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响应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大力实施和发展素质教育,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紧跟时代的脚步,创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和鉴赏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不再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世界。本文主要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新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音乐欣赏部分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首先是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创作的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内容,然后将完整的音乐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浅显和整体的感知。其次教师开始逐句教授学生进行演唱和欣赏,分析每句歌词的含义、演唱技巧、情感变化,让学生掌握每句歌词的正确唱法,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演唱,同时进行反复的练习,并让学生总结概括歌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对自己的启发。这种音乐欣赏模式是非常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僵化了学生音乐思维,导致学生丧失对美的欣赏能力[1]。
2.缺少实践活动
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缺少音乐欣赏部分的实践活动,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歌曲和理论技巧教授给学生,缺少对音乐作品的实际欣赏。教师教学主要集中于作品的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欠缺对于音乐自身魅力和价值的思考过程。教师只是将背景故事和音乐所叙述的内容和情感通过言语传达给学生,而不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主观学习,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及对作品的多维度理解和听赏[2]。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新策略
1.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设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培训优化自身,可以应用“合作欣赏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举例来讲在学习《柳树姑娘》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应用“合作欣赏法”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为一支队伍,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总体谈谈自己对于歌曲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仔细地观察过柳树,知道关于柳树的哪些特征。有的学生说柳树的枝条是细长的,柳树的枝条长长后会自然的垂落下,柳树的叶子也是细长的形状。然后教师将《柳树姑娘》这首音乐在班级内进行播放,让学生认真的倾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情感,并在组内交流互相欣赏。运用“合作欣赏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融合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鉴赏能力[3]。
2.丰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丰富课堂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运用知识和提升音乐水平。举例来讲在学习《洪湖水,浪打浪》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班级内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将自己代入到歌曲中的人物身上,增强学生对歌舞的理解和体会。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末吗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的一个情况。将歌词合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然后在班级内进行整首歌曲的合唱练习。学生在通音乐节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根据歌词作出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内涵和魅力。整首音乐表达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的了解作品创造的意境,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学价值观念[4]。
3.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师应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对待每位学生,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进行差异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民族歌曲,有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有的学生喜欢传统歌曲,每位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内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分层教学,逐步提高每位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引用“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音乐学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为每位学生制定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真正做到帮助每位学生开发自身的音乐潜力和培养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音乐中应用的歌唱技巧和情感的传递,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面临的现状包括教学模式单一和缺少实践活动。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通过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策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逐步增强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不再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世界。本文主要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新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音乐欣赏部分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首先是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创作的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内容,然后将完整的音乐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浅显和整体的感知。其次教师开始逐句教授学生进行演唱和欣赏,分析每句歌词的含义、演唱技巧、情感变化,让学生掌握每句歌词的正确唱法,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演唱,同时进行反复的练习,并让学生总结概括歌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对自己的启发。这种音乐欣赏模式是非常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僵化了学生音乐思维,导致学生丧失对美的欣赏能力[1]。
2.缺少实践活动
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缺少音乐欣赏部分的实践活动,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歌曲和理论技巧教授给学生,缺少对音乐作品的实际欣赏。教师教学主要集中于作品的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欠缺对于音乐自身魅力和价值的思考过程。教师只是将背景故事和音乐所叙述的内容和情感通过言语传达给学生,而不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主观学习,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及对作品的多维度理解和听赏[2]。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创新策略
1.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设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培训优化自身,可以应用“合作欣赏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举例来讲在学习《柳树姑娘》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应用“合作欣赏法”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为一支队伍,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总体谈谈自己对于歌曲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仔细地观察过柳树,知道关于柳树的哪些特征。有的学生说柳树的枝条是细长的,柳树的枝条长长后会自然的垂落下,柳树的叶子也是细长的形状。然后教师将《柳树姑娘》这首音乐在班级内进行播放,让学生认真的倾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情感,并在组内交流互相欣赏。运用“合作欣赏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融合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鉴赏能力[3]。
2.丰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丰富课堂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运用知识和提升音乐水平。举例来讲在学习《洪湖水,浪打浪》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班级内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将自己代入到歌曲中的人物身上,增强学生对歌舞的理解和体会。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末吗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的一个情况。将歌词合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然后在班级内进行整首歌曲的合唱练习。学生在通音乐节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根据歌词作出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内涵和魅力。整首音乐表达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的了解作品创造的意境,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学价值观念[4]。
3.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师应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对待每位学生,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进行差异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民族歌曲,有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有的学生喜欢传统歌曲,每位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内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分层教学,逐步提高每位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引用“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音乐学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为每位学生制定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真正做到帮助每位学生开发自身的音乐潜力和培养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音乐中应用的歌唱技巧和情感的传递,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面临的现状包括教学模式单一和缺少实践活动。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通过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策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逐步增强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