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被职业教育界认可。这种教学模式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起到的是导向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就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行动导向法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角色扮演法、情景体验法等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导向,通过各种教学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职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不均衡,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较落后,没有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意义所在,依然单一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现代教育技术不能熟练掌握,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平台利用不能有效使用,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不能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偏差。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好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各种文体的运用能力。教学中应当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当是多元化的,并非一张试卷定乾坤。
2.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分析
中职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不端正,特别是还有部分学生养成了许多恶习,对于语文学习仅仅是应付而已,从不主动阅读,即便是阅读,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娱乐性的篇章,对知识性的作品不愿意动脑体悟,造成了语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人物的情景变化惟妙惟肖,针对此类课文学习,教师就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中去体会人物性格、情绪等变化,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排剧本,并根据学生的性格,自己选择各个角色,登台扮演。如在学习《欧也妮·葛朗台》一文时,让同学扮演葛朗台对金钱的病态心理,他在密室里贪婪地欣赏金币的场景,即便是快死了,看到钱还觉得温暖等;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扮演别里科夫胆小怕事、惧怕新事物、顽固僵化等性格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扮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悟,而且也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项目教学法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的学习分解成不同的项目(模块),带领学生逐个学习突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在课下先安排分组预习,把项羽、刘邦、项庄、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分析,按组分配项目任务,让各个小组选择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各组分配到学习任务后,为了展示本组的学习风采,积极寻找各自人物形象特征的字词,最后汇聚,把几个人物形象概括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每个人都积极努力,调动各个神经元素,尽可能地把相关词语都找出来并连接起来,这个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通力合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头脑风暴法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素材,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迅速果断地作出思维判断,把学生大脑的每一根神经都调动起来,去寻找最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进行头脑风暴[2]。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寻找话题,并给学生较短的限定时间,让学生快速思维,瞬间形成正确的思维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激活学生思维神经,要求学生课上学习精力高度集中,保持思维活跃。如在写作“求职简历”实用文体时,首先,让一组学生就具体格式进行头脑风暴,积极思考具体的格式要求,做好记录;其次,让另一组学生就每个人的优势分析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不断设想、不断修改;再让一组学生策划用人单位考官询问的各种问题。然后让三组学生都进行头脑风暴,设想出简历的种类,再每人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一种。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神经细胞,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最活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启发诱导教学法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也不善于积极思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习内容多启发诱导,不断地激活学生思维,保持思考问题的畅通,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学生的自主阅读课。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时,教师安排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作者用“故乡的榕树”作为标题?(2)作者是怎样做到写作“形散而神不散”的?学生得到问题后积极寻求答案,通过反复阅读,认识到课文写的是故乡的两棵大榕树,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也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因此,用“故乡的榕树”作标题更准确、贴切;榕树下的“小小的儿童世界”生发联想,引出故乡的榕树,再围绕榕树展开笔墨,始终围绕着榕树,从而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阅读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5.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模拟情境进行教学,即针对一个课题,安排学生模拟课题情景,如小品、短剧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翁的内心情感活动。例如,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模拟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情景,并思考:琵琶女的动作细节透露出了她哪些内心独白?学生们通过模拟表演,增加了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体悟能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