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结合河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的现状及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版的新要求,以卓越人才职业素养为切入点,规划了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养模式,通过搭建“职业道德教育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中试实训平台-企业顶岗实战平台”四维一体的校企共振协同培养模式,提高卓越人才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卓越人才;新工科; 校企协同;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现状及新要求
2012 年,河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实施了“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集中在企业学习,制订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系列培养方案,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选拔方案、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形成较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工程基本能力进行了培养。
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2.0 版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新工科建设,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指出应升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必须在立德树人、培养卓越职业素养方面升级改造。
二、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规划
卓越工程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基本素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职业素养方面是指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职业理论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目前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素养教育环节薄弱,我们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拟从职业道德的校企共塑、职业专业知识的校企共授、职业技能的校企共育、职业行为习惯的校企共养四个层面培养,提高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培养德行高、专业强、能创新、会交际的新工科卓越人才。
我校卓越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规划是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职业专业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个环节为切入点,升级现有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提升新工科卓越工程师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卓越人才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搭建校企协同培养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构建专业与思政协同教育体系: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四 位一体的专业与思政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科思 想教育、科学学术素养培育与企业工科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建立多方位的校企职业素养同塑实体平台:通过企业相关课程(企业管理)学习、 校企联合联合办学理事会年会、企业家文化沙龙(专题报告、企业专家讲座)、 优秀毕业生报告及座谈会、实训车间及企业工厂的岗前培训等多途径,让学生了 解企业文化、领略企业精神、认识工科特点、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构建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的专业教学平台
建立校企“双师”协同专业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采用企业导师和院校教师联合施教的“一课双师”组合方式。其核心是借助企业导师对企业实际岗位的了解度及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加上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能课的授课任务。企业导师与院校教师联合授课,协同施教,同时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融入课程。
构建“多元互动”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双师”协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着 外聘教师与校内教师之间的时间协调问题,时空局限性导致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结合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通过钉钉、学习通、Classin等手机线 App及网络直播平台,建立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灵活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 传统“双师”协同存在的诸多问题。
3.规范中试车间的实践实训平台
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车间实训体系:建立“企业顾问-车间主任-班主任”实训指 导团队;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车间实训管理制度,借鉴企业考核制度,制定 校内实训车间的考核制度,如班次制度、车间考勤制度等。
建立 VR 虚拟仿真实验室、探索校企合作虚拟教学体系:完善精酿啤酒相关的省 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立 VR 虚拟仿真实验室,探讨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运行 机制、学生的考核机制、平台的管理机制等,建立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相互配合 的虚拟实践教学体系。
4.提高企业顶岗的综合实战平台
建立校企协同岗前培训体系:通过校企协同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基本 情况,进行职业道德、基础技术理论、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技术、劳动纪律等方 面的教育,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特点,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总之,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四维一体的培育模式,最大的特色是将生物工程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新工科卓越人才创新能力与工科思政道德修养有机地融为一体,最大的创新点结合我们生物工程专业优势搭建了校企同塑多样灵活的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的专业教学、中试车间的实践实训、企业顶岗的综合实战四大平台,四维一体校企同频共振确保了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卓越人才;新工科; 校企协同;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现状及新要求
2012 年,河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实施了“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集中在企业学习,制订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系列培养方案,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选拔方案、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形成较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工程基本能力进行了培养。
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2.0 版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新工科建设,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指出应升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必须在立德树人、培养卓越职业素养方面升级改造。
二、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规划
卓越工程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基本素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职业素养方面是指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职业理论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目前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素养教育环节薄弱,我们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拟从职业道德的校企共塑、职业专业知识的校企共授、职业技能的校企共育、职业行为习惯的校企共养四个层面培养,提高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培养德行高、专业强、能创新、会交际的新工科卓越人才。
我校卓越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规划是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职业专业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个环节为切入点,升级现有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提升新工科卓越工程师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卓越人才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搭建校企协同培养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构建专业与思政协同教育体系: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四 位一体的专业与思政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科思 想教育、科学学术素养培育与企业工科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建立多方位的校企职业素养同塑实体平台:通过企业相关课程(企业管理)学习、 校企联合联合办学理事会年会、企业家文化沙龙(专题报告、企业专家讲座)、 优秀毕业生报告及座谈会、实训车间及企业工厂的岗前培训等多途径,让学生了 解企业文化、领略企业精神、认识工科特点、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构建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的专业教学平台
建立校企“双师”协同专业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采用企业导师和院校教师联合施教的“一课双师”组合方式。其核心是借助企业导师对企业实际岗位的了解度及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加上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能课的授课任务。企业导师与院校教师联合授课,协同施教,同时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融入课程。
构建“多元互动”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双师”协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着 外聘教师与校内教师之间的时间协调问题,时空局限性导致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结合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通过钉钉、学习通、Classin等手机线 App及网络直播平台,建立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灵活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 传统“双师”协同存在的诸多问题。
3.规范中试车间的实践实训平台
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车间实训体系:建立“企业顾问-车间主任-班主任”实训指 导团队;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车间实训管理制度,借鉴企业考核制度,制定 校内实训车间的考核制度,如班次制度、车间考勤制度等。
建立 VR 虚拟仿真实验室、探索校企合作虚拟教学体系:完善精酿啤酒相关的省 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立 VR 虚拟仿真实验室,探讨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运行 机制、学生的考核机制、平台的管理机制等,建立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相互配合 的虚拟实践教学体系。
4.提高企业顶岗的综合实战平台
建立校企协同岗前培训体系:通过校企协同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基本 情况,进行职业道德、基础技术理论、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技术、劳动纪律等方 面的教育,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特点,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总之,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四维一体的培育模式,最大的特色是将生物工程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新工科卓越人才创新能力与工科思政道德修养有机地融为一体,最大的创新点结合我们生物工程专业优势搭建了校企同塑多样灵活的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双师协同多元互动的专业教学、中试车间的实践实训、企业顶岗的综合实战四大平台,四维一体校企同频共振确保了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