创造力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牢牢记住了动物名字的汉字。
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游戏化的气氛中也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实物道具,提升识字的新鲜感
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者帮助理解字词的实物带进课堂,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5]。
比如,在教学二上《树之歌》时,我将快板这一中国传统乐器带入课堂,通过快板打出朗读节奏。学生们跟着快板的节奏,情不自禁地读起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有了乐器的加入,朗读的节奏自然而然正确了,句子读对了,字自然就认识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并且这种积极性能保持很久。
在教学二上《曹冲称象》一课时,我将“秤”这个实物带进课堂,通过老师演示一遍称东西的过程,再让学生学着称一遍,接着再由此讲述这个字的本义,用秤称粮食最公平,所以这个字是“禾木旁”+平,学生不仅记住了字,还理解了课文内容。
综上所述,虽然二年级的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但是教师决不能机械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只要我们恰当地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一些趣味元素加入课堂中来,就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