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在小学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那就是少先队。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以加入少先队为荣誉,加入少先队的小学生一般是品学兼优,作风优良的优秀学生。少先队员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接触,是老师身边的小助手。在学校课堂中,开展少先队员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够不断增加小学生正确处理事务的能力。但是现行的大部分少先队组织教育活动,均是以形式主义为主,并没有过多实质性的活动,学校对于此类活动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普及程度更低。本文主要针对此类现象分析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合适的助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少先队;课堂活动;实施困境;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关于少先队组织,最早是新中国建立时期,专门为儿童群体所设立的组织。自少先队成立至今日,众多少先队员,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组织并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儿童积极面对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加之应试教育深入人心。所以小学学校的教育重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只有极少部分学校仍然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大部分学校都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学生的学业方面。部分农村学校甚至错误地认为,少先队组织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余的,学生只需要拥有好成绩即可。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小学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现状以及应对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小学少先队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过度重视活动的个体性,忽略的活动的整体性
少先队并不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队伍,而是由万千小学生构成的大团体,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参加少先队活动的成员不应该是少数人,而是应该大部分少先队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但是在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文化水平就不高,所以并未意识到少先队组织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最终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并不多,失去了开展活动的意义。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几名深得教师喜爱的“好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的,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总体参与率十分低下[1]。
2.活动形式单一,学生无法真正收获知识
虽然部分学校意识到了少先队活动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却并没有认真策划。总是采用单一形式的活动方式,学生长久的参与一种活动,久而久之十分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除此之外,教师并未及时对学生进行交流,导致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法做到意见的互补,导致学生丧失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加之农村小学相对来讲较为落后,所以活动形式一直沿用传统模式,相对来说十分单调。
二、如何应对少先队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1.推陈出新,采用新型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通上了互联网。即使部分农村家庭没有电脑,但是智能手机基本上是人手一部。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可以多参考先进城市开展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策划思路。新时代,采用新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优秀少先队组织活动策划方案均适用于农村地区。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活动的参与度来调整具体活动方式。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2.奇思妙想,丰富活动形式
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如果长期使用,总会产生厌倦心理。即使每天大鱼大肉,也会有腻味的一天,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校长期使用一种少先队组织活动形式,学生的参与兴趣会越来越低。所以为了时刻保持小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激情,教师巧妙思考,经常变换活动形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好将活动与生活巧妙结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2]。
3.善于反思,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时刻保持反省的态度,能够不断的改进自我的缺点。对于农村小学的教师来说,虽然总体能力比不上优秀教师,但是不能自怨自艾,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更不能过于骄傲自满,人外有人,只有教师时刻反思自我,才能以身作则,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在策划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而且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教师身上的特点,如果教师善于反思自我,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不断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不断取得进步。
4.细心观察,重视学生情绪
学校的主角并不是教师,而是一群稚气十足的学生,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设计少先队活动。学生的想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积极询问学生收获以及意见,为后续活动的展开提供思路。
结语
教育以人为本,即使在农村小学生,是一群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即使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在农村每年仍然有大量学生辍学,这一点值得深思。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群学习优异的学生,而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而农村小学的少先队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理念根深蒂固,从小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热情。学生的厌学心理减轻后,农村学校的辍学率自然降低,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总体也会有所提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农村小学;少先队;课堂活动;实施困境;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关于少先队组织,最早是新中国建立时期,专门为儿童群体所设立的组织。自少先队成立至今日,众多少先队员,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组织并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儿童积极面对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加之应试教育深入人心。所以小学学校的教育重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只有极少部分学校仍然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大部分学校都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学生的学业方面。部分农村学校甚至错误地认为,少先队组织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余的,学生只需要拥有好成绩即可。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小学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现状以及应对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小学少先队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过度重视活动的个体性,忽略的活动的整体性
少先队并不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队伍,而是由万千小学生构成的大团体,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参加少先队活动的成员不应该是少数人,而是应该大部分少先队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但是在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文化水平就不高,所以并未意识到少先队组织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最终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并不多,失去了开展活动的意义。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几名深得教师喜爱的“好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的,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总体参与率十分低下[1]。
2.活动形式单一,学生无法真正收获知识
虽然部分学校意识到了少先队活动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却并没有认真策划。总是采用单一形式的活动方式,学生长久的参与一种活动,久而久之十分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除此之外,教师并未及时对学生进行交流,导致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法做到意见的互补,导致学生丧失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加之农村小学相对来讲较为落后,所以活动形式一直沿用传统模式,相对来说十分单调。
二、如何应对少先队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1.推陈出新,采用新型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通上了互联网。即使部分农村家庭没有电脑,但是智能手机基本上是人手一部。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可以多参考先进城市开展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策划思路。新时代,采用新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优秀少先队组织活动策划方案均适用于农村地区。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活动的参与度来调整具体活动方式。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2.奇思妙想,丰富活动形式
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如果长期使用,总会产生厌倦心理。即使每天大鱼大肉,也会有腻味的一天,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校长期使用一种少先队组织活动形式,学生的参与兴趣会越来越低。所以为了时刻保持小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激情,教师巧妙思考,经常变换活动形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好将活动与生活巧妙结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2]。
3.善于反思,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时刻保持反省的态度,能够不断的改进自我的缺点。对于农村小学的教师来说,虽然总体能力比不上优秀教师,但是不能自怨自艾,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更不能过于骄傲自满,人外有人,只有教师时刻反思自我,才能以身作则,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在策划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而且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教师身上的特点,如果教师善于反思自我,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不断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不断取得进步。
4.细心观察,重视学生情绪
学校的主角并不是教师,而是一群稚气十足的学生,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设计少先队活动。学生的想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才能更好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积极询问学生收获以及意见,为后续活动的展开提供思路。
结语
教育以人为本,即使在农村小学生,是一群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即使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在农村每年仍然有大量学生辍学,这一点值得深思。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群学习优异的学生,而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而农村小学的少先队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理念根深蒂固,从小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热情。学生的厌学心理减轻后,农村学校的辍学率自然降低,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总体也会有所提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