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特征,它早于语言、文字发展,通过绘画人类能实现交流沟通,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画画。不过越长大,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孩子慢慢丢失了对绘画的兴趣。其实美术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对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表达人心理特征的一种外在形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 儿童绘画 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群体,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的无限的发展潜力,小学绘画教师应该明确儿童开展美术课程对于他们智力、创造力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也是为孩子打好良好艺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素质教育发展方向,重视儿童美育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
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为简单,心理特点外在表现较为明显,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绘画内容去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水平,通过孩子的作品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特长,从而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中间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思考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儿童所绘制出来的画画作品,基本上都是自己每日所见所思,能直观的表达孩子们的心理世界,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绘画辅导时,仅仅只需要简单的表明所画的主题,就可以让儿童进行自由发挥,轻松的绘画环境能让孩子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尽情流露,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清楚一个更加真实的幼儿,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帮助孩子心理生理健康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儿童绘画心理的意义
1.美术教育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绘画时都会先去观察,物体形状、结构位置、颜色状态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先去观察,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概念,最终呈现到画纸上面。孩子眼中的世界时丰富多彩的,他们画出来的东西也比较天马行空,恣意任性,这些画作可能没有精准的画出物品的状态,但是确实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物、植物画的各具特色,云朵、草地颜色各异,尽管画的不切实际,但都是经过孩子的思考和再创作,因此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创作能力。
2.美术教育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需要学生从小养成。小学美术教育一般开设的就是绘画、手工课程,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美。进行美术教育也能帮助学生的性格发展,在绘画过程中间,学生会主动提问,并且会自己尝试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能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怎样更好地通过小学美术教育来实现儿童绘画心理研究
1.按照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促进儿童绘画能力培养
促进儿童绘画能力,就要从儿童喜欢的方面入手,诸如游戏,每一个儿童都喜欢玩游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绘画教学,将游戏与绘画进行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燃起儿童对于画画的热情,并且儿童在画画中间,能充分打开自己的心灵,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这样教师能靠近幼儿,明白儿童的内心想法。小学时期儿童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心,新奇的事物总能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儿童愿意将自己看到的世界画出来[1]。
例如在画风景时,教师可以将儿童带到公园一类的户外场所,让儿童自己去寻找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景色并画下来。教师只在开始时进行引导和组织,儿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仔细观察每朵花的不同,特点,融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最后将自己画出的景色向大家进行介绍,教师以此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2]。
2.尊重儿童绘画心理需求,发掘儿童绘画潜在能力
绘画创作时,教师始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儿童,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画作,做到尊重理解儿童的教育理念。儿童因为身心发展有差异,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不同,所以存在有的孩子画的比较好,有的孩子对画画较不擅长,但不论怎样,每幅画都是孩子的精心创作,都蕴含着自己的情感,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尊重孩子每一幅作品[3]。
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蹲下认真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仔细观察孩子的画作。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孩子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台账记录,将孩子每一段时间的作品都记录下来。如果发现哪一段时间孩子有明显进步,就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能感受到教师的激励,让孩子在绘画时有被人尊重和保护的感觉,始终让孩子保持喜爱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将孩子的绘画潜力挖掘出来。
3.营造轻松自由绘画空间,实现快乐绘画教育
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中间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时刻注意孩子画画时的心理变化。当明显感受到儿童在一段时期内对画画有浓厚兴趣时,就需要刻意给儿童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积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回馈,进行表扬,让儿童能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进步,能够在接下来的画画中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
结语
总之,教师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儿童心理生理成长,时刻紧跟教育大环境的变化,素质教育,美育教育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关注的重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儿童绘画心理,将绘画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高效,从而帮助每一个孩子建立美的概念,学会欣赏美,进而能创造美,最终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小学美术 儿童绘画 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群体,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的无限的发展潜力,小学绘画教师应该明确儿童开展美术课程对于他们智力、创造力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也是为孩子打好良好艺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素质教育发展方向,重视儿童美育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
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为简单,心理特点外在表现较为明显,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绘画内容去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水平,通过孩子的作品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特长,从而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中间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思考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儿童所绘制出来的画画作品,基本上都是自己每日所见所思,能直观的表达孩子们的心理世界,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绘画辅导时,仅仅只需要简单的表明所画的主题,就可以让儿童进行自由发挥,轻松的绘画环境能让孩子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尽情流露,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清楚一个更加真实的幼儿,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帮助孩子心理生理健康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儿童绘画心理的意义
1.美术教育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绘画时都会先去观察,物体形状、结构位置、颜色状态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先去观察,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概念,最终呈现到画纸上面。孩子眼中的世界时丰富多彩的,他们画出来的东西也比较天马行空,恣意任性,这些画作可能没有精准的画出物品的状态,但是确实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物、植物画的各具特色,云朵、草地颜色各异,尽管画的不切实际,但都是经过孩子的思考和再创作,因此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创作能力。
2.美术教育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需要学生从小养成。小学美术教育一般开设的就是绘画、手工课程,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美。进行美术教育也能帮助学生的性格发展,在绘画过程中间,学生会主动提问,并且会自己尝试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能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怎样更好地通过小学美术教育来实现儿童绘画心理研究
1.按照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促进儿童绘画能力培养
促进儿童绘画能力,就要从儿童喜欢的方面入手,诸如游戏,每一个儿童都喜欢玩游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绘画教学,将游戏与绘画进行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燃起儿童对于画画的热情,并且儿童在画画中间,能充分打开自己的心灵,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这样教师能靠近幼儿,明白儿童的内心想法。小学时期儿童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心,新奇的事物总能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儿童愿意将自己看到的世界画出来[1]。
例如在画风景时,教师可以将儿童带到公园一类的户外场所,让儿童自己去寻找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景色并画下来。教师只在开始时进行引导和组织,儿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仔细观察每朵花的不同,特点,融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最后将自己画出的景色向大家进行介绍,教师以此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2]。
2.尊重儿童绘画心理需求,发掘儿童绘画潜在能力
绘画创作时,教师始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儿童,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画作,做到尊重理解儿童的教育理念。儿童因为身心发展有差异,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不同,所以存在有的孩子画的比较好,有的孩子对画画较不擅长,但不论怎样,每幅画都是孩子的精心创作,都蕴含着自己的情感,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尊重孩子每一幅作品[3]。
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蹲下认真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仔细观察孩子的画作。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孩子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台账记录,将孩子每一段时间的作品都记录下来。如果发现哪一段时间孩子有明显进步,就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能感受到教师的激励,让孩子在绘画时有被人尊重和保护的感觉,始终让孩子保持喜爱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将孩子的绘画潜力挖掘出来。
3.营造轻松自由绘画空间,实现快乐绘画教育
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中间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时刻注意孩子画画时的心理变化。当明显感受到儿童在一段时期内对画画有浓厚兴趣时,就需要刻意给儿童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积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回馈,进行表扬,让儿童能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进步,能够在接下来的画画中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
结语
总之,教师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儿童心理生理成长,时刻紧跟教育大环境的变化,素质教育,美育教育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关注的重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儿童绘画心理,将绘画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高效,从而帮助每一个孩子建立美的概念,学会欣赏美,进而能创造美,最终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