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民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精神,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是一种珍贵的教育内容。在长期的幼儿园教育当中,我国幼儿园大多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民族特色与特点。幼儿的良好成长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而幼儿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民族文化学习氛围与机会。因此,本文积极探索石阡民俗文化蹦蹦鼓纳入课程中,促进幼儿教育本土,引导幼儿的身心、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石阡蹦蹦鼓;幼儿园;课程;运用
石阡蹦蹦鼓是一种民族体育与舞蹈游戏,其基础是石阡传统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加工创编与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也是石阡幼儿园独特园本课程之一。蹦蹦鼓作为石阡仡佬人常用一种打击乐器,将棕杆放平,并且用木棍进行敲击,就可以发出“嘣嘣”声响,非常悦耳,可单人或多人敲打。有灵活性、简便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它不仅可以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形成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还可以达到锻炼儿童身体等作用,特别是在锻炼幼儿勇敢、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方面,石阡蹦蹦鼓也可以做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石阡仡佬蹦蹦历史渊源
石阡仡佬蹦蹦鼓又被称为仡蹦鼓。该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仡佬族人民长期居住在深山里,每到农田里的庄稼成熟收割时节,仡佬族人为防止野兽偷吃、糟蹋人们的劳动成果,人们常常在夜晚,将在野兽出没的庄稼地里准备好成堆的柴火,将柴火点燃,火苗四起,人们就在火堆边玩篝火焰会,仡佬族人随着火焰燃烧的音乐节奏,不由自主地哼唱民歌并敲打蹦蹦鼓,试图达到驱赶野兽、排遣寂寞的作用,石阡仡佬人民每遇重大节日,他们都会一边敲蹦蹦鼓、一边跳舞,一边歌唱,乞求祖先和老天保佑,所以将仡佬蹦蹦鼓舞蹈传承到现在,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二、将民族文化游戏与教育活动相互融合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育教学的设施过于简陋,教师与幼儿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械学习知识,从而导致幼儿无法全面感受或者了解游戏的内涵,虽然民间活动较为简单,形式也较为单一,但是这其中却蕴含了民间智慧。基于此,幼儿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幼儿的游戏内容与相应的条件也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有一部分幼儿园为了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明亮、宽敞的游戏环境,也加入了更多的玩具和民族乐器。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爱玩”的阶段,因此,游戏是这一阶段的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戏并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也需要起到启蒙引趣的作用,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对该游戏的兴趣。因此,玩具并不在于级别和难度的高低,而是要吸引孩子将精力投入其中,进而感受到更多游戏的乐趣。与之相反,民间游戏看似简陋,但是这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却是无法预估的。首先,教师所选择的游戏内容应该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其次,注重将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小伙伴建立紧密的情感关联,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生长环境。最后,要选择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人作为一个个体,不仅需要满足个体的发展,也要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引导其融入社会,并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幼儿由于年龄较低、生活阅历少,因此可能出现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情况,这也是民间幼儿园课程需要注重的部分。
二、石阡仡佬蹦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数量较多,所蕴含的民族体育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的选择范围也较为广泛。如石阡仡佬蹦蹦鼓,能够对幼儿的动作、耐力、柔韧性等各种要素进行综合发展。同时,可以以个人或者团体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器材、活动范围与空间,保证幼儿在安全性高、随意度强的环境里得到发展。
(二)联系国家政策,重视该部分发展
民族体育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国家政府部门重视民族体育,这就要求各省份要统筹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发展的集合力量,为推动民族体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仡佬嘣嘣鼓省级非遗项目,2016(第12届)桃李杯搜星中国中华童星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活动大赛,贵州石阡县推送的“少儿蹦蹦鼓”和“刚上一年级”两个团体舞蹈,“少儿蹦蹦鼓”舞蹈由小学二年级学生表演,“刚上一年级”舞蹈由学前班马上就上一年级的娃娃表演,仡佬蹦蹦鼓的舞蹈作品早已走出了石阡的大山深处,走出了贵州,走向了全国。
(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制定教学内容
民族体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而且体育活动不像文化课程,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性,更容易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所接受。而且民族体育当中也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背景或者故事,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好奇心与游戏兴趣。除此之外,民族体育内容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挥需求。石阡仡佬嘣嘣鼓,一边敲蹦蹦鼓、一边跳舞,是体育与舞蹈相互融合,是能让幼儿从听觉、视觉、肢体运动的,身心灵切身感受快乐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民间游戏资源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民间游戏,既可拓宽幼儿教育资源的渠道,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进程,也有利于优秀的民间文化进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幼儿是“花朵”,承载了民族的发展与希望。基于此,将石阡环节加入幼儿课程中,既可以丰富幼儿游侠、体育、舞蹈、音乐等多维度的课程,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促进幼儿教育本土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石阡蹦蹦鼓;幼儿园;课程;运用
