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本文主要以素质教育新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作为研究论点,先提出素质教育对校外音乐教育的作用,然后阐述素质教育新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原则,最后总结了几点可行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加强音乐基础学科教育、积极开展各项研究研讨活动、预防比赛与演出的商业化趋势,旨在为校外音乐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与素质教育步伐形成高度的统一。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外音乐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音乐教育中,校外音乐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密切联系着家庭教育,而且与学校音乐教育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基于应试教育角度,一些家长对于音乐比赛地的排名过于重视,一定程度上导致校外音乐教育商业化现象的产生,且与读书育人这一教育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很难形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甚至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威胁。现阶段,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校外音乐教育应密切协调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干扰到校外音乐,预防不良因素的出现。
一、素质教育对校外音乐教育的作用
首先,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音乐潜能进行挖掘,且将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发挥出来,为学生感受音乐背后的快乐提供极大的便捷;其次,从学生长远发展需求出发,基于学生的音乐基础,以此来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培养,并非简单弹奏几首曲目等;最后,其教育模式的层次性比较丰富,可以打破局限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受教育范围,使学生的艺术眼界变得更为开拓。
二、素质教育新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分析
1.实践性
在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时,素质教育要求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应积极渗透实践性。某种程度上,相比于学校音乐教育,校外音乐教育的优势更为突出,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一些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知识的讲解过于重视,学生实践锻炼机会较少,继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1]。而校外音乐教育,通过自身优势和资源的利用,可以将实践参与活动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这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比较一致的。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应密切整合实践与理论,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欲望。同时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探求教师提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将成果展示出师生,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
2.注重个性培养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校外音乐教育应提高对个性培育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应加强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如因材施教等。相比于绘画,音乐也是特色色彩浓厚的艺术之一,因为不同学生的特点明显不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展示出来。如一些学生音质具有“尖、细”的特点,高音方向比较适宜;而一些学生音质具有低沉浑厚的特点,所以低音发展更为适合[2]。对此应对学生的个性予以高度尊重的态度,将其音乐潜能挖掘出来,满足校外音乐教学的培养目的。同时在分班时,教师应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行分析,以此来作为分班的依据,为分类指导和共同探究提供便利性。除此之外,在素质教育方面,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凸显,对此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应对自身优势与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为学生音乐技能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并实现其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的高效化培养。
3.丰富性和灵活性
该特点同样在校外音乐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便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校外音乐教育具备完善的器乐舞蹈教室等音乐设备,可以促进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与校内音乐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将诸多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将其参与热情进度调动,从而实现其音乐兴趣的培养。此外,借助丰富性和灵活性特点,可以将学生的发展空间与机会拓展开来,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从而为校外音乐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三、素质教育新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1.加强音乐基础学科教育
在音乐素质的提升方面,必须要确保音乐基本功的不断巩固与强化,所以基于素质教育新视角,要想促进校外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应提高对音乐基础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相关内容涵盖在内,如音乐理论、音乐美学、民族音乐等。同时还要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如试唱练习等。凭借稳固的音乐基础学科的基本功,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等,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感悟,同时还可以达到学生乐感、听觉等方面的训练目的。
2.积极开展各项研究研讨活动
通过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闭关自守只会导致停滞不前,所以基于素质教育新视角,在开展校外音乐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经验交流活动的开展。其中,应将各项研究、研讨活动落实下去,密切联系其他音乐机构单位,不断强化音乐交流力度。在此影响下,可以使应试教育的现状得到显著改善[3],提高教师对音乐业务和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成为校外音乐教学的倡导者,有效顺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3.预防比赛与演出的商业化趋势
一般来说,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方面,比赛和演出的开设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助益。但是如果对于比赛和演出过渡重视,极容易对校外音乐教学秩序造成干扰,不利于锻炼效果的提升,甚至对学生课余时间过渡占用。所以基于素质教育角度,应对比赛和演出的尺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商业性质的出现,将音乐活动开设的水平提升上来,多多开设专项演出、专场表演等。基于此,可以使校外音乐教育模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同时与素质教育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音乐教育中,校外音乐教育属于重要的分支之一,其可以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所以应提高对校外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加强与素质教育的紧密配合,共同致力于学生音乐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