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教材内容为媒介,读写结合,注重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感受习作的乐趣。
关键词:立足生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在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要探讨作文教学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
第二,平时不注重学生的观察训练,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第三,教师过于强调写作形式和技巧的教学,忽视了教材本身的指导作用。
第四,习作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流于千篇一律,学生的作文难以抒发真情实感。
第五,作文的修改,老师“扶”得过多,缺乏对学生作文自我修改的指导。
因此,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教材内容为媒介,读写结合,注重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感受习作的乐趣。对此,我谈谈自己在平常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作文教学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的体验,在习作时,总是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如何写,于是就会习惯性地套用作文,套用词语,造成习作千篇一律。例如,在一次习作课上,以“               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很多同学以“南清公园真美”为题描写了家乡的景物。很多同学这样写:秋天到了,树叶都黄了,一片片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地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在讲评作文时候,我问孩子们:“秋天的南清公园是这样子的吗?”有的说:“秋天南清公园的树木依旧苍翠。”有的说:“一阵风吹过,只见几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并没有很多。”可见,孩子们的习作脱离了生活实际,盲目仿写、抄袭,缺乏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观察的乐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很多同学觉得写日记很苦恼,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写?可孩子们忽略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身边人们的喜怒哀乐……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而同学们往往视而不见。
(2)注重实践操作,体验观察的乐趣。孩子步入三年级,第一次要求写观察日记,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培育豆芽,并记录观察结果,孩子们来到学校总是会讨论自己的豆芽生长情况,在成果展示会上,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种植的豆芽,兴致勃勃地讲述它的生长经过。有了细致的观察,孩子笔下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1]。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读写结合,同时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1.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作文方法,把阅读教学与习作结合起来。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作者的构思,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从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以致用。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仿写、续写,勤练笔,从中感受作文的乐趣。比如: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动物会请老屋帮忙,接着编童话故事;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可以布置一次小练笔:第二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请你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学习了《我变成了一棵树》,可以问学生: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指导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编写思维导图。提纲是学生写作思路构思过程的反映。很多孩子在写作时候,往往缺乏整体的构思,想到哪,写到哪,写起来的文章东拉西扯,重点不突出。这就需要学生在习作前学会组织和整理材料。因此,老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写作思路,成了学生写作获得成败的关键环节,老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会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把习作提纲编成思维导图。根据导图进行习作。学生在习作前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时自然就能做到行文流畅[2]。
三、让学生多参与作文的评改
写完作文以后,很多老师会对作文进行细致地批改,工作量很大,收效甚微。学生拿到作文本,通常只关注老师的评分和评语,而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修改的词句往往被学生忽略了。如果让学生参与评改,可以在习作后及时组织孩子互评作文,可以灵活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在不断地互评、自评训练中,深化认识,提高习作水平。
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放任不管,教师在其中担任的是辅导的角色。教师要根据每次的习作目标明确地提出修改的意见。每一次作文都有训练的侧重点,而不局限于修改错别字、病句等。比如:三年级下册的作文《奇妙的想象》可以从以下两个侧重点进行评改:(1)想象的内容是否合理?(2)故事情节是否神奇、有趣?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篇作文则可以从以下两个侧重点进行评改:(1)是否写出人物的特点?(2)能否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样,每一次的习作学生都会明白其中的一些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不断地积累,习作水平也就会不断地提高。
为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每个孩子不同方面的肯定,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适当的表扬,并在学习园地中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