石阡蹦蹦鼓是一种民族体育与舞蹈游戏,其基础是石阡传统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加工创编与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也是石阡幼儿园独特园本课程之一。蹦蹦鼓作为石阡仡佬人常用一种打击乐器,将棕杆放平,并且用木棍进行敲击,就可以发出“嘣嘣”声响,非常悦耳,可单人或多人敲打。有灵活性、简便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它不仅可以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形成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还可以达到锻炼儿童身体等作用,特别是在锻炼幼儿勇敢、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方面,石阡蹦蹦鼓也可以做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石阡仡佬蹦蹦历史渊源
石阡仡佬蹦蹦鼓又被称为仡蹦鼓。该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仡佬族人民长期居住在深山里,每到农田里的庄稼成熟收割时节,仡佬族人为防止野兽偷吃、糟蹋人们的劳动成果,人们常常在夜晚,将在野兽出没的庄稼地里准备好成堆的柴火,将柴火点燃,火苗四起,人们就在火堆边玩篝火焰会,仡佬族人随着火焰燃烧的音乐节奏,不由自主地哼唱民歌并敲打蹦蹦鼓,试图达到驱赶野兽、排遣寂寞的作用,石阡仡佬人民每遇重大节日,他们都会一边敲蹦蹦鼓、一边跳舞,一边歌唱,乞求祖先和老天保佑,所以将仡佬蹦蹦鼓舞蹈传承到现在,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二、将民族文化游戏与教育活动相互融合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育教学的设施过于简陋,教师与幼儿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械学习知识,从而导致幼儿无法全面感受或者了解游戏的内涵,虽然民间活动较为简单,形式也较为单一,但是这其中却蕴含了民间智慧。基于此,幼儿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幼儿的游戏内容与相应的条件也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有一部分幼儿园为了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明亮、宽敞的游戏环境,也加入了更多的玩具和民族乐器。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爱玩”的阶段,因此,游戏是这一阶段的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戏并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也需要起到启蒙引趣的作用,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对该游戏的兴趣。因此,玩具并不在于级别和难度的高低,而是要吸引孩子将精力投入其中,进而感受到更多游戏的乐趣。与之相反,民间游戏看似简陋,但是这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却是无法预估的。首先,教师所选择的游戏内容应该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其次,注重将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小伙伴建立紧密的情感关联,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生长环境。最后,要选择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人作为一个个体,不仅需要满足个体的发展,也要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引导其融入社会,并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幼儿由于年龄较低、生活阅历少,因此可能出现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情况,这也是民间幼儿园课程需要注重的部分。
二、石阡仡佬蹦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数量较多,所蕴含的民族体育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的选择范围也较为广泛。如石阡仡佬蹦蹦鼓,能够对幼儿的动作、耐力、柔韧性等各种要素进行综合发展。同时,可以以个人或者团体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器材、活动范围与空间,保证幼儿在安全性高、随意度强的环境里得到发展。
(二)联系国家政策,重视该部分发展
民族体育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国家政府部门重视民族体育,这就要求各省份要统筹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发展的集合力量,为推动民族体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仡佬嘣嘣鼓省级非遗项目,2016(第12届)桃李杯搜星中国中华童星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活动大赛,贵州石阡县推送的“少儿蹦蹦鼓”和“刚上一年级”两个团体舞蹈,“少儿蹦蹦鼓”舞蹈由小学二年级学生表演,“刚上一年级”舞蹈由学前班马上就上一年级的娃娃表演,仡佬蹦蹦鼓的舞蹈作品早已走出了石阡的大山深处,走出了贵州,走向了全国。
(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制定教学内容
民族体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而且体育活动不像文化课程,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性,更容易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所接受。而且民族体育当中也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背景或者故事,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好奇心与游戏兴趣。除此之外,民族体育内容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挥需求。石阡仡佬嘣嘣鼓,一边敲蹦蹦鼓、一边跳舞,是体育与舞蹈相互融合,是能让幼儿从听觉、视觉、肢体运动的,身心灵切身感受快乐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民间游戏资源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民间游戏,既可拓宽幼儿教育资源的渠道,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进程,也有利于优秀的民间文化进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幼儿是“花朵”,承载了民族的发展与希望。基于此,将石阡环节加入幼儿课程中,既可以丰富幼儿游侠、体育、舞蹈、音乐等多维度的课程,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促进幼儿教育本土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